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多疑的性格 享受快乐的生活
2016/6/24 陆家易健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一件事情,一时不了解其中的真假虚实,免不了会产生怀疑。怀疑又驱使我们多个心眼,去调查研究,亲身验证,以辨明真伪,免得上当受骗。可以说,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对什么事都无端多疑,又不去调查真伪,不仅会凭空添些心病,还容易酿成大错。《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多疑者,因多疑使他错杀了吕伯奢全家,多疑错斩了杨修,多疑使他失去了治好头风病的良机,造成名医华佗惨遭杀害的悲剧。

    

     这种心理上的多疑病在当今并不鲜见。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常遇到一些人极为敏感多疑。有的见别人的脸色与往日有异,就认为是冲着自己来的;见几个人在一块儿说悄悄话,便想着是说自己的。有的人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指向自己,并为此而心怀怨恨,耿耿于怀,不是与别人争吵不休,就是去搬弄是非,不断地制造和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有的人多疑到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地步,这种变态心理一如曹操疑心为他治病的华佗想谋杀他那样,叫人看来不可理解,荒诞无稽。可他本人却能举出一大堆“证据”来诡辩,如某某想要取代自己的官位,某某想要侵吞自己的财产,甚至向纪检或公安等部门举报。尽管事后多方调查,弄清了真相,也难消除他心中的怀疑。他整日陷入自编的事件之中,疑神疑鬼,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可以说这种心理变态达到了偏执狂的状态。这是由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的思维逻辑混乱所引发的心理障碍,属于病理现象,需去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必要的治疗,以消除心灵上的阴霾。

     可见多疑造成的病态心理,不仅作茧自缚,危及自身健康,而且祸及他人及社会,不可等闲视之。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多疑呢?

    

     首先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除私心杂念,以平常心去领略人生,品味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可使人心清如水,胸襟开阔,生活充实,有所建树。若以此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多疑病常会不药而愈。

    

     其次是要培养豁达乐观的人格。凡是多疑的人,往往心胸狭窄,固执主观,因此,自己要正视这种人格缺陷,痛下决心克服。应多看些有益心身健康的书报杂志、影视节目,以中外名人、伟人、科学家为镜子,吸取他们身上的诸多长处,弥补缺陷,完善自我。要多交好友,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到野外游山戏水,登高望远,沐浴在鸟语花香、绿浪起伏、飞潺流泉的天籁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变得心胸开阔,坦坦荡荡,狭隘多疑的心理也会相应减少或消失,不会因无端猜疑而受心理压抑之苦了。

    

     第三要主动与人交往,沟通信息。多疑者往往不愿把心中疑惑的事情说出来。其实,越藏在心底越生疑,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境。如果将心事向亲朋好友和盘托出,开诚布公地进行交谈,沟通了信息,澄清了事实的真相,刹时就会感到自己的猜疑是多么的荒唐可笑,心境也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四要主动进行心理治疗。对属于变态心理的多疑者,不要讳疾忌医,应及时去看心理医生,作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去掉压抑在心灵上多疑的包袱,使自己心身变得轻松起来,正常地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潇洒自由地度过一生。

     你也可以参加我们境修系列课程,从潜意识改变自己,让自己拥有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不再让负面的情绪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自己的健康,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欢迎你微信咨询(直接在公众号咨询即可!)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健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陆家易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