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年的8个养生诀窍
2015/8/21 陆家易健康

    

     问:如何每天都收到这么好的文章呢?

     答: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就可以了!

     随着人们对自身体质的逐渐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但又苦于工作做太累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实现养生这个目标。其实,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养生,比如一把梳子,一个勺子,甚至自己的手都是很好的养生工具哦!今天小微带您看一看在中国流传千年的养肾诀窍。

     1.背宜常捶阳气旺

    

     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增强经络系统的功能,改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还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不过,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捶背须谨慎。

     2.经常梳头脑神通

    

     孙思邈说:“梳头可以使身体愉泽,面色光辉,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两手五指分开并屈指伸入头发间,从前额沿头顶至后脑循环往复按搓头部,每次梳头十次至百次。动作轻柔,或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100次,可以疏通头部经络。常梳头可刺激头部经络,引气血下行,有助于缓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又能引气血上行,治疗脑供血不足。

     3.面宜多擦气血平

    

     经络系统中很多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这样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还可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状况。

     4.目宜常运眼不花

    

     眼球转动,中医称为运睛。闭上眼睛,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睁开眼睛即可。眼球转动时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做2—4个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做能年老目明、看事物清晰。

     5.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做腹部按摩有利于消化。仰卧在床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后叠加在一起,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照小圈、中圈和大圈的轮廓,各按摩12次。这样能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

     6.谷道常提防痔疮

    

     谷道指肛门,平时有意识提肛门,可防痔疮、肛裂等疾病。站立或躺在床上均可,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起并紧缩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停顿一下,再放松、呼气。反复做5—7次。

     7.肢体常摇筋骨壮

    

     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胳膊,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再换一只胳膊按同样方法轮转,各20次;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快要伸直时,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5次后,再换右脚做。此方法能舒展四肢关节,对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具有益处。

     8.足心常擦心清净

    

     泡洗双脚后,用右手握住右脚趾,用左手摩擦右脚的涌泉穴及附近的足心,直到足心发热为止。再将足趾稍稍转动,然后放开双脚,向上、向后尽量翘起足趾,再收缩足趾,像这样反复做10次。右脚着地之后,换左脚。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降虚火,缓解头昏、头痛、目眩、咽痛,还可缓解失眠及足部萎缩、麻木等。

     好了这8招养生诀窍您学会了吗?十说九做可是不如十做九说哦~赶快行动起来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陆家易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