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加伊,也是格尔达——结婚十周年纪念日感言
2015/4/27 经典绘本
哈爸的话这是小鱼姐(喻书琴)的结婚十周年感言,她说:“我的这篇总结其实是在讲安徒生童话的故事和我们婚姻的故事的穿插。觉得比较适合你这个平台。”我很高兴甚至是自豪像小鱼姐这样的作者能够看中经典绘本“这个平台”。也希望更多作者能够看中,以便给大家呈现更多好的、原创的文章。
此前我们刊登过她推荐的连加恩写给儿子的信和她写的《小晨曦探望手记》,回复“小鱼”可查看)。上面的照片就是小鱼姐一家。
小鱼姐说的安徒生童话就是《冰雪女王》,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就可以看这个童话了。
一
今天,2015年4月24日。我和丈夫结婚十年。
早起,来到厨房,阳光明净,柳絮飞舞,厨房窗前的那树暴马丁香依然馥郁。
看来,人间四月,芳菲未尽。
像往日那样,一番洗、切、煮、炒后,女儿走进来就乐滋滋地对我说:“妈妈,结婚周年快乐!”
对于这个结婚十周年,最激动的反而是俩孩子,前几天逢人就说这事,以致于他们班老师、同学、家长几乎人人皆知。孩子们是最具有幸福感的,就像海子一样,愿意把“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而成人则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看来返璞归真这点,真要向孩子们学习。
送完儿子上学后,意外发现丈夫竟然在家没去公司。说是要请一天假。
我说:“好啊,你这段时间工作那么抓狂,就需要请一天假,安静读经、灵修、默想。咱今天一不必拍照,二不必吃饭。给你一个硬性任务,写一篇婚姻总结吧,字数不限。”
丈夫耸肩:“好久不写东西了,写作需要预备整段的时间使心安静,我现在很难呀。”随机又加了一句:“真要写,我就写一篇忏悔录。”
我很惊讶:“为什么要写忏悔录?”
“亏欠上帝,亏欠你啊!”
我哈哈大笑:“那更要安静下来写啊!”
可惜,他浇完阳台上的花便说:“我还是去上班好了。今天好几个会要开,我如果不去……”
看来,他要等结婚二十年的时候再写了。
那么,还是我先写吧。
二
说到他要写忏悔录,我才想起前天晚上,我给他讲述刚陪孩子看过的安徒生童话《冰雪女王》——
很久很久以前,恶魔制造了一面可怕的镜子,只要照一下这面镜子,你眼中的真假、善恶、美丑、爱恨、是非都将颠倒混淆,恶魔洋洋得意,拿着这面镜子想去捉弄上帝,没想到,镜子在空中时不小心被摔成了千千万万的碎片,飘荡到世界各个角落。
而此时此刻,小女孩格尔达与邻居小男孩加伊正坐在玫瑰花盛开的阁楼上,一起看着画册,一起唱着那首古老的圣诗:“山谷中玫瑰花长得丰茂,在那里我们遇见圣婴耶稣。”而老祖母眯着眼在颂读:“你们若不回转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能进天国。”
教堂的钟声敲响之际,一块镜子小碎片不幸飘进加伊的眼睛,深深地灼伤了他。随即,那个善良的加伊变成了一个邪恶的男孩。他骂骂咧咧地起身,掐掉玫瑰,撕掉画册,也甩掉那个想要帮他止疼的小格尔达。最初,他还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会有烦躁、挣扎和痛苦之感。但是,随着世界上灵魂最冷漠的冰雪女王的到来,她用冰冷之吻吻了加伊,他就不再感觉任何痛苦了。加伊甚至兴高采烈地尾随冰雪女王而去,而格尔达穿着加伊送给她的小红鞋,开始踏上拯救小伙伴的漫漫长路……
那晚丈夫听得特别认真。
第二天清晨我刚睁开眼睛,丈夫就突然叹息着说了一句:“我觉得我就是那个镜子碎片揉进眼睛里男孩加伊,你是那个拯救我的女孩格尔达。”
我一怔,知道他自觉这段时间有一些忙乱迷失。我其实也很为他这种瓶颈状态难过。除了聆听、陪伴、建立同理心、一起祷告。我发现我做不了什么。人对人的影响是何等有限?!
