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暴说不!“特别小组”在行动,值得推广!
2015/7/9 现代护理报

    

     背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危机处理小组正式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积极介入处理急诊科以及院内数起暴力事件。小组成员全部都是同事自发参加,24小时待命,协助规范医暴处理流程,旨在与警方、媒体等通力协作,高效打击医疗暴力事件,贯彻“医暴零容忍”宣言。

     不到20天时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发生两起暴力伤医事件。在公众视线聚焦于该院的同时,一支危机处置“特别小组”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暴力伤医”这个词汇是近来的一个舆论热点话题。最近三年来,几乎每年都有轰动全国的伤医案件。刚刚过去的6月可以称为医疗界的“黑色六月”,在这个月内,暴力伤医事件高频发生。6月3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一名护士因病房安排问题被殴打;同日,河北保定容城县人民医院一名内科医生在参与抢救一位老年重症患者后,遭到患者家属追打;6月5日,陕西榆林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医生因制止患者插队问题遭到患者殴打,左眼球被打破裂; 6月20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分诊护士被一名患儿家长暴力伤害……

     面对如此密集的伤医事件,让人不禁沉思:原本是因为要解除病痛而走到一起的医患双方,为何却要以更大的伤害来收场?

     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面对那些业已长期存在的、并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从根本解决的医患矛盾问题,是否应该在医院管理实际操作层面上对目前如此频繁的伤医事件做出相应举措呢?如何从医院管理的角度让已经流血的“医者仁心”不再流泪?

     日前,记者联系到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医生、也是该院危机小组负责人冷沙龙医生,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港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危机处理小组在处理暴力伤医事件的举措。

     院方对暴力伤医“零容忍”

     “在对待医院暴力伤医事件上,整个医院从院长到普通医护人员各个层面,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冷沙龙说,“尤其是医院管理层对暴力伤医‘零容忍’的坚决态度,给了我们医护人员莫大的信心去处理这样的恶性事件,不会担心因为某些措施‘处理不当’伤害到医院的整体‘光辉形象’而影响到后期的工作,毕竟,对于突发事件,每个人的反应时间都太少了”。冷沙龙介绍说:“6月3日,我们护士被病人家属殴打后,院长很快发邮件称要全力维权;6月20日的这次伤医事件,医院公共关系科也表示会全力支持我们。”

     院方尤其是医院的管理层对暴力伤医事件的容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暴力事件的处理结果。冷医生回忆起了以前工作过的医院在对待类似事件的处理情形。“那时曾经亲眼目睹了主任被多人围起来暴打,但医院却一直没有发声,那时就暗自揣测如果这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应该怎么办?完全没有安全感,并且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患者的一种不公平。”

     成熟的暴力事件处理流程

     据冷沙龙介绍,目前面对各种突发的医院暴力事件,港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应对流程。

     “以6月20日发生的事件为例,患者家属从言辞激烈到发生肢体冲突的时间很短,但我院急诊科保安反应迅速,立即支援保护受伤护士,很快控制了局势,避免了事态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事发突然,分诊台秩序被打乱,需要有其他同事进行协调,尽量不影响其他患者的分诊工作,总之,在处置突发方面,我们的同事都表现出了极强的专业操守。”

     此外,按照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在实际操作方面,危机小组的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呼叫保安的、留现场的、进行后援支持的,去派出所的,接下来做司法鉴定的、甚至民事诉讼的等等,我们都有清晰的分工。”冷沙龙介绍说。

     依照他的介绍,记者了解到了6月20日暴力事件发生时的情形:由于患者家属情绪激动,暴力事件一触即发,依照小组的危机事件处理流程,整个部门马上协调行动:第一时间报警、汇报科室领导及行政总值班、急诊科危机处理小组成员现场支援、上报医院人事科并拟申请工伤等。急诊科主管医生、护士长等人员得知该事件发生时,立刻表示绝对支持受伤害同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严厉谴责肇事者、并视情况需要,随时提供进一步支持。警方在接警后也迅速赶到了现场并严辞要求肇事者去派出所接受进一步处理,同时医院当日的行政总值班、危机处理小组成员陪同受伤护士一同前往派出所进行处理。

