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
2015/7/14 经典绘本

     哈爸的话这是我6月28日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父亲参与大会上的主题分享,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才德的妇人有什么“标配”。二是谁能得着才德的妇人?是讲丈夫如何带领妻子的。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大家好,我叫哈爸,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时说是大V店创始人,我还有职业是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

     最高的荣誉是:炫妻狂。在有老婆前,我叫余春林。你们去百度搜索余春林,啥也没有,有也不是我。

     有老婆后,我叫“哈哈”。有儿子后,我升级为“哈爸”。你们再去搜,这就有点啥了。所以说,男人得娶妻生子,这比股票升值还快。我老婆为什么叫我“哈哈”呢?我想找我当年的照片给大家看,可惜没找到。

    

     只找到了这张。这是汶川地震时在灾区拍的。这张照片里的我比较阳光灿烂,从灾区回来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所谓地震后遗症的缘故,我这个文艺青年就成了忧郁青年了。其实我的生活很平顺,但内心是很纠结的。纠结到什么地步呢?

     纠结到一直想“to be or not to be”,想“我为什么要活着”,想得死去活来,痛苦不堪。我内心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也找不到幸福的方法,那时我的认知是:人终有一死,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我”就不存在了,人死如灯灭嘛。那我的推理就是:既然“我”终将不存在,我现在何必这么努力。反正就一直在死啊痛苦啊幸福啊这些问题上打转,出不来,就特别忧郁。

    

     用哼妈的话说,仿佛我头上时时刻刻顶着一朵乌云。我那时头发也比较长。

     是基督信仰让我走出了死胡同,让我深信人是有灵魂的,肉体虽有死,但灵魂是永远存在的。但是呢,我还是不那么幸福快乐。上帝特别怜悯我,不仅把祂的独生爱子耶稣赐给我,也把哼妈赐给我。

     哼妈想了很多办法让我高兴,单单以名字来说,她就给我取过好些名字,比如“大年”“喜乐”等等。叫我喜乐好理解哈,就是希望我快乐嘛。为什么叫大年呢?喜庆啊,我也是大年三十出生的。但只有“哈哈”这个名字广为传播了,因为我笑都不是那种爽朗的开怀大笑,而是“哼哼”地笑。哼妈就说,你哈哈大笑嘛。然后她就干脆叫我“哈哈”。我就管她叫“哼哼”,我们就成了二十一世纪的“哼哈二将”。后来有了孩子,她也荣升为哼妈。讲到这里,大家会明白为什么我会被称为“炫妻狂”。

     没错哈,我就是来炫妻的。以我妻子哼妈为蓝本,讲讲“才德的妇人”。我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才德的妇人有什么标配。二是谁能得着才德的妇人?是讲丈夫如何带领妻子的。

     安慰者

     才德的妇人的第一个标配,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安慰者。我从一个忧郁痛苦的人变成还算一个快乐、一个叫“哈哈”的人,哼妈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做好一个安慰者不是简单给丈夫取个名字就够了的。

     男人一般在外面打拼,横冲直撞,有时难免受伤,不管是身体上的疲惫,还是心灵的沮丧。哼妈显然没有受过专业的按摩训练,但我很喜欢她给我按摩,其实就是这里捏捏,那里揉揉。

    

     我尤其喜欢她给我抓背,抓着抓着我就睡着了。当然,我确实不舒服的时候,她就会催促我就找专业按摩,或者让我去运动。

     如果说,身体上的疲惫我还可以找哼妈之外的人,那么心灵上的沮丧,基本上就是哼妈了。我想很多男人都是这样的吧,在外面都表现得很刚强。但往往刚强的东西容易受伤甚至是折断。或是天性或者尊严的缘故,男人一般不表现自己的脆弱,甚至在自己家里也是如此。而男人也是人,也有受伤的时候。自己舔伤口固然勇敢,但我们更多的是借着酒局、打牌、游戏来转移我们的情绪。

     我最开始也是这样。毕竟向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妻子表现自己的软弱,这样显得自己很不男人啊。我情愿自己看看书,或者干脆自己独自闷着,绝不开口透露自己的难处。但哼妈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我的情绪。然后她就会适时地来安慰我。有时是通过聊天,有时她其实什么也不说,我也不说什么,但我能够感受到她的安慰。