于是,我长叹一声:“我不能拯救你,唯有主耶稣的圣灵才能拯救你。”
在那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碎镜”侵袭下,谁不是加伊呢?谁不是病人呢?谁不是罪人呢?谁不需要救赎呢?唯有主耶稣才是完全没有受碎镜玷污,并真正能够用爱之泪水施行拯救的格尔达。
或者说,我们即是加伊,又是格尔达。是彼此负伤的治疗者。
三
在不曾认识上帝,也不曾认识丈夫之前,我的确就像眼被刺裂、心被冻结的加伊。
记得丈夫有时会浪漫地说:“如果我们更早些年相遇就好了……”
我则立刻会冷静地说:“哪怕早一年,如果我们相遇,我不会爱上你,你也不会爱上我。早一年,我依然骨子里是分裂加虚无的慕道友,怎么可能会喜欢一个要效法耶稣的基督徒男生呢,你又怎么会喜欢上一个要效法波伏娃的非基督徒女生呢?爱情是由信仰决定的。”
然而,奇妙的是,上帝没有放弃。从1998年来慕道五载,不断用祂的永恒之光,医治我活在罪中的分裂感和活在死中的虚无感。一步接一步。
直到2003年夏季的一天,我在学校花坛前唱一首圣诗的时候,突然泪流满面,痛哭了半个小时之久,哭完,觉得天地都不一样了。那一天,明白了什么叫重生得救。
从那一天起,我改变很大,如此地感恩,如此地充满理想主义激情,决定活着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报答主耶稣救赎我这样一个罪人的恩典。
而婚姻,则成为我要去报恩的一种许诺,和一种实践。
所以,我的择偶标准很简单,只要对方对上帝有一颗真诚敞开的心就好。
2004年,认识了丈夫,先是通过邮件文字交流,探讨人生、信仰、灵魂黑夜之类形而上问题,开始有惺惺相惜之感。后是正式见面交流。第一次见面,他带了一本书送我,这本书的名字叫《负伤的治疗者》。卢云神父写的。
严格意义上,那不是一本书,而是港译版的复印本,装订粗糙不平,字迹模糊不清,让我失去阅读的胃口。但还是被这个书名深深吸引了。觉得有某种忧郁的温柔。
在随后近半年的恋爱过程中,我俩真实地体会到这句话:负伤的治疗者。我们各自背负着我们截然不同的童年、少年、青春,沉甸甸的走向彼此。那么漫长的二十多年中,怎么可能没有深深浅浅的伤痕?那些伤痕,有的是他人的罪造成,也有的是自己的罪造成。都刻入个体生命的血液里。 既然是真心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恋爱的过程,便不再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更多是将那些伤痕袒露出来的过程。
他那边还好,原生家庭温暖和睦,没有谈过任何恋爱,从小都在圣经的教导中长大,偶尔有些小小的叛逆,总体都算明净,而我这边,成长过的家庭阴霾、经历过的恋爱误区……当时觉得有那么多百孔千疮的记忆。那么,我说的过程,需要勇气,而他听的过程,更需要勇气。
记得好几次,我回忆往事的时候,无论是语气麻木,神色木然之时,或是语无伦次,神情之时,都让他听得心惊胆寒,寝食难安,又是痛苦又是怜惜,那都是他成长的世界从来不曾经历过的,但是,他因为爱我的缘故,毅然选择一同背负我的伤痕,成为我的治疗者。这让我多次想到刘小枫的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抱慰”。
当然,他也是凡夫俗子,肯定也会有他背负不了的时候。于是,他更深承认自身的有限,转而将我交托在上帝医治的圣手中。一方面,谁也不是谁的救赎主,爱情无法治疗人心,只有上帝的真理之光可以。但另一方面,爱情中一方的宽容、怜悯、接纳的确能让另一方得到较大的安慰。从他身上,我更深看到上帝的宽容、怜悯、接纳,并为这段恋情深深感恩。
我之于他,是如此;他之于我,也是如此。多少次,我们一同来到上帝面前,承认我们只是两个软弱的孩子,何等需要天父的赦免与医治。
所以,到了婚礼那天,丈夫在向众人作见证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我们两个都是对方负伤的治疗者。”
