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教|卒中夏季防治要点
2015/8/6 现代护理报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副院长、全军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剑:
治疗卒中要及时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分为两类,一类是脑血栓,占所有脑卒中80~85%;另一类是脑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的10~15%。我国是全球脑卒中高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接近300万人,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约100万人。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赢取治疗最佳“时间窗”
脑卒中一旦发病,都具有急、危、重的特点,治疗是否及时,直接影响预后。因此,脑卒中的诊疗必须争分夺秒,争取最佳治疗“时间窗”。对脑血栓患者静脉溶栓的时间不能超过4.5小时,动脉机械再通手术的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这样才能降低脑部损伤,减低致残程度;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是针对出血原因实施急诊手术。
目前在我国城市医院就诊的脑血栓患者中,只有1.7%的患者接受了最有效的溶栓治疗,而发达国家为10%。未能接受溶栓治疗的原因众多,院内延误与各专科之间缺乏有机协作是一个重要原因,使患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窗。再就是二级医院(区县医院)人才和技术匮乏,使患者发病后未能得到及时科学有效救治。
建立脑卒中筛查、干预、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是我国当前一个重大公共课题。
国际著名脑血管病专家、第二炮兵总医院副院长、全军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剑教授说:“脑卒中的危害,即便得到很好的治疗,三分之一会残疾,三分之一可能离开世界,三分之一能够幸存不会残疾。一旦得了脑卒中,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脑卒中早期干预和预防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姜卫剑教授特别提醒大家,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为脑卒中的潜在高危人群,发病年龄从以往的55岁提前到45岁。容易得脑卒中的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和房颤患者,在这些人群中间占了脑卒中的80%。突发麻木或无力,特别是出现在身体的一侧;突发讲话困难或语言理解障碍;突发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或重影;突发行走障碍和失去平衡;突发眩晕;突发不明原因的重度头痛。这些都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要马上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就诊,赢取治疗最佳“时间窗”,刻不容缓。
夏季卒中预防要点
夏季也是卒中高发期,患有脑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卒中。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慎用空调。炎热夏季,室外温度很高,突然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人体表血管会迅速、大面积收缩,血压波动剧烈,导致诱发脑卒中。再热的天气,空调的温度也不能开得太低,应调在26度左右,千万不能图一时凉快把空调温度开到20度以下。
饮食均衡。饮食要控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摄入,可多食西红柿、青菜、苹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适量食用黑木耳和燕麦片,对降低血黏度、胆固醇有较好效果。
保证充足睡眠。天气炎热,很多人晚上休息不好,而且夏季人体也容易犯困,最好每天午睡1个小时,因为午睡期间血压会下降、心率会减慢,可降低发生脑卒中的几率。
及时补充水分。夏季高温,人体流失水分较多,易导致血液浓缩,机体血容量不足,造成重要器官供血减少,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因此,高温天气一定要多饮温开水,不宜喝冰镇饮料等。
保持情绪稳定。炎热夏日,人们的火气很旺,往往很容易焦虑或动怒,这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越是天气炎热,越不能烦躁,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
体育锻炼适度。天气炎热,体育锻炼要控制,不能盲目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晨5~6点或晚上8点后,以慢跑、走路为宜,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保持生活规律。晚上要早睡,不要熬夜,一日三餐时间要规律,要学会释放工作或心理压力。
脑卒中家庭急救
①初步判断为脑血管意外以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③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张,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⑤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急救电话有120或999;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如果还有一人,则要托起病人腰背部及双脚,3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或担架上,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来源:现代护理报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