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警惕“月饼病” 三类人千万要少吃
2015/9/27 陆家易健康

    

     问:如何每天都收到这么好的文章呢?

     答: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就可以了!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节必食之品。但是月饼属于高脂、高糖、高热量和难消化的食物,对于已患有消化功能疾病或者胃肠功能薄弱的人而言,多吃月饼易引发消化不良的各种症状。

    

     中秋佳节警惕“月饼病” 三类人千万要少吃

     传统月饼高糖高油易致消化不良

     一个中等大小的月饼所含热量超过两碗米饭,脂肪量可相当于6杯全脂牛奶。

     我们常吃的广式月饼俗称为油皮月饼,外皮一般是用食用油调和而成,过多油脂是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另一种比较流行的是冰皮月饼,通常用糯米做皮,制作完后直接冷藏,糯米粘性大,经过冷藏后味道更佳,消化却更难了。

     从月饼馅料来看,南方有肉、蛋黄等,北方则以豆沙、莲蓉占多数,无论哪一种都是高脂高糖,无形中也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对于消化功能不佳的人而言,多吃月饼,可能引起胃动力减弱,而导致机械性消化不良。而月饼其本身高脂高糖高能量的成分又可能消耗过多消化酶,从而引发化学性消化不良,一段时间内大量进食,更会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三类人应少吃月饼

     进入九月以来,因进食月饼引发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去医院就医的患者明显增多。部分特殊人群应更加重视食月饼而引发的消化不良:

     婴幼儿: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消化器官十分娇嫩、脆弱,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实用月饼易引起腹泻。

     老年人:老年人肌体器官衰老,因此消化吸收能力不如年轻人,多食月饼一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化学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消化道疾病者:胃肠功能患有基础病症,诸如胰腺炎、胆石症、慢性胆囊炎等患者,体内消化液分泌紊乱或不足,遇上月饼这类不宜消化的食物无形中增加了胃肠的负担,促使不适症状加重。

     适当服用药物改善症状

     消化不良根据病因的不同,一般分为机械性消化不良和化学性消化不良。前者主要是由于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的,建议服用改善胃动力的药物。而化学性消化不良是指胆汁缺乏或消化酶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腹胀为主,伴有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早饱嗳气,脂肪泻等症状。

     上海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袁耀宗提醒,临床上常遇到化学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吃了大量月饼之后出现不适,这类人群可通过服用促消化酶分泌的药物改善症状,“因为这类药物一般含有促胆汁分泌成份阿嗪米特,及可快速消除腹胀的二甲硅油,对腹胀、腹痛、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很有效”。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古往今来,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月饼早已成为了人们祥和团圆美好愿望的寄托,传统固然需要传承,只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就古代而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举头望明月”的同时,不妨也要学会科学健康地吃月饼!

     巧吃月饼助消化

     月饼要和茶搭配。月饼自古与茶是黄金搭档,比如浓度合适的清淡绿茶或花茶。月饼普遍甜腻,略带甘洌的清茶不仅能够从口未上与之综合,也可起到具有提神、止渴、除异味、解油腻、助消化作用的作业。爱吃月饼一族不妨搭配而食。

     月饼要吃对时间。月饼也选择中午或下午当作点心吃,适当补充能量。尽量避免在把月饼当早餐,因为大部分月饼较甜腻,如果早上醒来空腹吃月饼,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反酸,即使健康人群也应饭后一段时间,半空腹状态下将月饼分切进食,不至给肠胃增添负担。

     月饼搭配当季水果。秋季正当丰收之时,时令水果丰富,可多选择黄橙色、酸味水果,如柚子、奇异果、番石榴、橙子等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代谢,与月饼搭配相得益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陆家易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