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让护士心理充满“韧性”
2015/6/17 现代护理报

    

    


     心理韧性意味着一个人心理的“反弹能力”。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紧张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室护理工作极富挑战性,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个体能否适应、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影响其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以及手术室团队的工作配合。

     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需求

     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的特殊性使手术室工作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手术室也是一个多等级人员共存的环境,人们因信息、价值观、信念、经验、角色、兴趣以及目的不同而常常发生人际冲突。因此,培养心理韧性对手术室护士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工作适应能力

     心理韧性是在复杂环境工作的必要素质元素,是能够学习的重要品质,拥有韧性品质的人能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能身处逆境直到情境变得和谐一致与得到理解。手术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能适应多变的紧张环境,所以,对其心理韧性水平要求高。没有心理韧性或心理韧性水平低的护士不仅不能适应、胜任手术室工作,不能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要,就其本身的生理、心理也备受折磨,甚至最终不得不离开手术室这个岗位。因此,培养心理韧性对提高工作适应力具有现实意义。

     指导护士的遴选

     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心理韧性有其定义性属性或保护性因素,包括自我价值感、自信、自我效能、幽默感、有理想、积极的正面关系、正面社会取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内在控制力等。这些因素也能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通过认识相关因素预测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从而可在遴选适合手术室工作性质的护士时作为参考。同时,可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促进一个团结、稳定、上进的手术室团队建设等。

     重视影响因素增强心理韧性

     首先,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工作经验、教育水平等能预测护士的心理韧性,能影响护士对压力的应对和管理。研究提示,年长护士比年轻护士更容易应对工作压力,可能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行业,具有心理韧性特征。

     而且,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与年龄、工作年限显著相关,但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不一定依赖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而是可能受手术室环境文化影响。如那些经常与暴虐手术医生合作的护士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适应工作。手术室护士通过暴露于压力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人际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情形。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虽然与工作年限显著相关,但实际工作经验,如经常配合难度大、复杂手术的护士与只是配合小手术的护士,仅靠年限为尺度的工作经验对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可能不一样。所以,心理韧性是可发展的,而且不限于或不全依赖于个体的年龄或经验。其他因素如环境和特殊情况有助于增强个人发展心理韧性的能力。

     关注保护因素增强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觉得人生有意义、具有平和的性情、自强、有恒心毅力以及能够独处;社会家庭的支持、与社会家庭的密切关系、内在精神力量、自我价值、同情心等有助于个体韧性的提高。这些对所有人共性的保护因素自然也是手术室护士的保护因素。而且适应性强的个体认为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并将这种信念转化为行动。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概念、希望和成功应对。这提示,要在保护因素上下功夫,同时要努力提高护士的适应力。

     可以预见,识别发展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干预措施将是稳定手术室护士队伍、提高工作适应性的有效方法。

     来源:现代护理报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