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鼓励孩子自我表达
2015/4/25 经典绘本

     文/洪兰(一位研究脑神经的科学家、大学教授,极力推广科学教育与阅读,她写的专栏,从脑神经科学的发展谈教育。研究、讲学之余,也致力科普书籍的译作,已翻译五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好书。近年来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各县市城乡及离岛近千所的中小学,做推广阅读的演讲。)

     我最近去听一场演讲,讲者是科普界名教授,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他的演讲内容虽然丰富,但是跳来跳去、没有组织,听得我一头雾水。

     我们平常听别人讲话是一边在听,一边在心中盘算他下面要讲什么,如果猜对了,我们就知道自己有听懂;如果下面出来的话跟我们预期的不一样,我们会一怔,然后快速在心中倒带,回想刚刚是哪里听错了,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笑话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使听众发笑,我们常会看到,听众先是眼睛睁大,“咦?”然后再哈哈大笑。

     当然,这些运作我们自己是不自觉,它是大脑中的活动,只有靠仪器才能测知,例如,当我们听到一个跟我们预期不相符的字出现时,大脑中会出现一个很大的N400脑波,N是负的意思,400是从刺激出现到脑波出现,中间的时间,毫秒是一秒切成一千分,即千分之四百秒。大脑不会说话,但是我们可以从脑波来推测它的运作,N400在脑科学上叫做“惊讶的脑波”,好像一个大问号在你大脑中闪动。

     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语法用得不对,我们的大脑在刺激出现600毫秒后,会有一个正电位的脑波,我们叫它P600(P是正的意思)。这位教授在我刚刚以为能够跟随他的逻辑时,突然又跳到别的主题,令我很挫折。人一听不懂,注意力就会游离,就会想睡,所以明知打瞌睡不礼貌,还是不由自主地睡了。

     散场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口语表达会这么不好呢?我们不是说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吗?为什么很多人写的作文别人看不懂,又为什么很多人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其实,中国的孩子都有这个毛病,我们小时候都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每次一开口,就被大人挡回去说“小孩子有耳无口,听别人说就好。”但是父母忘记了“听”是个被动历程,“说”才是主动的组织,当心中有话要说出来时,我们动用到很多大脑区域,活化了很多神经元,远比“听”多了许多。

     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能够把看的书讲出来时,他就看懂了,那个知识就是他的了。所以现在很多国家,例如芬兰教学评量都用口头报告,不再用纸笔测验,因为只有懂的东西才说得出来,说得出来的东西才是带得走的知识。

     因此,现在父母要从小训练孩子正确表达他意思的能力,当孩子看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请他把故事内容讲给我们听,训练他说话的风度和思考逻辑。二十一世纪,时间就是金钱,在重视沟通的现代社会,能够简洁有力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他已经赢了一半了。所以,下次孩子说话时,请蹲下来跟他说:后来呢?(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亲子天下 cn-parenting)

     哈爸闲谈1.看高兴看到这篇文章,洪兰教授从科学的角度讲孩子表达的重要性。“懂的东西才说得出来,说得出来的东西才是带得走的知识。”

     2.之前我们都一直说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的重要性。其实说也很重要。我原来在新教育研究中心时,中心开发了一个课程叫“读写绘”。写和绘(画)就是“说”的意思,因为对很小的孩子来说,不会写字,但会画画。

     3.但做爸爸妈妈的,不要去评论孩子的画好不好,漂亮不漂亮,更不要评价说像不像某某,也就是说不要让孩子去临摹。而是应该通过画去了解孩子。这就是孩子画画最为重要的意义了。如果你有耐心,孩子会用不多的词汇,向你讲述她画的圆圈代表什么(今天代表太阳,明天代表气球,后台代表车轮……),孩子会向你讲述她的画的意思。

     4.“读写会”课程的杰出实践者有一个叫顾舟群的老师,她的读写会课程曾被评为全国十佳课程之一。我原来编辑过《改变,从习惯开始》,也编辑过后来她出版的两册书《经典绘本阅读与创意教学》(一、二年级)。几乎她每上完一次绘本课都会布置“写绘”作业:1.说一说: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画一画。至于画什么,会根据不同的绘本有不同的布置。

     5.今天晚上回重庆。很想念哼妈和小小哈,也想念重庆教会的弟兄姊妹(希望周日能早起能和他们一起敬拜上帝)。与哼妈小小哈分开有一个多月了,求上帝开路,不要让我们继续这样长久地分开。

     最温情的公众号:

     经典绘本jingdianhuiben

     购买经典绘本,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