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全职妈妈不上进?
2015/7/24 经典绘本
哈爸的话作者是重庆的叶子姐,她从小向往职场,有了孩子做了全职妈妈,给自己规划的时间也是3年——"等孩子3岁,我就去工"。不曾想生了三个孩子,后来又成了十个、更多给孩子的“妈妈”。从最初的沮丧、挣扎、别人的不理解,到享受当全职妈妈的过程,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并且有了一番自己的事业。谁说全职妈妈不上进?暑假了,她终于有时间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诺亚儿童之家。推荐关注。 诺亚儿童之家,就在叶子的家里。
10个孩子、2个授课老师(包括叶子)、1个保育老师、1名预备老师,以及很多爱孩子的义工,在这里一同走过这一年。
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支持、外教的无私付出,以及更多无法提及的点滴,是这些只拿几百元工资的老师们始终的感动。
这里的故事很美好,这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
我是一个全职太太,三个孩子的妈妈。第一个孩子降生时,我放弃了当大学老师的机会,因着明白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因着自己被外婆带大的童年经历,也因着身边全职妈妈的朋友的鼓励。我给自己的“全职妈妈时间表”是3年——等孩子3岁,我就去工作。然而,神给我的时间表似乎要长得多——10年。
其实,成为一名职场女性是我从前的愿望。不错的收入,独立干练的气质,令人艳羡的职位,成就带来的价值感,我喜欢这样的自画像。但是,这样的画像从我生下孩子开始,就被高高挂起。
成为当全职妈妈的前几年,当别人不理解一个硕士“不思进取”在家带孩子时,当曾经的同学觉得我这样太不值得时,特别是在教育孩子遇到挑战时,我就会陷入深深的挣扎。这样的挣扎伴随着第三个孩子在我腹中的隆起而结束——我知道我的职场梦彻彻底底地破灭了。而我也重新审视了当初的那张职场自画像:我是如此看重职场所带给我的世间的回报,而不是看神眼中工作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着上帝的恩典,我越来越看到养育儿女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那永恒的回报。
在这十年中,由一开始因着沮丧、挣扎、别人的不理解,很多时候想放弃,到开始学着本着圣经的原则正确地教养孩子。这一路,看了很多亲子书籍,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我越来越享受当全职妈妈的过程,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
曾经在大学嘲笑那些全职妈妈的我,就这样彻彻底底成为一个全职妈妈,而这一切真是出于上帝奇妙的工作。
二
如果没有上帝的带领,我生命的河流不会导向今天的水域。
之所以有开幼儿园的想法,要从我的大儿子说起。
大儿子3岁左右的时候,因为我的软弱,被我迫不及待地送到了幼儿园。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哭,我很想和老师沟通,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可老师给我的回答是:“没事没事,哭一段时间就好了。”这样的回答让我很难过,他们不愿意了解孩子的感受来帮助孩子。后来也会听到老师时常夸奖孩子,但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却是你如果乖老师就爱你——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爱是有条件的。如此种种让我发现幼儿园的理念与我认为正确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他们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与品格,他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人来对待,我认为这样的教育已经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可是因为我的软弱,孩子还是在那所幼儿园进出了3年,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直到今日我们还在面对孩子上这所幼儿园带来的种种品格上的问题,以及需要花更多的功夫来弥补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后来,大儿子将进入学前班,想到他就这样早早地进入“一年级预科班”,我选择让他回家。在这一年里,我陪伴他玩耍学习,根据他的兴趣因势利导,比如他有一段时间对文字特别感兴趣,于是把大量的书和报纸给他,教他识字,结果半年不到,他就几乎可以独立阅读了。无论是学习的质量,还是主动式学习的愉悦感受,都是上学前班完全不能达到的。于是我开始萌生开幼儿园的想法,并且越来越坚定。
这时,我结识了一位朋友,他非常地想投资幼儿教育,也非常认同我的想法。于是在他的支持下,我们去北京、成都等地参观了一些大型的幼儿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托管中心“诺亚方舟”的名字也在这时诞生,因为在圣经里,上帝看到人类的罪恶用洪水毁灭世界,却用方舟保护敬畏神的诺亚一家,并以彩虹与人类立约——我们希望我们的托管中心能将上帝的爱传递给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
伴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呱呱坠地,我想,托管中心将很快就会成立,然而,神却需要我预备更多。
