护士长谈|如何给新护士一个“家”?
2015/5/6 现代护理报

    

    


     目前很多医院都面临着护士流失的问题,尤其是80、90的年轻护士,其流动性更大。针对这种现状,医院的护理管理者都通过分析新护士流动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措施,让更多的年轻护士留在护理岗位。很多年轻护士轻易离职的原因是其“原生家庭”(出生成长的家庭)造成了他们社会化不够,过于自我等情况。这次采访的主题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文化“家”概念对于护士管理产生影响,利用组织中的“家概念”,弥补其在“原生家庭”中的不足,更好地融入职场生活。

    

     理解新护士

     年轻护士多为独生子女,由于被家庭保护的很好,其社会化不够,较为自我,对于职场以及工作中的规则认知度不够,吉林省磐石市人民医院护士长鞠岩说,自己也是从年轻护士成长起来的,年轻护士的这一现状让她想到自己在ICU工作的那段时间的心路历程。由于ICU患者都是重患,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症监护患者,照护他们除了需要更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之外,还需要细致入微的基础护理。而对于现在大多数年轻的护士,被“原生家庭”捧在手心里长大的80后、90后护士来说,护士可以是圣洁的白衣天使,可以是救死扶伤的战士,但绝对不是照顾人的“小保姆”。鞠岩是80后,虽说不是独生子女,但也是从小被呵护着长大。实际工作与自己印象中的大相径庭,心中难免有落差,脑海里不停的有一个词闪过“辞职”。当时鞠岩的护士长及时发现并帮助她解开心结,并使她认识到作为一个护士,尤其是监护室护士的那份担当与职责。如今回头再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她认为最重要的是“感同身受”。

     鞠岩认为,对于年轻小护士从“原生家庭”向专业化的护士转型感同身受,给予他们时间、技巧、宽容,以帮助他们这一心理上的跨越。

     教会年轻小护士对于病患的感同身受,假设躺在病床上的是自己的至亲,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与照护;或者假设自己是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自己都需要些什么,需要怎样的关怀与体贴。当她意识到患者的需求不再是无理取闹,不再是别出心裁,而只是因为病痛。曾经以为的受“折腾”、受“折磨”都远不及躯体上的病,心理上的痛。

     职场规则、职业认知感同身受。我们也都曾经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护士,对职业饱含热情的同时,也缺乏全面的认知。当我们一步步趋于成熟之际,走过的弯路,就转化成经验。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鞠岩说,对于每一个年轻的护士来讲,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都很兴奋,怀揣着理想与梦想,把未来设想得非常美好,没来得及做好遭遇失败与挫折的心理准备,心性多处于兴奋高涨状态。所以一旦遭遇失败与挫折,容易走向极端。管理者在这个时期应做好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情况,同时介绍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可能会给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甚至可以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身边护士姐妹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让他们有一个思想准备,能够正确面对实际工作。

     工作中应多与年轻护士沟通,要表现出对年轻人的信任,对于出现缺点或差错的护士,重在帮助,可以先让他们自查找出根本原因,再帮助解决问题。也可以要求他们书面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今后的防范措施,会比用指责或惩罚的形式解决效果好些,更能解决问题,又不造成过大精神压力,导致恐惧心理。

     当护士出现沮丧、焦虑等状况时,可以耐心向其讲述人生经历坎坷和挫折都是很平常的道理,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组织一些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年轻护士感受到和同事在一起是件很开心的事,尽快走出沮丧、焦虑的心理。

    

     “家”让新护士走出孤立

     鞠岩说,作为管理者,在面对很多80、90后年轻新上岗护士,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沟通方式,像一个家庭一样,与他们交朋友、谈心,充分利用qq或微信朋友圈等交流工具,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入职工作后的一些感受、困惑,更容易从根本上了解他们的最新心理动态。

     利用一切机会改善护士之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相互包容的氛围。有些时候,有些情况,可能年轻护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更注重了自己的感受,导致同事之间的不理解、患者的误会,要尽量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同样的问题,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做事方式,可能所得到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当年轻护士与同事之间有分歧,或受到病人或家属指责时,护士长要适时做好病区管理者与护士群体中大姐姐的角色转换,给予及时的关心开导。

     关心护士成长

     新护士刚刚从学校毕业,应聘来到医院,他们的成长,身心健康以及在关爱别人生命与健康的同时,也需要得到我们——科室(家)成员的理解、家的呵护与关爱。在他迷茫困惑时,假如我们能够适时的给予、指引会帮助其纠正不良心理,尽快适应新环境,新集体。

     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家,在这个家里面,所有的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员,互相给予帮助信任。新护士作为我们注入的是新鲜的血液,是饱满的热情与激情;而年长护士为我们带好稚嫩的兵,是先行者,是坚实的力量;患者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团结向上集体的光芒。

     鞠岩说,在每年新护士入职之际,医院、科室都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护士感知医院文化,“家”文化。比如:

     新入护士岗前培训——架起一道学校与医院之间的桥梁。让年轻护士在上岗前接受系统完整的培训学习,便于在日后的工作,心中有底。

     入科后专人带教。此时的带教,已不像是学校中的老师,而更像是家中姐妹般的呵护,手把手的指导,带着关爱的传递。

     建立护士档案,了解掌握每一个护士的实际情况。

     记者 王秀珍

     受访专家 吉林省磐石市人民医院护士长 鞠岩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