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我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
2016/8/23 哈爸哼妈
2016年8月21日,郎平带领中国女排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对她的褒奖赞美在朋友圈扑面而来。不久前,人们还说拿着美国绿卡的她是“叛徒”、“汉奸”……但郎平说:“人们怎么称呼我,怎么看我,那是他们的事。”
我更关心的是:郎平为什么能再次赢得辉煌?一个人一生中能赢得一次成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为什么她能再次?32年前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赢得奥运冠军;32年后,作为主教练再一次率队夺冠。
前不久,出版社让我为俞敏洪老师关于创业的新书写一篇文章,所以有幸先看这本书的电子版,里面有一个章节特别触动我《每个人的生命需要的是突破,在突破》,每个生命都需要走出舒适区。
俞老师有两次走出舒适区,第一次走出的舒适区是在北大当老师,为此创办了新东方;第二次是2014年和盛希泰先生一起创办“洪泰基金”。新东方无疑是俞老师辉煌的成就,洪泰基金虽然还不到两年,但成绩斐然。
郎平自传《激情岁月》,也纪录了她是如何走出舒适区的。
1986年,作为队员的郎平正式退役。在北师大学了半年英语后,郎平在1987年4月离开北京,自费到美国选学了体育管理。她在自传里有讲述出去的理由:
“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
到了美国后,她先是住在洛杉矶的华人朋友何吉家,人家给她吃的,给她买衣服,车也给她用。虽然心里落差很大,但是她还是觉得太舒适,“于是我决定离开华人比较集中的洛杉矶,去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因为不想老生活在他们的庇护之下。”
到了墨西哥州后,为了独自自给,她给大学排球队做助教,假期同时给十个夏令营做教练,陪着哄着那些孩子。为了省钱,她不愿意去食堂或麦当劳,而是自己做三明治,“一顿快餐的钱,我可以吃一个星期。吃到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
为了赚学费,她为钱打球,第一天训练活动太猛就把肌肉拉伤,但第二天照样比赛,后来右膝关节受伤严重还扭了脚,伤还没好先吃几片止疼药就咬牙上场。比赛前,先让医生把软骨里的积液抽出来,打完比赛再抽。
她说:“没办法,多痛苦、多麻烦,我也得坚持。你拿人家的钱,干不了也得干,我真是卖命地打。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是我生平第一次为钱打球。”而这个时候,她那些老队友,大都是处长、主任级干部,可她还是个穷学生,笑称自己是“国际农民”。
因为这段为钱打球的工作经历,郎平在美国办了绿卡,是工作签证。与此同时,她更是以560份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1995年,郎平应邀回国执教。
“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如今,她的第二次起航有了辉煌的终点。她还会把自己看成一无所有,走出舒适区,再次起航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甚至是多个舒适区,都需要突破。对我来说,不与人交流,自己看看书很舒适,但我知道若不突破自己的社交障碍就很难获得成绩。对于怎么做公众号,如果我还和原来一样,转载别人的文章也很容易,但我还是选择每天写一篇文章,虽然比较难,而且一些人还不待见我所写的。包括大V店,现在也有一点成绩,如果不突破也难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优秀是卓越的公敌。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都需要走出舒适区,“突破再突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哈爸哼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