其实,恋爱的那短短五个月,他更像真心渴望帮助加伊的格尔达,而我更像真心渴望成为格尔达的加伊。
四
进入婚姻初期,我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成为英雄主义的格尔达,然而发现,更大一轮的迷失与救赎才刚刚开始。“碎冰”一块接一块的袭来。
十年之久,真实地面对最具体最琐碎的生活际遇,才发现,践行婚礼上的那份盟约——彼此委身、彼此舍己、同心同德、荣耀上帝——并不容易。理论上,基于圣经原则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观、婚恋观、生死观……每个层面都又真又善又美,但具体实践起来,阻力大,难度高,而人性又那么软弱不堪……
如果,婚姻只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只限于角色定位、财务开支、夫妻分工、夫妻沟通等方面,我俩都会觉得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没问题。我俩脾气都还算温和包容,这十来年间也就吵过五六次,那么,也许我俩也会以人性中的美善而自夸。
然而,婚姻却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加上更大的世界。要面对的不仅是夫妻关系、还有亲子关系、还有各自的原生家庭关系、共同的朋友小圈子关系,以及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除此以外,还有各自职业发展的问题、家庭财政的问题、世俗潮流的问题。毕竟,每一对夫妻都无法不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这十年,上述方方面面我们都遇到过挑战。
从我这方面,婚后进入媒体的冲劲、很快意外怀孕的郁闷、不得已辞职考博的失败、借款买房的焦虑、做全职妈妈的困惑、工作后父母来京的不满、双方家人安顿冲突的激化、再度辞职回家的忐忑、去留第二胎的挣扎、养两个孩子的操劳、选择主内学校的纠结、卖房搬迁的艰辛、再度工作后职业与家庭的平衡、弟妹女儿的离世、生死无常的震醒、第三度辞职回家的定夺、原创写作与个体化牧养的使命……这些事回头一看,哪一样不曾让我如临深渊呢?
从丈夫这方面,婚后被其朋友提携去知名外企的惊喜、几年后辞职与其朋友一起创业的打拼、再几年后辞职准备读神学的寻求、遭家人反对后对出路的迷茫、这几年开拓主内新媒体事工的艰辛、内忧外患张力中的试炼……回头一看,哪一样不曾让他如履薄冰的呢?
其实,养家糊口的压力、生儿育女的艰难、原生家庭的矛盾、职业发展的困惑,等等这些只是表象问题,而深层问题依然是我们的人性如此复杂而善变。在一路试炼试探中,最能暴露我们本性中的各种自保、自欺、自义、骄傲、恐惧、愤怒、焦虑、冷漠……
然而,我看到自己本性的复杂善变,也更看到上帝恩典的忍耐恒久。祂在测不透的恩典中塑造我的生命,就像结婚十周年的今晚,高牧师在家长课堂上选的一首赞美诗《炼我越精》:“你若不压橄榄成渣,它就不能成油;你若不投葡萄入酢,它就不能成酒;你若不炼哪哒成膏,它就不流芬芳……”
而我被熬炼也一样。有些时候,祂藉着患难不顺的际遇,让我变得更谦卑更坚强,有些时候,祂藉着柳暗花明的际遇,让我变得更信靠更交托,还有些时候,祂藉着一段圣经文字、一本见证好书、一场感人敬拜、一些弟兄姊妹的提携、尤其藉着我的另一半,让我变得更明白爱的真谛。
依然记得七年前我为了堕胎,试探丈夫说我已经将腹中胎儿打掉的那个晚上。我比加伊心中的冰块还坚硬,正是丈夫比格尔达眼中还悲伤的泪水才让我柔。软下来,放弃了那一黑色想法。后来问他,为何那一晚哭的那么肝肠寸断?他说,他也不知道。应该是被圣灵感动吧。一想到那个小小的胎儿是有灵魂的,在冥冥中飘来荡去,追问为何爸爸妈妈故意不要它的时候,他就不禁泪流满面……
那时,我才知道我其实本质上是不愿意成为格尔达的加伊!
