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中医 ? 五行、八纲那些事
2016/1/22 陆家易健康

    

     关注我们,让您可以每天收获健康、财富和爱!

    

     中医专有名词中的——虚与实

     其实从字面解释,就很清楚,虚,就是没有东西,实就是有东西。怎么应用到人体上面呢?我们会经常说到这个人脾虚,这个人肾虚,这就是虚到了,就是本来脾脏或者肾脏里面应该储藏着精气,但这个人却没有或者精气少了,由此而导致出消化不良,身体虚弱,容易疲倦等各种症状。

     实呢?就是本来脏腑经络里面没有的东西,现在却出现了,有可能是淤血,也有可能是体内阴寒过重,中医是一门天人合一的学科,诸位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个地方太冷的时候,水会怎样,就会凝固对吧?放在人体也是一样,如果体内太寒了,体内一些阴寒的能量和物质就会凝固起来,最终结成一块东西堵在脏腑或者筋络血管中。中医有一个观念,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说如果经络血脉或者脏腑通畅的人,是不会感觉到身体有疼痛的,而经络血脉脏腑被东西堵到的时候,血气或者经气运行不畅,就会出现痛的现象。现在西医里面的各种瘤,癌症其实都是实,里面有东西堵到了,所以癌症晚期病人有强烈的痛楚。

     中医专有名词中的——精气

     其实精与气是不同的,但这本书的对象不是特别专业的学生,所以就统而论之,精气是人身体中的精华物质,要说什么对身体最好,就是这精与气,而且这精与气还不能从外面补足,只能通过身体通过汲取食物和空气的精华物质而生成,精气有很多作用,精上充到脑补,形成脑髓,能增强记忆力,充斥骨头,使骨头坚固,精生气,气外走皮肤,使得外面的病毒邪气不能侵入人体,这就是抵抗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和根本物质。

     你必须懂得的中医名词——症与病

     很多人说,中医不能治病,为啥呢?因为中医没有病毒的概念啊,没有支气管炎,没有癌症等专有名词啊,甚至连个感冒这种名词都没有,怎么能治病呢?其实这种说法,不经推敲,难道几千年来,就没有人得到癌症吗?难道几千年来就没有病毒吗?所以我们不能用西医的专有名词去质疑中医一样,这样就好像中国人这样质疑美国人:

     “美国人没有文化,为什么呢?英语都没有中文,都没有横竖撇捺?美国人连文字语言都没有,怎么可能有文化呢?”

     我在这就像向大家阐释清楚,中医语言和西医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不要相互混淆,也不要用看到那些专家学者用西医的专有名词质疑中医时,感觉那些专家学者很有学识,其实你想想那个中国人质疑美国人的比喻后,就知道那是可笑的无知。

     中医的病名很怪,有时是阴虚,有时是阳虚,有时是阴虚,有时是寒热错杂,当然还有些水饮,痰饮,淤血等,这些病名,都是中医根据病人的症状来总结出来的,病名只是简化思路而已,真正用药的时候,还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来用药的。

     这就和西医不同,西医用药只是根据病名,而中医用药是根据症状,什么是症状,中医说得咳嗽是症状,具体分晚上咳还是白天咳,而西医不管这些,只要是咳嗽,西医先起一个很吓人的名字,支气管炎,然后全部用同样的药。中医不同,中医听到病人说咳嗽,只是一个开始,中医并不能因为咳嗽就开始用药了,而是要问清楚,您是白天咳,晚上咳?有痰吗?痰什么颜色?怕冷吗?咳了多长时间?这些每一个问题都很重要,两个病人,即使有一个问题答案不同,其他问题答案相同,那么一个好的中医,开的药方就不同。这就是症和病的区别,这里要大家记住,中医重视的是症,而不是病。

     什么是表和里?

     在这里,很多人会问到,有些中医会说表症,里症,这里表症,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表里症,其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统而论之,一个是相对而言。统而论之,在皮肤表面或者经络血脉的比较浅的疾病,什么风寒,发热,因风寒引起的咳嗽这些都是表症,而里症就是内在脏腑的疾病,好像下利,吐逆,和各种脏腑的癌症。

     相对而言呢?就是原本是腑病的,后来走到内脏,那么腑就是表,脏就是里,因为在中医观念里,腑比脏浅。总之,比较浅的是表,比较深的是里,当然,浅病好治,深病难治。

     什么是寒和热?

