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吊瓶森林”现状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2015/5/7 现代护理报

    

    


     近日,国家卫计委公布的“53种无需输液的疾病清单”在网上热传,剑指药品尤其是抗生素滥用。面对在现实中早已被颠覆的“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全民输液的时代何时能终结,吊瓶森林的现状如何能改变”再次引起公众的热议。

     2014年3月,航空总医院在北京各大医院中率先取消普通门诊输液,意在用制度规范医生医疗行为,用宣教破除百姓心中的输液误区。该规定实行一年来,医院未发生一起因未在门诊输液而延误患者治疗的病例,与之对应的是,有效减负的患者药费,持续减少的抗生素用量和不断提高的用药安全性。

    

     现代输液治疗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在航空总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前,高国兰院长曾前往美国多所一流医院考察访问。“西医输液最初针对的只是抢救病人,至今在国外,很多大医院都没有输液室,这种治疗方式不亚于一个小手术,非常慎重;而在国内,情况恰恰相反,不设门诊输液室的医院少之又少,门诊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就医观念的不正确,是目前国内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国兰院长表示,下决心推行这项决策,最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施治。

     在航空总医院,儿科是仅存的保留门诊输液的科室。儿科主任郭素梅告诉笔者,尽管没有撤消输液室建制,儿科的门诊输液率依然从24%将至16%。“虽然由于家长的要求和某些偏重病情及病房收容紧张的实际,短期内不能取消儿科门诊输液,但科室定期召开的质控会和宣教活动使儿科医护人员时刻绷紧安全与质量的弦,坚决杜绝抗生素的滥用。”郭素梅说。

     然而,郭主任也表示,国内大的医疗环境依然是造成“家长坚持输液治疗”观念的重要因素,医生们怕漏诊误诊,也为避免与患者发生口角纠纷,迁就病人意见的现象仍然存在。“大部分患儿的家长会尊重医生的意见,不过遇到态度十分坚决的,我们也会妥协”,郭主任说,“现在这种医疗环境,特别是孩子,一生病,后面跟着几个家长,医生更怕出闪失。”

     病人扎堆挂吊瓶,其实是国内非正常医患关系的一个缩影,尽管口服药物副作用小,价格低,优势明显,但现实中仍然不是很多医生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摆脱‘吊瓶大国’的帽子需要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高国兰院长说,“若不唤回大环境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即使我们不给输液,病人仍然还有别的去处,那样非但改变不了现状,反而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和健康负担。”

     笔者发现,航空总医院虽然已经先人一步迈出了改变“吊瓶大国”现实的步伐,且行且收效。惟愿国家卫计委公布的“53种无需输液的疾病清单”能尽快见效。

     节选自《现代护理报·人文周刊》5月5日16版“观察”栏目——《航空总医院取消门诊输液一周年:且行且收效》作者:唐筱妍 田琨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