五
他的眼泪让我不得不面对内心最难取出的那块“碎镜”——对生命本身的极度冷漠,且是非常心平气和的冷漠。
从那次堕胎未遂事件起,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写成长回忆录,更深层次地梳理我近三十年来生命中的各种出现过的“碎镜”。写完该书后,一边带孩子长大,一边阅读经典,一边翻译编辑那些与婚姻亲子有关的信仰书籍。
这几年走来,发现知行合一的极度重要。当我越来越渴慕,定意放下自己的贪嗔痴,定意活出上帝的信望爱时,就越来越明白,上帝最初创造我的心意,创造丈夫的心意,创造婚姻的心意,创造这个世界的心意:本于爱与恩典、依靠爱与恩典、归于爱与恩典。
在前几年的生活试炼后和这几年的内省沉潜中,我生命中加伊的“碎镜”似乎开始越来越少,而格尔达的眼泪似乎越来越深的流淌。当然。只是似乎。我必须记得我永远是蒙恩的罪人。此生“碎镜”都会一直潜伏。
而似乎在这几年,丈夫开始被一些浮出水面的“碎冰”所困扰,我听到他生命中那些加伊的愁郁与叹息。或许,因为我目前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能与那些历久弥香的灵性文字打交道,而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则是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崇尚技术至上的潮流也会让人心迷失,所以,在这个时代,男性面对的“碎镜”似乎比女性更多。技术、金钱、权力、性这些只是表象,背后依然是冰封的人心。
就像加伊在冰雪皇宫中,嘴唇冻得发乌,内心也冷得发寒,但他不自知,也不自觉,只是摆弄着无情无义的冰块游戏。因为冰雪女王说过,如果加伊能够将这些冰块拼成“永恒”二字,就可以给他自由。但加伊怎么拼也拼不了。
如果你不愿意他住在被囚禁的冰雪皇宫里,而是渴望一起回到玫瑰飘香的小阁楼,听着钟声,翻着画册,唱着圣诗……那么,你必须成为格尔达。尽量先小心自己不被“碎冰”所染的格尔达。甘心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小伙伴的格尔达。
你必然会在肩负使命的路上被安逸所迷惑而驻足,就像格尔达在那个老女巫的花园里被安逸所迷惑而驻足一样。
但当你注目于主耶稣十字架上的伤痕时,你在流泪中会重新记起你最初的使命,就像当格尔达注目于那朵唯一没有被魔法遮蔽的玫瑰花时,她在流泪中重新记起她最初的使命。
格尔达重新上路了。她念着主祷文,想着玫瑰花,在穿越重重磨难之后,终于来到那间极度寒冷的宫殿。
加伊如冰。她热切地抱住他,但他只是冷冷地看着她。于是,她流出许多的热泪,流到他的眼中,也流到他的心中,他心中的碎冰开始融化。格尔达开始唱出那首圣诗:“山谷中玫瑰花长得丰茂,在那里我们遇见圣婴耶稣。”
加伊在泪水和歌声中灵性被苏醒,认出了格尔达,他俩又哭又笑,所有的冰块也跟着翩翩起舞,而当他俩累了躺下的时候,他俩的身体就拼成了“永恒”二字。
因为,爱是永不止息。而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都将过去。
如今,长存的有三样,有信、有望、有爱。而爱是最大的。
这一生,我们既是心藏冷冰的加伊,也是心含热泪的格尔达。而上帝救赎的恩典会使我们越来越像那个有情有爱有使命有眼泪的小格尔达。我最需要问自己的是,有没有经常为丈夫流泪代祷呢?