     “后续一些事件的处理过程,包括警方对肇事者不姑息的态度、受伤护士验伤做伤情鉴定、有关媒体在当天公正客观的报道以及警方在当晚就做出的对肇事者的处理结果,危机处理小组成员一直参与其中,并着手准备后续的民事赔偿事宜。按照时间来算,从事件发生到收集证据到肇事者被拘,前后用了不到10小时,这中间要感谢警方高效、负责、公正的事件处理态度,同时,医院危机处理小组的作用不容忽视。”冷沙龙介绍说。

     肇事者必须得到处理并承担相应赔偿

     港大深圳医院的危机处理程序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处理过程不仅仅局限在暴力事件发生的现场,后续的报警处理和赔偿环节也在小组职责之内。

     “很多情况下,肇事者被拘留后都认为自己已经承担了相应的处理,不愿意再承担后续的经济补偿事宜了。但通过法律手段,结合伤者的伤情鉴定情况,我们即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给予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营养费、鉴定费、精神损失费以及可能的伤残赔偿金等。”

     在后续的民事赔偿方面,危机小组将免费代理接下来的具体操作事宜,并且为了减少对受害员工的影响,被打医护人员提供证据后就不需要出庭了,只需安心养伤,剩下的一切事务都交给危机小组来处理。

     对于港大深圳医院的此项举措,社会反响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很给力!对于危机事件处理的程序就应如此!”“很多医院担心自己的形象被破坏,对此类事件持模棱两可、息事宁人的态度,却不知这无形中让身体受伤的医护人员更加寒心。”同样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这有点小题大做了吧?这以后谁还敢去医院看病啊?”,对此,医院方面表示:业已存在的医患矛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彻底解决的,也许能通过其他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但危机处理小组的存在就是为了在暴力伤医事件发生时,及时制止暴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医务人员的伤害,一切以法律为依据来处理事情,表面上看治标不治本,但现阶段却最有效。同时,我们也不会放弃其他方面的努力尽力改进医患关系。

     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委员邓利强说:“其实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针对暴力伤医事件的专项治理就已经展开,暴力伤医事件的数量和恶劣程度都在明显下降。”但到今年恶性事件的再度高频率出现,其原因多元化,除了导致暴力事件发生的深层社会心理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相关医院管理层面领导或者行政机关对于暴力伤医重视不够,采取的措施不够及时有效等因素也占有很大比重。

     -延伸阅读-

     据记者了解,在英国NHS作为医务人员最大的雇主,面对医院暴力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态度:“我们需要他们感到有价值和被赞赏。即使在困难时刻,我们也会为他们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给他们尊重和尊严。不容忍对医务人员的暴力,不希望他们受到任何形式、任何途径的语言辱骂、威胁、攻击。”

     港大深圳医院的“医暴零容忍”态度得到了很多医护人员,尤其是一线门诊医护人员的赞扬。通过记者走访,北京宣武医院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护士表示,对医院的基本诉求,就是支持“暴力零容忍”:首先病人请持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本,驾照等);其次,制定“零暴力公约”,并在在门诊,病房等公共场合张贴。制定明确的入院病人手册,规范入院病人制度。第三,对于有暴力行为的病人及家属,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医院有保护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医暴零容忍”倡议者余可宜医生表示:“零容忍首先是一种态度,医务人员有正当权利,捍卫自身尊严,而医院作为雇主,有义务捍卫员工人身安全;其次,社会公众支持‘医院暴力零容忍’的前提是医务人员尽心、尽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两者是一种平等、对等关系。”

     来源:现代护理报 本报记者 邵志深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