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观察能力的养成方法与技巧
2016/4/1 现代护理报
↗点击“现代护理报”关注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来源:现代护理报微信(ID:xdhlbs)
作者:王凤娇 李韶卿
护士每天工作在病房,是观察病情的第一责任人。护士是联系医生和病人的纽带,也可以说是守护病人生命的“前线哨兵”。当好这名哨兵,是护士职责所在。把患者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时转达给医生,并将医生的治疗及时准确地付诸患者身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护理的终极目标。实践中,护士养成高水准的护理观察力常常起到关键的作用。
■护理观察之方法
护理观察又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医护人员利用感觉器官观察病人的方法,通过视、触、叩、听、嗅来观察患者的病情;间接观察是通过与医生、家属交流,阅读病历,借助仪器等手段来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直接观察又可分为普遍观察、重点观察和随机观察。
普遍观察中,视诊是通过眼睛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思维能力、表情、体位、切口、引流以及有无出血等;听诊是通过用耳朵或听诊器来听患者的心音、呼吸音、肠鸣音以及患者的不适主诉等;嗅诊可以通过嗅患者口腔、汗液、引流液以及排泄物的气味来观察病情;叩诊可以了解患者的膀胱充盈程度、胃肠胀气情况以及神经反射;触诊可感知患者的皮肤温度、湿度、皮肤弹性、肝和脾的大小或者肿块的大小、硬度、活动度,还可感知脉搏的强弱、节律以及肌力的情况。
重点观察是对新病人、手术病人、危重病人以及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进行重点观察。
随机观察是对普遍观察的补充。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利用下病房治疗和护理的时间来对患者进行观察;第二是患者呼叫时随叫随到,对患者进行不间断地观察。
■护理观察小技巧
护理观察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护士对问题的准确分析和知识经验的储备,因此,护士在临床中不仅要善于观察、善于询问、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思考、学习并加以分析,用评判性的思维处理问题。
病房声响的观察
值班时,护士无论在护士站,还是巡视病房中,听到异常声响,必须立即循声观察了解,切不可轻意放过。如听到尖叫或沉闷响声,患者可能出现意外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尤其对无陪护的患者,观察声响更为重要。
病房夜间的观察
夜间患者安静入睡后,表现为心跳血流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此时往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时期。因此对危重或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格外注意,防止因无力呼救而延误病情。患者入睡后,呼吸是极为重要的观察指标,应根据呼吸的快慢、幅度大小、节律是否规则等进行判断。每晚熄灯前,应与医生一起逐个巡视患者,发现卫生间有中老年患者时要进行简单对话,防止患者在卫生间内发生意外。
观察要认真仔细
对患者进行观察必须近距离认真查看,绝不能站在门口一看而过,更不能看到患者安静躺在床上,就放松警惕。对危重患者要经常呼唤,并进行适当提问,以做出正确判断。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