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集锦|看点:小病在互联网医院就能看啦
2015/12/3 现代护理报

欢迎订阅《现代护理报》2016改版升级 点图放大看详情

贵州首家互联网医院开诊 小病不用去医院啦
小毛病不用去医院,在药店买药不花冤枉钱,不用排队、通过在线视频诊疗就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在填写了名字、性别等基本资料后,患者就可在贵阳互联网医院的网站上完成挂号。短时间内就有医生问诊,根据患者的病情描述,为其开出电子处方。一整套就诊流程下来,用时不到10分钟,买药花费不到10元钱。
患者还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客户端,血压检测的结果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在客户端上即时显示,并上传到云端,永久保存。据了解,今后除了血压检测,在终端还能享受到多方面的免费身体诊疗。
互联网医院目前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它主要解决常见病的诊疗需求。患者通过安装在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的终端,直接进行远程咨询。
据悉,贵州于今年2月正式列入国家首批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省份。目前,该省的69家试点医院已全部具备上线运行条件。贵州省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规划到2020年覆盖全省所有区县级以上医院和30%的中心乡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外联其他高水平医院,形成覆盖省内、跨越省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郝迎灿 高洁)
延续护理发展需加快脚步
手术伤口、造口如何护理?带胃管、尿管的患者管道如何换药?不少患者和家属在出院时,都有类似担忧。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延续护理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呼吁,积极推广延续护理,避免出院患者的康复治疗出现脱节,避免感染、病情反复甚至加重等情况发生。
按照相关规定,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要不超过9天,北京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基本在7天以内,患者的后期康复不可能在医院完成。但出院后,患者既缺乏专业人员的照顾,自身及家人又没有专业护理知识和能力,可能导致前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再次入院的恶性循环。
开展延续护理既是患者的需要,也是医疗机构的需要。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利岩表示,推广延续护理为医院降低平均住院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罗冀兰表示,推广延续护理对于国家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也是好事。患者出院后如果有专业人员提供康复指导,如怎样进行插管清洗、维护等,就不容易造成预后不良或二次伤害,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延续护理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目前发展较为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将延续护理作为是否具备完善、高水准护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北京市有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据了解,国内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已尝试开展延续护理,有的医院开设了延续护理门诊或服务中心,但服务范围和规模还很有限;社区医疗机构也苦于人力不足和专业水平有限,工作开展起来有心无力。
在国外,延续护理费用大多由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来支撑,护士可自由执业,患者有需要可以请护士上门服务。但我国情况有所不同,护士多点执业等相关政策尚不明晰,护士以何种身份进入家庭服务还是敏感话题。
张利岩表示,延续护理使护理人员服务范围向外拓展,能更充分地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和专业作用;对于退休护士而言,还可延长其职业生涯。有专家提出,医院、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要加强协作,共同推动延续护理的普及推广。(谭嘉)
全科医生家庭化当破人才瓶颈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
每个家庭都有合格的签约医生,是医生全科化之后,面向基层的必然趋势。在国外,全科医生家庭化的模式已相当成熟,并成为“分级诊疗”的最佳实现形式。实行社区医生的家庭化服务模式,有利于服务的重心下移,可以解决基层医生业务过少的问题,促进分级诊疗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可以让服务更加超前,从预防、保健到治疗更加全面,有助于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不过,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当前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谁来签约”成为最大的难题。如果是将签约医生定位于二级以下医疗和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意味着具有签约资格的医生,大多属于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医疗机构。然而,这些具有基础功能的医疗机构,往往又是医疗资源尤其是人才瓶颈最严重的地方。
同时,全科医生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尴尬。首先,全科医生的数量存在很大的欠缺。其次,全科医生的收入来源有限,职业优势无法得到体现。第三,目前全科医生很难获得公众的信任,人们难免“有病往大医院跑”。
目前,实行全科医生家庭化签约已在我国多地进行了试点,不少地方的力度还比较大,然而实际效果却难如人意,签而无效、签而无用的形式化相对严重。此前有业内人士曾指出,推进全科医生制度的首要工作是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亟需对现有的激励机制、执业机制以及教育培训进行改革。这一点,正抓住了家庭化签约的“七寸”。破解这一问题,一要不断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待遇,做到待遇留人;二要通过定向培训的方式,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三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种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唐伟)
十部门力推医学科技军地融合
日前,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联合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军地10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动医学科技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了一批医学科技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将脑科学、虚拟现实、生物材料、大数据等列入军地联合攻关的优先方向,旨在推动国防医学科技创新由“全军之力”向“举国之智”转型发展。
《意见》指出,军地相关部门将在国家军民融合顶层统筹管理体系下,建立健全工作会商制度,定期定向发布重大科技需求和项目申报指南,畅通军地需求对接渠道;制订重大突发事件科技攻关、应急响应工作预案,提高反应速度和协同效能;采取项目资助、税收优惠、优先采购等方式,鼓励地方单位参与军队医学科技攻关和卫生装备研发;建立军队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指导军队单位采用技术转让、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动军事医学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高效转化。
为进一步畅通“民参军”渠道,军地将联合共建资源平台、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并采取财政投入、行业支持、地方补贴、社会融资等多元化资金保障方式,启动实施一批医学科技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引导推动设施、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研发重大产品、满足重点需求、解决重要问题集聚,形成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谭嘉 徐守军 吴沛新)
中南六省建立血液驰援机制
近日,第十七届中南地区输血医学学术会议在长沙举行,会上签订了以“互助·互联·互享,共筑血液安全”为主题的中南六省(广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湖南)血液资源共享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该《协议》订立后,中南六省将实现区域内采供血信息联网,达成信息共享,而紧急情况下的血液驰援机制与稀有血型的相互支持机制也将建立,任何一方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本地难以自己供应血液时,区域内机构将迅速进行血液驰援,保障血液的应急供应。同时,当任何一方不能保障稀有血型供应向一方提出请求时,被请求方也应及时组织、动员力量进行应急援助。此外,中南六省也将探讨实施区域内的异地用血报销政策。(刘艳芳 顾夏 姜兰)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专家深入高原为800多官兵体检
12月3日,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组成专家医疗队专程前往阿坝、甘孜等藏区部队,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地区为800多名官兵进行体检,并将一批价值5万元的药物送到官兵手中,同时专家们还对官兵们讲解了高原病相关知识。该院专家医疗队此次重点对官兵从传染病、心肺功能、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体格较弱及有高原病史的官兵,专家建议及时进行调换,以此保证每名执勤官兵的身体健康。(李华时)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成功实施游离皮瓣移植手术
11月3日,新疆昌吉市的张某在工作中,右脚不幸被卷入机器内,右脚拇指被卷入机器内粉碎,第一跖骨、跖骨头肌肉缺损,骨头裸露在外,可清晰看见血管和筋膜,入住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骨一科。当日,医生为张某实施了清创修复手术。11月10日,骨一科主任陈鄂和医生牛宗淼、李明亮为张某实施了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术后一周,张某脚掌上的皮肤色泽和温度正常,血管通畅,血运正常,皮瓣已经成功“种活”。(夏翠萍)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五个规范”提升投诉处置满意度
在“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坚持“五个规范”(规范机构设置,规范工作原则,规范工作机制,规范受理、转办、承办、反馈、整改、评价、归档等7个环节工作程序,规范报告制度),建立完善首诉负责和投诉协调处置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余龙昆)
来源:现代护理报微信(ID:xdhlbs)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