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前行的背影,你只需说声“一路小心”
2016/7/1 经典绘本

     转自公众号: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

     (ID: xinlishudaozixun)

     我走过你来时的路

     看过你来时的风景

     我想为你斩断荆棘

     你捂着伤口说我不懂

     ◆◆ ◆

     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当你回头细数走过的路,有多少是平坦而芳香四溢的,有多少是杂草丛生、泥泞满布的,我相信一定有些路是让你愉悦而庆幸的,但也一定有一些是你后悔当初不听劝的,或许根本就是那个咬着牙说不后悔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在人生的交叉路口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谁也不曾预料人生的下一个拐角处有着怎样的风景。

     假若有个人就站在路口告诉你,那条路不好走,那条路太苦,你会作何选择?

    

     大概每一对父母都是那个曾经坚持走过而又站回在路口的那个人吧,我也是,而且曾经无数次地站在女儿一个个要通过的路口,不厌其烦地进行着拦截与诱导。

     直到有一天,女儿说,该走的弯路一个也少不了,只有自己真正体验到了,才知道下面的路该怎么走。父母就是说上一百遍也没用,因为她只听到了一遍,其它的她说早就自动屏蔽了。

     但女儿也会笑着说,其实也幸亏有了那一百遍,它就像一颗颗美丽的种子,根植在她心里,不知什么时候就发芽开花了。

     我不止一次的告诉女儿,那些该说的我还是会说,因为这就是我这个当妈的责任,女儿倒也不抵触,只是会立马跟我交代:”那你就不要奢望立即见效,马上验收!“后来,每次我说那些我以为的经验之谈时,她总是调侃道:“呵呵,又种种子呢!”有时候说的多了,她也会表现的不耐烦,说她知道我要说什么,不用时刻去灌输这些给她洗脑。我想,一个当妈的心孩子或许就是很难理解。

    

     直到有一天女儿突然顿悟到什么,她很开心并娇羞地跑过来使劲地抱着你说:“妈妈妈妈,你种的种子开花了,我明白了,我知道了!谢谢你以前给我种的种子……”我虽然嘴上说着什么姜还是老的辣之类的得意之词,但是心里也开始渐渐明朗——很多事急不得!

     很久之前看过张爱玲写过的一篇文章叫《非走不可的弯路》。她说她站在青春的路口,她的母亲拦住她说,此路走不得,我以前走过。她不信,觉得母亲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自己为什么不能?于是她坚持走上那条路,母亲只好叹息一声,说了一句:“一路小心”

     当她真的走上那条路时,发现母亲没有骗她,这条路真的难走。最后当她拼了命努力,一路坚持,终于走出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年轻人正站在自己当年的路口,她忍不住像母亲那样喊:“那路走不得。” 年轻人跟当年的她一样,非走不可,于是她也道一句:“一路小心…… !”

    

     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扮演着“过来人”患着“拦路癖”, 听着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一句:“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你能走,为什么我不能!”,望着孩子满眼的憧憬与无惧,我们是轻蔑还是尊重?

     女儿曾率真而倔强地说:“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是啊,所有的挫折,所有的苦不都是开启人生智慧莲花的淤泥吗?水清而无鱼,我们为什么总要让它清水一潭呢?

     人性的发展从来不会因为长者的经历,而断送掉自己成长的过程,那是成长的规律,也是自然的法则。你有你的期待,我有我的成长,青春从来不因劝告而停止前行,而且还该鼓励我们的孩子去走那些少有人走的路,去开辟他(她)自己独特的人生。

     加拿大影片<<第十层地狱>>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就是成长的感觉,你完全放手任其自由放飞,你不知道他她会不会摔成碎片,还是会安全着陆,你只能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尽量别让他她摔着......”

    

     长长的路,慢慢走,也慢慢等,所有的生命都只是为了体验当下而来,我们只有全然地去经历、去体验、去享受,去允许一切的发生,也允许一切的结束。

     或许,分离是最美的祝福,放手才是最大的呵护!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路口,让他(她)带着我们的爱与叮咛,还有祝福上路,望着他(她)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转弯处,默默地祝福他(她):“一路小心!”

    

     授权转自初心客厅心理疏导平台:联合国际心理协会,汇聚顶尖心理学专家顾问和优秀咨询师团队,面向全人类的心理健康服务,打造“线上疏导、线下咨询”服务平台。微信号xinlishudaozixu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