     作为中国人,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对于热,其实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夏天被太阳照耀的情况,你会全身出汗,很热,口渴,很烦躁,其实这些都是身体热的证状,对于寒,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冬天零下几度的情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你会觉得冷,无论穿多少衣服,都会觉得冷,还有不想喝水,没有汗出(因为冷而毛孔紧闭),不想出门,甚至连动都不想动,能躺着就躺着比较好。这些都是身体寒的症状。还有就是,当你体内寒气很重的时候,身体内的情形就和自然界的情形一样,万里冰封,很多水管就会冻结起来,形成淤血(类似于冰块),血管就会有堵塞,这就是冠状动脉堵塞的原因,还有体内各种痰湿污浊的东西全凝结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东西,这就是肿瘤。寒是阴,热是阳,《黄帝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就可以这样理解。其实我刚刚向大家阐述寒热概念的时候,就用了天人合一的观念,用大自然的变化,来阐述身体内的变化,这样大家容易懂。

     五行概念

     再向读者介绍一下五行这个概念。

     现在有很多人患一种怪病,就是一生气就会拉肚子,这从中医上是如何解释的呢?中医理论里,肝属木,肝对应人的情绪是怒,一般人发怒时,血气是往上的,于是就有“争得脸红”“怒发冲冠”这些词语,这对应着树木向上生长,所以肝的气机往上,人一旦发怒,就会加强肝的气机,使血液逆行,而如果肝部经脉有郁结挡住了,会怎么样?那么那些气就只能往下行了,脾胃属土,我们都知道,树木长在土地上,气往下行,就直接回到土里面去了,如果那人脾胃虚弱的话,就会有木克土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不只是要从胃下手,还要从中医意义上的肝上着手。予以疏肝补土的药物,把郁结疏散,把脾胃调理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现在西医对于一部分的急性腹泻,呕吐,胃痛等有明显效果,但是如果是一些慢性的,或者是长期的,就束手无策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有胃病,长期受胃病的痛苦,却一直治不好。无可否认,这是西医理论的一种缺失。而且这个还可以从中医五行里面分析,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肝属木,脾胃属土,人生气的时候加强了木,克制脾土,导致腹泻腹痛。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可以辅助认识很多病的病机,所谓病机,就是生病的根本原因。

     ◎五行与数学数字,都是抽象思维

     很多人说中医不科学,中国文化不科学,其中金木水火土五行就有很多人诟病,唯物论者更加对这个嗤之以鼻,说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这个理论荒谬之极,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从来没有说过金木水火土是五种物质,五行是五行,五行不是五种物质,它自成一体,它是抽象出来的,而它抽象的对象,是天地运行规律,这时,绝对会有人说:“我是唯物论者,不要跟我说什么抽象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数学从一开始就是抽象出来的,数字1234567890难道是实物吗?如果不谈抽象,整个科学的基础——数学,就会作废,而整座科学大厦,会随之坍塌。

     但随即又会有人反问,数学的1234567890这些数字都可以代替实物的,金木水火土土能吗?如果问出这个问题的,绝对是对中国文化的无知者,金木水火土能代表物质,也能代表过程,正如数字“1”能代表一个苹果,也能代表一箱苹果一样。下面看看《黄帝内经》对于金木水火土中对于木的论述: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正如数字“1”可以代表一台车,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也可以代表一个地球,当然也可以代表一车梨子。这就说明,凡是抽象之物都可以代表一种同类型的物品,物以类聚,数字“1”代表着数量上同类型的物品。

     ◎物以类聚,五行以群分

     而中国五行中的木就可以代表着一个类型的状态、动作。五行可以分为天地五行和人体五行,在天地五行中,木在方位上属于东方,在天是风,在地就成了植物,在人体五行中,木对应着筋,所以人体的筋也是属木,在内脏是对应肝,它对应的颜色就是青色,在音声为角音(中国古代把音声分为宫、商、角、徵、羽),在声音是呼时的声音,木气变动时就会握紧(抽筋),在上开窍于目(七窍中的目窍,所以很多人说眼睛不好与肝有关),在味道上是属于酸味,在动作上是一种握的动作,就如同握拳那样,肝癌病人晚期是不能握的,人体五行中人在生气时会影响到肝的,同时肝气郁的人也会容易生气。这些都是属于五行中的木。

     其实,用五行去把天地和身体的某类特征抽象化,归类总结,这样对于辨清疾病有极大的好处,而且根据五行中的生克变化,来推导出病情涉及的脏腑,以便用药时全面顾忌,这样,人们生病时,中医可以根据病人的生病时出现的病症,来推断病人病在哪个部位,涉及哪个脏腑,然后根据精确的用药。

     ◎五行具备,相生相克,自成平衡

     人的身体是五行具备的,五行有生有克,用现代一点的话讲,是有加强也有制衡,这样构成了一个大的整体,如果平常身体很好,五行就会自动相生相克,各种力量达到平衡。一旦这种平衡打破了,就会出现病症,也许是木过强了,金无法克制它,所以它就去欺负土,于是病人就会胸肋苦满消化不良,再严重点就会出现胃炎,胆结石。所以中国文化的智慧讲究的是平衡,这个不能多,那个不能少,这是天地的道理,是人类社会的道理,也是人体的道理,因为人生于天地之中。

     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健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陆家易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