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人"护士为患儿守住"最后的希望"
2016/1/14 现代护理报

    

    欢迎订阅《现代护理报》2016改版升级 点图放大看详情

    

     陈劼,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外科护士长,身为国际造口治疗师的她是医院儿外科护理带头人,14年来护理过许多急重症外科病人,包括各类先天畸形和神经肿瘤患儿。怀着4个多月身孕,陈劼仍保持着和以前一样的工作节奏和强度,护理患儿,沟通家长,带教团队。“肯定会坚持到最后一刻啦!”她笑着说。

    

     陈劼和患儿家属做交流

     2011年10月,陈劼开设全国首家儿童造口伤口失禁护理门诊,为疑难危重患儿的造口、伤口、远期失禁问题提供优质护理,年门诊会诊量超过500例。在2015年“我心中的白衣天使——市民投票评选五十佳活动”结果中,陈劼的名字赫然在目。

     曾被同事叫“霉人”

     14年前,陈劼从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毕业,进入儿科医院并进行岗前培训后,她被分配到儿童重症监护室轮转,从没给孩子打过针的她当时也经历过内心的忐忑。

     “护理部老师对我说,你是本科生,我们要重点培养,去重症监护室可以锻炼人。”陈劼说。经过2个月的临床学习和锻炼,她开始了独立翻班。由于每班几乎都在收急诊,陈劼被同事称为“霉人”。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至今都觉得熬出来不容易。

     关注造口患儿,还要从她刚进入儿外科工作时谈起。当时,一位胎粪性腹膜炎行小肠造口的新生儿及父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造口排液量大,伤口裂开,每2个小时护士就需要更换造口包扎的纱布、腹带,孩子次次都哭得撕心裂肺。

     虽然父母很感激护士们的尽心尽力照顾,然而陈劼却觉得,这样的护理方法过于原始。她在研究生课程学习期间,选择了小儿肠造口患儿及其家庭支持方面的课题研究,通过向医生学习、向成人同行学习、向国外学习的经验,摸索出适合儿童造口患儿的系列护理和健康促进的方案,包括引入儿童造口护理产品,为患儿实施肠液回输,持续肠内营养支持等,效果显著。

     不让家长“最后的希望”失望

     2011年10月,儿科医院的儿童造口伤口护理门诊成立了,每周四下午陈劼都会去坐诊,对待家长和患儿耐心细致地进行护理和咨询,每年接诊的造口伤口患儿从200多例上升至500余例,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天数,受到家长们的拥护,无一例投诉。

     在全院的会诊中,陈劼因担任护士长工作,常需要下班后才有时间出去会诊,后期跟进伤口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有一次,她为一位红斑狼疮患儿护理肩胛、下肢和骶尾部十余处伤口,换药至夜里十一点才结束,这位病人经过她两个多月的护理,虽然因病情危重住院期间未曾清醒过来,却未发生一处伤口感染,身上无异味,其母亲非常满意她的护理,让这个孩子有了生命的尊严。

     有些孩子来到医院时,伤口已有多月未愈,家长总是会对陈劼说,“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不能让家长们“最后的希望”落空,不想令孩子们痛苦,她意识到,想做好,靠一个人是不够的。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她与护理部沟通后,护理部主任张玉侠很认可她的想法,于是,2012年6月,儿科医院成立了造口伤口皮肤小组,她每月为护士授课,带大家门诊实习,参加家长学校,提供院外交流学习机会。

     处理不当就是一条生命

     多年来,陈劼护理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严重感染的患儿为何到了陈劼手里就能“起死回生”?陈劼说,自己没有秘密,这些弱小的孩子“处理不当命就没了”,这样的责任在身,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护理好?

     目前,陈劼已开展临床研究包括《3-12岁儿童术后疼痛评估:最佳实践》、《全程家庭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儿及其家庭健康促进的效果研究》等。2012年,她启动开展肛肠手术后儿童便秘失禁的肠道管理工作,儿童大便失禁护理为全国领先。2013年《大便失禁患儿的肠道管理》获得第二十五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银奖。

     现在,陈劼承担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校级基金一项《儿童造口伤口皮肤护理队伍专科培训方法及其效果评价》,也参与了卫计委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新生儿外科、神经外科护理”带头人计划。

     2014年,陈劼成功举办我国首个《儿童造口伤口失禁护理进展》学习班,目前已培养学员100余人。2015年起担任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任课教师,主讲《儿童失禁护理》。

     来源:东方网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