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要付出多少,才能撑起一个家
2016/5/8 经典绘本
最近看了一篇很火的文章叫《男人赚多少钱可以撑起一个家》,看完之后特别有感触,这也让我想起了我们身边的一位男性朋友,也是出了名的模范丈夫,入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当得了奶爸打得过流氓。对老婆体贴入微,偶尔还上演一些浪漫桥段。
有次老婆莫名其妙发火,他气得甩门而出,半小时不到,又匆匆往家里赶。朋友就觉得他太奴性,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冷落老婆一下怎么了!
我那朋友笑了,说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话: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孩儿她妈才是。
我对朋友的话真是深以为然。

家务大多数都是女人在做
朋友说,其实他们家的家务活,大多数还是老婆在做。他一忙工作,就顾不上家,洗衣做饭拖地买油买米买醋等等乱七八糟的活儿,老婆一人承担。他是周末才偶尔帮家里做一点,跟老婆做的相比,真的是九牛一毛。
身边的很多家庭,确实都是女人承包了大部分家务,有时候是心疼男人太累,有时候是怕男人做得不好,有时候完全就是习惯了。
有的男人还主动做一点家务,有的干脆就当甩手掌柜,油瓶倒了都不扶。家是两个人的家,家务却基本上是女人一个人的。
所以,当你在外面辛苦一天回到家,看到家里窗明几净,饭菜飘香,请一定记得,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那个爱着你的女人在默默付出。不管她是全职主妇还是职场女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与家务活打交道,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正是女人的默默付出,才让家始终保持干净。

人情往来大多数是女人在操心
有位亲戚,在单位是领导,属于特别能叱咤风云的那一种。可是家里一来客人,他就傻眼了,就得打电话把老婆找回家,做一桌子好菜,招待客人。
他也会做饭,也并不懒,常常帮老婆打下手,但老婆不在家,他就觉得这客不知道怎么待。如果老婆出门,实在回不来,那就只能到饭馆,或者一脸无奈地对客人说,老婆不在家,下次再请你们吃饭。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他一个人,很多男人都这样,号称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是来了客人还是离不开女主人。
还有位朋友,每天忙工作,家里的事儿很少管,到哪家送礼,拿多少钱,过年过节给父母拿什么东西,全是老婆操心。
甚至他母亲生病,也是她老婆在医院照顾得更多一些,因为他要上班啊,老婆心疼他,母亲也心疼他,最后,照顾老人的重担只好落在老婆身上。
后来母亲出院,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住在他家。吃喝拉撒还是老婆在照顾,虽然偶尔也有怨言,也会为这事儿不爽,但说几句发泄一下情绪以后,该怎样还是怎样。
身边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大多数都是女人在照顾父母,在负责亲戚朋友间的人情往来。很累,很操心,不管她们是心甘情愿,还是心有怨言,都实实在在去做了,维持了一个家庭与社会的连接。

孩子是女人生女人照顾
朋友说,他老婆怀孕的时候,没日没夜地吐,连喝口水都是奢侈。那时候他看着特别心疼,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难受。
后来生产时,又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老婆在产房里撕心裂肺地叫,朋友就在外面哭。孩子出生后,亲戚们都忙着去看孩子,只有他在外面一直等着老婆出来,确定老婆安全后,才去看孩子一眼。
但即使他这么心疼老婆,有些事情,还是无能为力。孩子半夜哭闹,喂奶的永远是老婆,换尿布的也永远是老婆。一晚上醒无数次,即使在月子里也从来没有睡过好觉。他要上班,老婆心疼他,就让他睡到另外一个房间。
后来孩子大一点,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帮忙带,老婆只好放弃很有潜力的工作,在家专心带孩子。那些日子,她体重一直下降,生产后的虚胖,不到半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比结婚前还要瘦。
孩子再大一点后,送到托儿所,老婆又重回职场,但每个周末送孩子到兴趣班,每天晚上检察孩子作业,陪孩子玩耍,大多数还是老婆在做。他偶尔也做,但跟老婆做得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同样在职场打拼,女人出了职场,立即投入了家庭大战,家务孩子样样都得照顾好,更别提怀孕的辛苦,生产的艰难,她们真的比男人付出了更多。

女人也要挣钱养家
曾经有一句很煽情的话,叫作“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这句话,温暖了多少女人的心。
可是这个时代,房子那么贵,奶粉那么贵,指望男人一个人挣钱,经济压力真的很大。更何况女人要独立,不想太依赖男人,于是女人也开始在职场打拼,哪怕做了全职妈妈的女人,也会想办法做兼职补贴家用。
看看我们周围的很多朋友,即使在临产前一天,也依然在公司忙碌,坐月子期间也遥控指挥,什么事儿都没有耽误。
挣钱养家已经成了女人肩上的责任,她们和男人一起,撑起了家庭经济的半壁江山。
撑起一个家庭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家务,人情往来,柴米油盐,孩子,钱财。这几样,每一种女人都默默地顶了起来,而男人做的那么有限,不说生孩子这个天生的短板,就是家务,人情往来,柴米油盐这些事情上,男人做的也远远没有女人多。
所以朋友才说,女人早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她们用不算强壮的肩膀,撑起了家里的每一角。
作为男人,要做的,只能是更多地融入家庭中,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女人一起撑起家庭的大厦。不然,或许某一天,你会沦为家庭的边缘人。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订阅号成长树,成长树是致力于2-12岁儿童成长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为百万用户提供育儿资讯、教育理念、适龄商品、活动信息,微信号:chengzhangshu9。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