六
“加伊和格尔达最后怎么样了呢?他们回家了吗?”孩子们问。
“童话中加伊和格尔达回家了,并且比以前还相亲相爱;现实中我们死亡后,也会被接回天家,活在完全的爱中。”我答。
侄女小秋雨去世后,我和孩子们,还有和丈夫多次探讨死亡问题。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注定有一天,我俩中的一方会带着悲恸参加另一方的葬礼。
所以,丈夫说过希望他先回天家。因为面对生离死别,我比他更坚强。
其实,我不是比他坚强,而是因为如此深的相信,虽然这世界所有的婚礼,都将以欢乐开始,以悲恸结束。但唯有一场婚礼,以悲恸开始,却将以欢乐结束。
悲恸源于十字架上主耶稣的替罪受死,而欢乐源于我们这些蒙祂救赎之人身心灵的真实复活,在那场永恒的盛大婚礼中,不再有死亡,悲哀,哭泣,疼痛……相爱之人在上帝的大爱中必永不分离。因为,爱本是永不止息。
所以,如果问,走完婚姻第一个十年后,对第二个十年有何期待的话,我惟愿我俩在这段人生短暂客旅中,也在这场人生短暂婚姻中,努力同奔天路,同负使命,为着天家那场最完美的婚礼而预备自己的心灵……
就像上周教会主日敬拜时弟兄姊妹们所唱的:“你的马槽,使我生无家之想;你的再来,使我怀未见之乡。”
就像C·S·路易斯在去世前最后一本书里,谈到对永生和与亡妻相见的盼望:“那新天新地也是天与地,但与世上的天地不同。我们在基督里复活时,这新的天地将在我们中间升起,经过悠悠沉寂和黑暗,万鸟将齐唱,众水将奔流,光与影将绕经群山。我们的朋友会认得我们,笑着来迎……”
就像得救之后,不再为“碎镜”玷污的小加伊,不再为使命所差遣的小格尔达,两人在驯鹿、强盗女孩、还有其他朋友们的帮助下回到家。那时,他们已经成长为大人了。但他们惊讶地发现,玫瑰花依然在怒放,教堂的钟声依然在敲响,那本画册依然静静地在为谁等待,就像他们从来不曾离开。而老祖母依然眯着眼在颂读着《圣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能进天国。”他们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挽着手相视而笑。
我俩也在等待号角吹响、天使颂赞、身体复活的那一天,会成为最本真的小加伊和小格尔达,含笑着,走向上帝,也走向彼此。
哈爸闲谈1.我回到重庆了,是在凌晨两点多到家。早上小小哈一醒,我和哼妈还在睡梦中,小小哈就叫“爸爸”,白天也与我很亲近,让我妈妈都蛮“嫉妒”的。
2.从北京回重庆的路上,在机场买了一本《褚橙你也学不会》。看到“认真”两个字,一个老人认真的故事。褚时健75岁从监狱里出来,开始种植冰糖橙,12年后广为认知。这种认真体现在他的科学上、他的实验上、他的持之以恒上。他真的把自己变成一个农人,会用手去捏鸡屎,用鼻子闻,以便知道是否适合当肥料。这种较真、工匠精神是我们缺乏的。他现在绝对是一个种橙专家,而不只是一个企业家。或者说,他正是因为是专家才是成为一个企业家。
最温情的公众号:
经典绘本jingdianhuiben
阅读《冰雪女王》,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