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士:在强辐射下含泪坚守的“铅衣玫瑰”
2015/12/22 现代护理报

    

    欢迎订阅《现代护理报》2016改版升级 点图放大看详情

    

     谱融合曲 筑专业梦2015中华放射学会第一届放射护理学术大会暨全国首届介入专科护理规范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本报讯(记者 杨蓓 巩志根)12月17~19日,2015中华放射学会第一届放射护理学术大会暨全国首届介入专科护理规范化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克、湖南省医学会会长刘家望、湖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龙开超、湖南省医学会秘书长朱建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李麟荪、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素、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顾建平、现代护理报社副总编辑韩宇、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等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主持,祝益民致欢迎辞。

     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徐克宣读成立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文件,新当选的第一届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月兰宣布新成立青年学组、放射诊断护理学组、介入手术护理学组、介入病房护理学组。

     秦月兰在随后的就职演讲中指出,今天是放射护理人圆梦的日子,也是开启新征程的时刻。未来,该委员会将紧紧围绕承前启后、创新发展、团结合作、走向国际的工作思路,以循证护理为基础,致力于发展高效精准的放射护理,推进学科步入体系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轨道。将以3~5年的时间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整合多学科和各学术组织的现有成就,完善培训模块,建立标准化介入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立影像诊断护理、介入手术护理、介入病房护理的行业标准,既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同时也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专委会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放射护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加强跨界与国际合作,提高介入诊疗的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效果,解放临床医生,让医护各得其所。

     开幕式结束后,徐克作了题为《承前启后 创新发展 开创放射学会工作新局面》的主题讲话,回顾了放射护理专委会的成立过程,对于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他指出,在整个放射医疗行业中,护理人员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该行业不断发展和进步,介入护理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相信,放射护理工作一定有更蓬勃的发展,铸就更辉煌的未来。

     此次学术大会分为介入专科护理和影像诊断护理两个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同与会人员分享了各自取得的新进展,开设讲座44场。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代表出席。会议投稿132篇,收录论文126篇,10人获优秀论文奖并作大会交流。

     闭幕式上,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同大家分享了介入医学的发展现状与进展。“铅衣玫瑰善良聪慧,生命两旁与爱相随,铅衣玫瑰无怨无悔,一路芬芳美丽珍贵……”大家在大会主题曲《铅衣玫瑰》的歌声中,相约2016年苏州再相聚。

     介入放射护理伴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介入放射护理发展还存在地域不平衡、缺乏规范化等问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放射护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团结、引领我国放射护理学步入更加专科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建议wifi下观看

     为抢救病人站在射线最强的地方放射护士

     玫瑰是最娇贵的花朵,法国故事里的小王子,精心伺候着他的玫瑰,每天晚上睡觉时甚至要用玻璃罩为玫瑰花遮风挡雨。与这样经不起风雨的玫瑰不同,湖南省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护士,她们娇小的身躯穿着20多斤重的铅衣防护服在手术室里奔忙,一站就是5、6个小时,她们被誉为“铅衣玫瑰”。

     李玉辉:累昏倒了爬起来再工作的护士长

     铅衣玫瑰不是普通的护士,她们是介入手术室里经过特殊培训后,获得了放射证和介入培训证的专业护理人员。跟铅衣玫瑰们的采访约了很久,护士长李玉辉刚刚坐定,手机铃声就不断响起,她飞速地安排完各项工作,有点歉意又谦虚地说:“我们手术室所有的护士都一样,我没什么特别的。”介入复合手术部每天的择期手术常常达40台,李玉辉早晨7点开始工作,为确保手术病人的术中安全和介入耗材的及时使用,精神高度集中,常常顾不上喝水和休息。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李玉辉持续工作到下午3时,突然晕倒,其他护士帮忙抢救时,脱掉她身上的20多斤的铅衣后,发现她已是头发浸湿、汗流浃背。经上氧、补液等处理后,李玉辉恢复意识,科主任下令让她休息,她却说:“手术没有结束,我不能下班!”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直至晚上11点,所有手术做完,李玉辉才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手术室,此时已连续工作16个小时。“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呢?”“也没什么,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抢救病人是很紧急的事情,来不及想那么多。”

     李菊花:为抢救病人站在了辐射最强的地方

     “的确是来不及多想的。”一旁的另一位铅衣护士李菊花接过话,“在手术的过程中,一般医生都在全身心地投入治疗,关注手术过程,对于病人的生命体征,护士重点负责监测,要有预见、应变和急救能力。当病人突发卡血、呕吐等状况时,为避免吸入性肺炎和窒息,护士必须走出有铅屏罩的防护,站在最靠近DSA机头的地方,也就是射线量最大的地方进行救治。”“你们会担心射线对自己的损伤吗?”“当然会,但真正出现紧急情况时,根本来不及考虑那么多,只要病人不出状况就好。考虑得太多,会来不及救人的。”

     这时,护士长李玉辉突然站起来说:“你们先聊,我有点事,先走了。”她站起来才明显地看见她身上的铅衣,重重的20多斤,在采访的过程中,一直穿在身上没有脱。李菊花说:“医院已开通急性心梗、蛛网膜下腔出血救治急诊绿色通道,还有很多血管疾病都很危急,我们必须随喊随到,分秒必争,铅衣穿脱又费劲,为了抢时间,我们不敢脱。”

     何喜美:介入手术十项全能,为了抢时间见孩子出了车祸

     何喜美是这次《铅衣玫瑰》MV的女主角。之前她一直在介入病房工作,调到介入手术室才1年,现在几乎可以跟台所有的介入手术,IVUS、冠脉旋磨的机器都可以单独上机操作。她说最开始的那一个月,她很焦虑,没进过手术室,导管、材料、钳子都不认识,仪器几乎都是全英文操作和标识,她用一个厚厚的记录本,记录所有细节认真学,不到一个月时间,她就可以单独开台了。

     因为她出色的业务能力,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2015年过年,她一个人值了5天班,正月初一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做了6台急诊手术。国庆7天假,她上了6天班,最多的一天做了10台手术。“家里人都想留我一起过年,但我想,科室和病人更需要我。”停了一会,何喜美眼角泛起泪:“只是心疼我的小孩,上次幼儿园中班亲子运动会,全班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去陪孩子参赛了,只有我的孩子没人陪。”

     今年5月22日,是女儿的生日。一个多月没见女儿的何喜美想赶回常德老家陪孩子过生日,因头一天加班太晚,没休息好,早早起床开车上高速,在益阳44公里处出了车祸,车辆完全报废,幸运的是她大难不死,只有轻微脑震荡和脸部擦伤。“我总是想,能这么幸运,一定是和我的工作性质有关,护士经常救死扶伤、帮助别人,上天才会这么眷顾我。”

     来源:现代护理报 中国新闻网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