     我比较难过的时候,最为享受的是,我静坐在家里,然后哼妈捕捉到我的难过,她知道我什么时候需要聊天,什么时候需要安静,一般来说,除非我开口,她会知趣地安静。她不仅自己安静,也让家里安静,让小小哈早早睡觉,让妈妈关掉电视。她自己也不洗碗、洗衣或拖地这些会发出响声的、我看不到她在我眼前的家务。

     一般就是我坐在沙发上,她把熨衣架支在我眼前,然后拿出熨斗开始熨衣服。偶尔呢,给我端杯水,偶尔呢给我讲讲小小哈今天发生的趣事,但多数时间都是沉默,都是安静的。直到我开口。然后她就把东西一收拾,陪我坐在沙发上,开聊了。

     谋士

     哼妈不仅是我的安慰者,更是我的谋士。听到“谋士”,大家会想到谁?

    

     我想到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军师。在知乎网上有一个很火的问答,问诸葛亮为什么投奔落魄无比、而且名声也不好的刘备,而不是文韬武略的曹操?其实我更想问的是:为什么这么有谋略的,被称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自己不做主公,而称落魄无比的刘备为主公,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谁能回答一下我这个问题吗?

     我对历史根本没什么了解,我就猜测原因。而且我以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后来我查找相关的资料,与我的猜测基本一致:作为一个儒生,诸葛亮有强烈的正统观念,这一点,是他选择刘备的根本原因。刘备是刘氏宗亲,是靖王刘胜的后代,属于“正统”,而曹操属于“非正统”,是“乱臣贼子”。就更别说诸葛亮自己了。

     我当然不是来讨论历史问题的。我是借此来说家庭里的角色问题。我想说的是,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是帮助者,是谋士。这就是“正统”。不管丈夫有多糟糕,糟糕到像落魄无比的刘备;也不管女人有多好,好到像满有谋略的诸葛亮。

     哼妈也是当过家庭主公的,而不像现在这样安于做我的谋士。我也曾经落魄无比:几年前,我动不动就跳槽,职位不仅没有哼妈高,薪水还只有哼妈的三分之一。但哼妈并不开心,她的压力很大,尤其是我们买了房,怀了小孩后,她常常忧虑,甚至哭泣。她会觉得我这么不靠谱,没了她,这个家可以这么转啊,地球都没法转。

     所谓没了她,就是说她要生养小孩,她就不太好出去工作,或她觉得一孕傻三年,不会有原来那样的工作状态,她赚的钱不会那么多了。而我又不会赚钱,不仅不赚钱,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她把整个家都扛着自己肩上。我自己并没有落得清闲自在,而是受她的指责。看着她那么辛苦忧虑的样子,很心疼,觉得自己不是男人。后来因为小小哈的出生,也通过学习,她就放手了,她不再做家庭里的主公,不做一家之主了。

     然后她就发现她自己轻松无比,她原来忧虑的那些事,拿什么还房贷、养孩子,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她觉得我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我倒不觉得我变了,而是我们把角色弄对了。

     大家不要觉得当主公、当一家之主是多么爽的事情,可以发号施令。当一家之主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有一对很恩爱的夫妻,叫刘志雄和王爱君,他们是基督徒。我有一次听王爱君分享,她说她常常为她丈夫在神面前祷告。她一想到丈夫是一家之主,就战战兢兢。因为她知道神已经把一家之主的职分给了丈夫,丈夫做不做得好,要是要向神交差的。她很怕丈夫交不了差。我以为这是一副非常美的画面。妻子非常敬重丈夫一家之主的职分,顺服他,帮助他。而不是抢着要做一家之主,这真的不是什么好玩很爽的事情。

     哼妈从那以后,就特别满足于做我的谋士。我也常常寻求她的意见。我们是去年十月份从重庆举家搬迁到北京来创业的。举家搬迁哦。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而且创业九死一生,前途未卜。之前我就问她要不要到北京创业?她就噼里啪啦给我分析,她的意见非常中肯。我又问她要不要?她就说,你自己决定。

