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妈随笔|初为人母的那一条弯路
2016/4/16 经典绘本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哼妈说”(ID:hengmashuo)

     小哈昨晚尿床了三次,从他的小床尿到了我们的大床。我知道是因为他晚餐吃了很多蕃茄,晚餐后又喝了很多水,蕃茄是利尿的——我快速地换下床单,哄他睡下。

     三年了。回想起三年前自己如何懵懂,又多么勤奋。

     从怀胎开始,我就开始自学为人母。看了很多书,聆听了多方教诲,从腹部渐隆,我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缘由,了解腹内生长的状态。为生产的那一刻,我几乎背下所有顺产的细节程序,包括呼吸口法。

     可是,最后,我却被推上了手术台——过了预产期半个月,打了两天催产针,孩子没有丝毫要出生的迹象。

     我就是带着对剖腹产的一无所知躺到了手术台上——连孩子到来的方式都不在我的掌握中,何况日后?我被上了一课。

     当小哈躺到我身边,开始允吸我的第一口乳汁开始,实际上,我也开始踏上了初为人母的第一条弯路。

     我说过,我算勤奋,看看我家与日俱增的育儿书籍就知道。看了许多关于新生儿喂养的书,也向其他妈妈讨教了各种喂养方式,泥沙俱下之下,我大浪淘沙,选定了一种叫“按时喂养”的喂养方式——每固定间隔时间给孩子喂奶,即使孩子在沉睡,也要叫醒喂养。无论书籍还是其他妈妈的实践,都反馈这种方式既能让大人得到休息,孩子也能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喂养成果也大多是孩子胖嘟嘟的。

     然而,不到两天,我就被棒喝。小哈不接受这种方式,他不喜欢被无故弄醒,他有他自己饥饿的时间,他用他持续的哭泣抗议我们给他的“最好的喂养方式”——没错,一出生8斤3两,出院医嘱上标注的“巨大儿”,饿得比其他孩子快,而我的母乳量也还处于和他的磨合期内。

     我不得不调整,从按时喂养跳到了按需喂养,我想我该好好研究我的孩子,而不只是书本了,或者他人经验——我是在教养孩子,而不是践行教条。

     所以,虽然有一些书籍和一些声音支持“婴儿要少抱”,当我看着小哈在我怀里安眠,我便决定抛开这些知识,凭着我做母亲的本能,选择了多多地抱小哈——一个人渴望被拥抱,会有什么错?如果他需要将拥抱作为爱他的方式,我为什么不能给?怕他秥大人?难道我希望他成为冷漠孤僻的孩子?这样的独立自主我认为不是一个婴儿该培养的。

     我依旧会看一些育儿书籍,依旧会聆听一些意见,依旧会勤奋百度,但是,这些,都只是“仅供参考”。我更加依赖的,是我对小哈的细致了解,我母爱的本能,还有仰望交托。

     断奶,是一个挑战。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一个事实:断奶是一件大事。有建议我将孩子送到老人处断奶的,有建议我独自外出旅游断奶的,而且大都是成功的案例。

     我没有接受——如果断奶对孩子来说如此痛苦重大,为什么还要让他承受离母之痛?为什么在他遇到生命第一道坎的时候我却不与他共进退?

     断奶是有一些很明确的时间表的,可我固执己见——我断奶的唯一依据,是喂奶对小哈的成长呈现不利,我才会选择断奶。

     4个月,小哈开始尝试辅食,6个月,辅食增加,母乳继续——我查考的资料让我认识到:6个月以后的母乳不是没有营养,而是单靠母乳已经不满足日益生长的孩子的需要。

     1岁,小哈白天正常吃饭,只有早晚夜间喝母乳。

     1岁半,我发现夜间嗜乳让小哈睡眠不好,有一天,他站在我面前,我问他:宝宝,以后晚上不喝妈妈的奶了,好不好?都没让我给他理由,小哈就点点头同意了。那天晚上,他就没再吃奶——没有挣扎,没有纠结,就这么发生了。

     1岁8个月,小哈越来越早地醒来,甚至凌晨三四点就会醒,吃完奶再睡。我觉得吃奶影响他的睡眠了。于是再次和他商量,同样,他也没让我给理由,点头同意了。就在那一刻,小哈彻底断奶了。连反复都没有。

     与其说,断奶是大人的事,但于小哈而言,不如说那是他自己的事,一件他自己决定的极其普通的事。

     从喂奶到断奶,我绕了一些弯路,好在,没绕得太远。

     今天,我将小哈断奶这件都算不上事儿的“事件”写出来,并不是给在断奶路上摸索的妈妈们提供一种方法——不,绝不是!适合小哈的,不一定适合其他孩子。

     孩子的一生,有无数次的“断奶”,这第一次,只是为让我们探索那条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断奶之路”。

     这世上,有真理,适用万人,而育儿技巧,教子“小学”,却因人而异。

     为人父母的道路,本就是一条盘亘着许多教训的弯道,踏上这条路,注定会有遗憾,有反思,以及,无以言说的愧疚。于是,经由这些弯道,我们勤勉精进,我们克服己身,为了不负我们被放置在弯道上的美意,我们最终成长为那个更好的父母,去收获孩子这份从天而赐的产业。

     所以,我感谢我所走过的每一道弯路,促我成长,更让我见识恩典!

    

     长按二维码关注,每周二、周五看哼妈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哼妈,来自公众号“哼妈说”(ID:hengmashuo)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