三
我发现我又意外怀孕了。
当时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以及其他的种种情况,以世界的标准来看这是一个不应该要的孩子,但因着神的恩典,因为这样的生命是神看为宝贵的,经历了很多的挣扎后,我们决定生下这个孩子。
但这个孩子的到来却让开办托管中心的事情又延后了,甚至不知何日才可以开始。
如今回过头来看,神的美意如此清晰——祂让我在爱心和耐心上更加地成长。以前有一个孩子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很有爱心,但现在有了三个孩子之后,才知道自己爱心上面的缺乏。越觉得自己缺乏,越认识上帝的爱,成为我爱的源头。同时,祂也让我更加看清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个的过程里,看到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第一个孩子没有去上公立学校。直到老三2岁,老二4岁,我都没有让他们去上幼儿园,因为在养育他们的过程里,我真是和他们成长,也学到很多很多宝贵的育儿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当面对别人不理解的目光,当孩子们不顺服的时候,也会想到放弃、退缩,但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开始反思,身为一位妈妈,我是否在祂赐给我的产业上作忠心良善的管家呢?于是我开始在孩子的教育上更加地用心,我开始像幼儿园一样地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表,也把这两个孩子作为我的学生来上课。
这样大概持续了几个月,我遇到了另外一位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的妈妈,就是我的好搭档,诺亚之家其中一位老师多多妈妈。就这样因着共同的信仰和孩子教育的缘故,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开始尝试每周三在我家一起给孩子们上课。这样坚持了约一年,虽然我们之间也会磕磕碰碰,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可是靠着上帝的恩典,我们都从不成熟开始变得成熟,也从有冲突开始变得默契。
一年后,小区里熟识我的两位妈妈开始鼓励我开始这样的托管中心,就这样,在大家的商量下,我们尝试着在我们家开始了诺亚儿童之家,最初就有了6个孩子(包括我们老师们的孩子),到现在已经有10个孩子了。
四
这一路,有时会因为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想到放弃,当我翻开出埃及记,看到上帝对摩西的呼召,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也在上帝面前悔改。《出埃及记》中耶和华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在中国,在幼儿园的孩子没有爱,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使孩子们的性格从小就被扭曲,所有的家庭和孩子在这个世界的权势下面,从小受辖制,没有自由,就正如以色列人在埃及被奴役一样。看到摩西对上帝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这正是我心里的呼求,我这样的人怎么配去做这样的事呢?上帝说:“我必与你同在;你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之后,你们必在这山上侍奉我,这就是我打发你去的证据。”看到这样的经文我很受鼓励,在他的应许上重新得力。
尽管我们是这样的不成熟、缺乏,在服侍孩子上同工上都需要在谦卑和爱上更多的成长,但是因着上帝的恩典,因着从上帝而来的爱,看到孩子们身量、智慧、品格上的成长,这让我们当老师的备受鼓励。有的孩子再没有对幼儿园的恐惧,有的开始学会分享,有的开始爱自己的妹妹,有的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开始不挑食,有的开始照顾别人,有的开始帮助爸爸妈妈……看到孩子们在这里一点一滴的改变,听爸爸妈妈说孩子在家里的一点一滴的改变,我们都为之鼓舞。而孩子们对这里的喜爱也让我们欣慰,他们每天都很想来,连生病都不想缺课,周末都想来。这里也因着他们,日渐美丽动人起来。
感谢上帝,一切都是他的恩典,愿我们诺亚之家真的能像诺亚方舟一样,把爱带给更多的孩子,把祝福带给更多的家庭!
回复“全职妈妈”查看专题系列文章。
哈爸闲谈1.昨天傍晚和哼妈带着小小哈在小区玩。就和她聊天,后来她就笑着说:与其说是你陪我聊天,还不如说是我陪你聊天。我可真实你的知心朋友啊。哈哈。
2.早上在路上,就发了一个感慨,说我在诸多的事情都愿意听哼妈的意见,与她同行,包括这次十个城市的见面,我也是带着哼妈和小小哈。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好的,我还以为自豪。只是心里有声音,也要依靠圣灵行事,圣灵愿意做我们随时的帮助。
3.明天和后天都要去参加课堂或者讲座,开启学习模式。昨天我也对我和哼妈这几年的文字做了一下梳理,从新开始。
4.哼妈又跟我说最近小小哈发生了很多第一次。“你能感受到小小小哈第一次的激动心情吗?”我只能老实交待。我想这是辛苦的全职妈妈才能感受到,是一种回报吧。我跟小小哈也自有乐趣,每天下班吃饭后,与他疯玩一两个小时。
微信公众号:
经典绘本jingdianhuiben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口,致力于家庭关系建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