     她很清楚界限在哪里。她只是提供意见,而不是替我做决策。而我决定之后,她就满心顺服。于是我们就来北京了。来北京之后,其实我们的创业还算顺利,让我没想到的是这里的气候很糟糕,很冷,干燥,风大,柳絮多,雾霾严重,甚至还有沙尘暴。我看着她和小小哈非常不忍心,我就让他们回重庆,或者出去旅游。每次她们离开北京一周左右,我们就想她们想得不行,我就说你们回来吧。这样折腾了几回。他都让我做决定。

     总之,不管我是一个什么人,这辈子想要做什么,成为怎样的人,这样的大问题上,还是具体到我怎么做公众号,怎么写文章,怎么和家人朋友相处等等,我都寻求哼妈的意见。她的意见也总是中肯的,充满智慧的。

     贤内助

     前面讲了安慰者和谋士,才德的妇人的第三个标配是贤内助。

     作为贤内助,料理家务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哼妈很爱收拾家庭。可能一般丈夫都比较懒,不太爱收拾家庭。但奇怪的是,他们的要求还是蛮高的。所以,家里如果比较整洁干净,丈夫一般是很高兴的。关于料理家务,我就说一点,哼妈原本是一个不会炒菜的人。至少结婚两三年我就没看过她抄过什么菜。这不是说她不愿意做家务,而确实是原来没有学。炒菜一般就是我的事,但是她会把菜买好洗好甚至是切好摆放好,就等我下锅抄一下。后来因为创业,我中餐甚至晚餐都不在家。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她自己的饭怎么解决,后来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一直跟我的朋友们说,哼妈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在《南方周末》《新世纪周刊》《商界》《校长》做过,从年度优秀记者做到媒体管理层。如果她一直在职场上发展,我觉得她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女强人。但是她选择了做全职妈妈,而且做得很好,自己也很满足。

     我不是说小小哈以后就一定成功,一定优秀,那不是她也不是我能决定的。因为一个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太多的因素。我就觉得把小小哈交给哼妈非常放心,越来越放心。我很少看到哼妈冲小小哈生气或者失去耐心。这里都是爸爸妈妈,应该体验过孩子是非常磨人的,非常考验人的耐心的。小小哈当然也不另外。看到哼妈快快乐乐地给小小哈喂奶、喂饭、陪他玩、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给他洗澡洗衣、和他聊天、跟他讲道理。我看到她那么享受那么快乐,我就觉得她真是帮助了我,是一个贤内助。

     哼妈不仅料理家务,把小小哈照顾的很好,和老人,不管是我的爸爸妈妈,还是她妈妈,也有很好的关系。而其中最难相处的,可能就是婆媳关系了。我妈妈因为经历的缘故,觉得她身边的人都有亏待她,但是觉得这个小儿媳还不错,我从亲戚那里总是能听到我妈妈又怎么夸哼妈了。我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但我的爸爸妈妈比较是通过贬低而非鼓励的方式对待我们的。

     我妈妈也对哼妈说:我们家春林如何如何?哼妈就会半开玩笑地说:哎哟,你不要这样说我老公嘛。我老公很棒的。然后我就会看到我妈妈笑,是那种很开心的笑。

     老人贬低我们,其实并不是不爱我们,而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是我们期望的鼓励而已。听到哼妈这样夸我,他们其实很开心的。哼妈和他们的关系就会好起来。为什么?他们是一队的。我爸爸妈妈爱我,哼妈也爱我。他们在这一点上是志同道合的。如果你听到老人说你老公的不好,可千万被上当,别顺着他们的话,甚至一股脑地把你对你老公的不满告诉老公的爸爸妈妈。这样你很难与老人有很好的关系。如果你夸自己的老公,老人就知道你们的夫妻关系是很好的,就不太会插手你们的小家生活。

