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2016/1/13 陆家易健康

    

     关注我们,让您可以每天收获健康、财富和爱!

    

     寒冷的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不时听到街坊邻居,有人发病住院,轻者影响健康,重者危及生命。因此,中老年人一定不要麻痹大意,一定要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症状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胸闷、心悸不宁、心慌气短;心率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

     维生素C有助于防止心肌梗死

     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有助于防止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特别是在冬季。

     研究分析后发现,给病人每日额外服用60毫克维生素C,可使其血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使心肌缺血的危险性减少10%;另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C水平低下,可增加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生。

     在冬季疾病死亡数字比其它季节高出30%左右,增加的死亡者中大多数死因为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呼吸道疾病。专家认为,冬季维生素C水平低下,是诱发疾病而致死的原因之一。

     维生素C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物质,参与机体的生理氧化还原过程,是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而且具有抗感染的作用。其道理是:呼吸道感染(冬季更常见)可增加血液凝集,从而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发生。

     动物实验表明,动物受冷刺激后,肾上腺肥大,体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而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缓解这一变化。此外,从豚鼠的实验得知,在冬季,维生素C营养水平高,豚鼠对低温环境的耐受力增强,适应过程也较快。

     所以,为了提高中老年人抵御寒冷的能力,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病的发生,冬季应多食鲜枣、柚子、柿子、柑桔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及绿叶蔬菜。

     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和有中风先兆症状者,在冬季应口服维生素 C片剂,一日三次,每次100毫克。另外,中老年人冬季应多吃含蛋白质较高的食品,如豆类、瘦肉、鲜鱼、蛋类、奶等,以增加热量,增强免疫力。

     血脑血管疾病冬季高发及应对策略

     原因一气温低

     寒冷,常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

    

     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 10 ℃,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 7%。

     应对策略

     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

     原因二血压波动大

     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等,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

     应对策略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

     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还有,避免情绪波动。

     原因三血胆固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

    

     在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应对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

     原因四维生素 D 下降

     研究表明,冬季体内维生素 D 水平会有所下降。

     不少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 D 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应对策略

     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有阳光照射时,多出去走走。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如海鱼。

     原因五体力活动减少

     天冷,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再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应对策略

     适度运动。适度的意思是,要动起来,但也不要动到心肺承受不了的地步。做点家务活儿,也算是轻量级的活动。

     原因六空气污染

     空气中 PM 2.5 等污染物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发心脏病。

     PM 2.5 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冬季 PM 10 和 PM 2.5 水平明显升高。

     另外,雾霾天的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浓度也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从事室外活动较容易缺氧。

     应对策略

     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还是减少户外活动。如非外出不可,应戴上防霾口罩。

     原因七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

     应对策略

     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

     【健康热线】010-8586-2818

     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健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陆家易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