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十年健康数字大起底
2015/7/2 现代护理报

    

     国家卫计委6月30日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分析评估了十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的变化。十年来,中国人长高多少?增重几何?主要面临哪些慢性病的困扰?报告对国民健康数字进行了大起底。

     身高:成年男女平均身高167.1厘米、155.8厘米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厘米和155.8厘米,与2002年相比,6岁至17岁城市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加2.3厘米和1.8厘米;农村男女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加4.1厘米和305厘米,农村居民身高增长幅度高于城市。以12岁年龄组为例,十年间城市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加3.8厘米和2.3厘米,农村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加5.1厘米和4.4厘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认为,城乡居民身高的增长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也说明居民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对于中国人平均身高与日、韩等国的比较,专家指出,除遗传因素外,影响人发育生长的主要有营养、疾病和体育锻炼。在骨骺线闭合前,孩子要多吃蔬菜、牛奶、牛肉等食品,保证充分营养。同时,可以多参加跳绳、游泳、篮球、慢跑、跑楼梯等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体重:增幅多于身高增幅 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报告指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凸显,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

     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指出,目前,我国居民在营养方面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营养不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不良;但另一方面,营养过剩又接踵而来。超重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时期的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到成年期,加强对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控尤为重要。

     他介绍,在对肥胖的监测中也发现,我国居民在谷类、蔬菜类方面相对欠缺,但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这次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脂肪类饮食已经超过30%,而食物营养指南推荐的标准是25%至30%,已经超过上限很多。

     营养不良状况:贫困农村地区仍需关注 城市女青年营养不良有加重趋势

     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与2002年相比,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降低2.5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在成人中,我国多数群体营养不良率有所降低,但农村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率仍然较高,城市青年女性的营养不良状况有加重趋势,需要予以重视。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消瘦仍然是6至17岁儿童青少年主要的营养不良问题,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依次加重。

     “合理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基础。”赵文华说,营养不良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是不可弥补、不可逆转的,不仅造成体格、智力发育迟缓,而且大大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因此要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营养改善工作。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表示,消瘦、贫血、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等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应采取更加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予以保障,提高他们的营养水平。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研究推动营养立法,将营养改善工作纳入各级卫生计生政府部门的职能,全面推动营养改善工作。

     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在各种慢性病中,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分别为25.2%、9.7%和9.9%,癌症发病率年平均增长约4%,2013年发病率为233/10万。

     对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王国强分析说,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王国强说,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

     对于如何面对慢性病的严峻形势,加强防控,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建议,一是要健全服务网络,慢性病的诊断和明确需要专科医生,同时,由于慢性病往往伴随数十年,对于日常医疗服务、病情监测要求较高,需要经常回访,并给予日常饮食、锻炼指导等,还需要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护士的全程监管;二是慢性病防控中最不能缺位的就是患者本人。患者要学习补充健康常识和所得疾病的相关知识,下决心矫正自己不良生活方式和嗜好,为后续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基础。

     来源:现代护理报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