     如果老人知道你们的夫妻关系不好,他们就会插手,一般情况下就会越帮越忙,婆媳关系就越发不好。除了向老人夸他们的儿子外,哼妈还有一个做法,其实也不是做法,我觉得也有利于她和老人的关系,就是和老人尤其是和我妈妈感同身受。其实老人并不需要我们购买什么贵重的礼物。我有时候都很奇怪,哼妈为什么知道我妈妈哪里疼痛,哪里难受,哪里有需要,然后,与我妈妈感同身受。爱老人的孩子,与老人感同身受。最后才是技巧性的东西,毕竟婆媳难免有分歧。哼妈很懂得退让,也知道选择更好的时机和表达方式来表达。当然,哼妈自己也说她不是完美的,在和我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她也有亏欠。不过,不管从我妈妈,我自己看来,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上面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第一部分。接下来要分享的是第二部分:怎样才能得着这样才德的妇人。圣经里说:“得着贤妻的,是得着好处,也是蒙了耶和华的恩惠。”对我来说,能够娶到哼妈,我觉得是上帝给我的恩惠。所以说,哼妈不是我培养出来的。当然,我也做了一些努力,也好配得上帝赐给我的妻子。

     体恤

     我觉得丈夫首先要体恤妻子的软弱,与妻子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因为妻子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弱一些。

     那时我们刚刚结婚。我一门心思地想去读神学,刚刚在老家办完婚礼,回到重庆,然后我就去黑龙江一个很偏僻的半山腰上读神学。读了不到半个月,我就回来了。因为我和她电话沟通,她说她晚上害怕,睡不着,就放一把菜刀在床头柜上。其实她本来就不同意我去,我那时倔啊,她不同意我还是去。可是一听到她放把菜刀在枕头,我就回来了。那天深夜的电话,隔天我就启程回家,应该做了三四十个小时的火车。

     从那以后,我就对自己说,要和她一同承受生命之恩,不跟她分开。去年10月份我们举家到北京也这样,有些朋友劝我们,创业嘛,让我一个人先到北京打头阵,稳定了再让老婆孩子去。我不愿意跟哼妈分开,而且在创业的过程中,我需要哼妈这个谋士,这个军师。

     体恤妻子的软弱,最起码可以做到就是劳力。比如去超市、买米,或者去哪里玩,一般大包小包我拿。

     倾听

     还有一点呢,就是要倾听妻子。

     我一开始不懂得倾听,弄得她不高兴,我也郁闷。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段时间哼妈的抱怨非常多,那时她还在杂志社,因为总编这一段时间都在外地,她就要管理整个杂志社。然后就有一些同事不太配合她,弄得她很痛苦。她又不是那种在别人面前发飙的性格,所以回来就跟我诉苦。我呢,傻傻的,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说什么我就给她什么建议。但是她心情好像没有什么改变,甚至更加郁结。第二天从公司回来,还是诉苦,还是基本一样的问题。我就奇了怪,是我的建议不好使吗?然后我就给了另外的建议,哼妈还是没有什么改变。

     如此反复,后来哼妈就急了,就对我说,你好好听嘛。我就开始醒悟了。我原来还自以为聪明,能给出不少建议。发现建议不奏效,就绞尽脑汁想办法。原来不是这样的,原来她需要的只是我好好听,能与她感同身受,抱抱她就可以了。

     再后来,我编过一个文章标题,叫《夫妻相处的黄金十分钟》。标题是我取的,文章不是我的。后来这篇文章被到处转发,说的是一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回到家后不受妻子待见,妻子总是抱怨,而也觉得自己委屈,辛辛苦苦在外面赚钱,回来还看不到一个好脸色。然后就有一个老出租车司机对他说::“兄弟,以后回家无论多累,都要打起精神陪她聊聊天,不要多,十分钟就够了。”从此,年轻的出租车司机下班后就先陪妻子聊天,在厨房给他打打下手,不多久他就发现妻子越来越体贴。我也在心里跟自己较劲,就是每天不管多忙,都有一点时间和哼妈闲聊。如果平时有这样的闲聊,就不会出现大的矛盾。不少夫妻是等待有什么大事了才有沟通交流,然后就发现这样的沟通交流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反作用,越沟越不通。如果有做丈夫的问我,我一般就建议说,通过倾听,先解决妻子的心情,再来解决妻子的事情。其实,通常情况下,妻子的心情好了,就没什么事了。

