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美国护理导师不平凡的一天
2016/8/10 现代护理报
↗点击“现代护理报”关注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来源:现代护理报微信(ID:xdhlbs)
我跟着美国护理导师安吉拉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天,感动之余写下这篇日记,以鞭策和鼓励自己以后的人生!
那天是2008年9月4日,星期六。一大早,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的护士安吉拉,也是我在美国学习期间跟随的导师,开车到林肯中心公寓来接我,说去一个地方学习。我想可能是关于急症的内容,就随她去了。
我们来到的楼宇里面区域很大,正面墙上悬挂着俄克拉荷马血液协会的牌子,宽敞的接待室里的柜台边等候着一个温和的老妇人。简单介绍后,老妇人让我们在座椅上等候。约10分钟后,安吉拉被叫到一个小房间去问诊,我随手拿起书架上的手册,看过第二行字后,意识到原来安吉拉是来献血的,心中燃起一股对导师的敬爱之情。20分钟后,她微笑着出来,我迎上去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您是来献血的,您太让人敬佩了”。她笑了笑说:“没什么,我的血能让患者受益,这是我最大的乐趣”。
在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后,安吉拉身体上的300毫升新鲜血液流到了床脚边悬挂的积血袋中,随后护士又采集了5管试管血,给了安吉拉一张健康教育单,上面详细注明了采血后的注意事项和如果发生不适时的联系方式。同时,我也得到了一件特殊的礼品,也就是安吉拉自愿献血后的赠品,一件朱红色的T恤衫,上面写有俄壳拉荷马血液中心的英文字样。这是一件珍贵的礼品,也是一种生命力和爱心的象征,我要将它永远珍藏。
采血完毕,在护士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成分血采集滤过装置、血液归类处置室、血浆冰冻室等。玻璃橱窗里面的工作人员穿着隔离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谈话间我了解到,这里是俄州七家血液中心中最大的一家中心血库,志愿献血者很多,基本能保障正常的血液需求量。我的导师安吉拉已经在这里献过很多次血,她说:“人体的恢复期是56天,我一年可以献血5~6次,身体没有任何异常反应”。我听了有点惭愧,因为我在这方面从来没有积极过。到目前为止,我还是那样吝啬,没有献出过一滴血液……
吃过午饭后,安吉拉带我去了健身俱乐部,那里有她约好的病人。上楼后看到一个偌大的训练场地,安吉拉打开折叠床,铺好罩单,敲了敲一侧虚掩着的门,里面出来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穿着体操服,她因为伤了下肢肌腱需要按摩治疗。简单介绍后,女孩脱去外衣上了按摩床,安吉拉替她盖好被单,放了轻音乐,定好时间表,开始按摩……
下午5时,在路过的一个塔吉特零售店里,我们购置了几张生日卡,安吉拉告诉我说今天是她女儿的生日。从学校接上她女儿后,我们顺路也接上了她的儿子,一起驱车到了一家海鲜酒店,安吉拉的父母亲已经坐在那里等候了。桌面上的礼品盒被打开,每个卡上都有不同的祝福语,安吉拉那张卡里面夹了50美金,女儿看了,望着妈妈说:“妈妈,谢谢您”。我送了一条从中国带来的花色真丝围巾,女儿抚摸着说:“太喜欢了,谢谢您”。晚餐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女儿要了一份巧克力蛋糕。不一会,男蛋糕师连同两名女服务生端着蛋糕上前站立在一旁,对着我们唱起了生日歌,周围的顾客也一起吆喝、拍掌,气氛很活跃。
晚餐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告别了父母,安吉拉又开始了我们的返程运送。看着献血后就一直奔波不停的安吉拉,我很有感触地说:“安吉拉,你是一个好母亲,你身上有许多优良品质值得我学习”。她说:“我是想做一个好母亲,可是儿子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我已经找过许多医生,想过很多办法,但他的症状没有缓解……他很痛苦,我也很痛苦,我要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治病,我也想尝试一下中医疗法”。
看着疲惫、痛苦的安吉拉,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天战斗在俄洲急诊的最前沿;就是这样一个人,无私地播洒着她的爱心;就是这样一个人,用她那娴熟的技术、敬业的态度、体贴周到的护理唤醒、拯救了多少生命。
安吉拉,作为母亲,你好伟大!作为导师,你是最棒的!你永远是我的好榜样!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