     感恩

     再有呢,就是要感恩妻子的付出。做妻子的真的非常辛苦,不管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不管有没有老人或保姆带孩子,都很辛苦。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波士顿一家公司发布了一则非常苛刻的应聘广告,职位是“运营总监”,但这份工作十分辛苦劳累,没休假、没薪水、甚至没得觉睡。应聘者觉得这个职位太疯狂太残酷了,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职位。当面试官说,有数十亿人在做,另一个名称是妈妈时,大家都惊讶得说不出话了,充满感恩,流下眼泪。

     我们做丈夫的,如果能够看到妻子的付出,能做点家务自然很好,但这对妻子来说都不是必须的。你看到就可以,然后表达你的感恩。可是很多人往往连看都看不到。我也是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看不到,我现在要稍微好一些。我看不到小小哈长结实了,或者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我看不到衣服洗好。我看不到碗筷洗好。我看不到地板干净了。我看不到书架很整齐。因为我们会习惯,因为洗好的衣服都放在衣橱了,洗好的碗筷都放进橱柜了。我特别感恩的是,哼妈会提醒我看。就拿前几天来说,哼妈兴师动众把家里的一排墙柜的门都拆卸了,然后把小小哈的书和玩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这样小小哈就方便拿,也方便小小哈送书和玩具回家。我回家后刚坐下不久,哼妈指着墙柜和里面的书说:当当当当,看到了吗?我看到了,然后就说太棒了,以后小小哈可以养成好习惯。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幸运,妻子会提醒你去看。一个男的,在离婚之后终于发现,原来马桶是要经常刷洗的。原来照顾孩子,竟然要花费如此多的心力。因为离婚之后,他才发现他家的马桶总是劣迹斑斑。

     带领

     丈夫要承担的责任还有很多,比如要养家糊口。这一点大家都比较知道,就不多说,另外还很重要的是,要带领妻子进步,做妻子的带领者。

     很多全职妈妈会担心家庭经济问题,担心自己与社会脱轨,担心自己没事可做。哼妈也是全职妈妈,但她好像特别满足现状,没有这些担心。我觉得,这既是好事,也有不好的地方。毕竟一辈子很长,孩子会长大。她不可能一辈子做全职妈妈。我就跟她聊天,第一是让她知道她目前做全职妈妈,相夫教子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事情,是天职,是使命。这一点她很清楚。第二让她知道自己的恩赐,她自己的能力所在,她这辈子要做什么。我觉得她在与人聊家庭关系,编辑写作上非常有恩赐。我就劝她多聊多编多写。我有时都不是劝,而是逼了。然后她就会被我逼急。她知道自己能写,但不愿意写。为什么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她写伤了。因为她原来在媒体工作过,她总是被催稿,被逼着写作。再者呢,她现在也确实比较辛苦,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作。我现在不逼她了,但我坚信她的恩赐终将会发挥出来,能够帮助到更多人。

     我也会把一些好的东西尤其是书买给她。小小哈刚刚出生后,哼妈比较喜欢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用手机看一些综艺节目。然后我就把绘本推荐给她,她自己很喜欢,然后就带着小小哈一起看。我们现在也基本是这种模式,我买绘本,哼妈读给小小哈听。除此之外,我也会买一些亲子类、婚姻类、文学类和信仰类的书籍给她。现在网上的好内容,文章视频,也很多,我也会转发给她。

     最近我也在努力给她寻找人生教练。我希望哼妈有全面系统的成长,不管是在育儿上,婚姻上,还是在信仰上。我们找的是林为千和蒋佩蓉夫妇。这次他们夫妇回国,我们就去见他们,谈了一下。不过,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结果。

     总之,我很感恩,能娶到哼妈这样的女人,她真的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是我最得力的帮助者。我希望自己配得这样的妻子,这样才德的妇人,她是我的冠冕。“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的丈夫心里倚靠她。”

     谨以此次分享献给我的妻子哼妈——我生命中的才德妇人。

     回复“哼妈”、“哈爸”,或点击微信公众号“经典绘本”(jingdianhuiben)的菜单栏“哈爸哼妈”,可以查看哼妈和我写过的一些文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