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秋分,这些要点一定要牢记!
2016/9/21 陆家易健康

    

     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我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

     那么秋分之后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小编便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攻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分食补

     多吃“辛酸”果蔬

     在秋分时节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养生虽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秋分后日渐寒凉,如果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此外,秋分天气转凉,脾胃易受凉。患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秋分药补

     养生保健三警惕

     在秋分节气的养生中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适当选用一些中草药煎服也是很有效的办法。

    

     党参、芡实、白术、苍术、茯苓能补脾祛湿止泻。芡实可防病延年。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固涩止带,养心安神。莲子和人参黄芪大枣茯苓同用,可补脾益气。莲子、芡实、酸枣仁、五味子有益肾气,宁心安神治失眠。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与白露的养生进补相同的是,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应注意三方面的内容。

    

     1无病就不需要进补

     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勿过量滥用

     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朋友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3要分清虚实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秋分调养

     起居运动两手抓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毕藏,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

    

     秋分之后,睡眠时间应逐渐调整至早睡早起的状态,即晚上9、10点钟入睡,早上6、7点钟起床。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这是自古流传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虽然如此,我们还要正确理解其中的真髓,不能盲目照做。

    

     特别是体质虚弱者或者老人及儿童,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以防止腹部受凉,诱发感冒、腹胀、腹泻等秋季多发疾病。

     2常笑宣肺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特别是登山,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加肺活量,激发快乐和活力。

     登山还可以配合呼吸,这样可以加强肺部循环功能,更能加速人体代谢过程。

     秋分三防

     秋季温差大 三防免伤身

     1一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2二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三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秋分养生食谱

     秋分节气已经来临,想要健康,不妨学学这几道养生菜谱,为自己的健康加几道菜。

     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萝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熟即成。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服法:吃肺饮汤。每周2~3次。

     蜜饯双仁

    

     原料:炒甜杏仁、炒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将炒甜杏仁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再加核桃仁,收汁,将干时加蜂蜜,拌匀至沸即可。

     功效: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润燥。

     当归炖子鸡

    

     原料:当归30克,小母鸡1只。

     做法:将当归填入鸡腹,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黄精粥

     原料:黄精15~30克(或鲜黄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黄精切片,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后加白糖适量即可食用。每日1剂。

     功效:滋阴润肺、平咳去痰。

     禁忌:脾虚有湿、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秋分饮食禁忌

     1、痰湿质人忌食肥甘油腻。

     2、禁寒饮,如各种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这类冷食有碍脾胃,对水湿运化不利。胃寒的人更应忌食生冷的食物。

     3、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忌食大热大补之品。

     4、热证病人忌食辛辣,如辣椒、花椒、胡椒、芥末、咖喱粉、咖啡、浓茶等。

     5、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忌食虾、蟹等海产品。

     食秋季养肺防燥小心吃蟹

     "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现在正是螃蟹最肥的时候,黄满肉鲜,不少人吃得是非常过瘾,可身体却吃不消,各式毛病就出来了。

     1螃蟹最好现蒸现吃

     螃蟹和其它食物不同,其为含组胺酸较多的食物,隔夜的剩蟹中组氨酸在某些维生素的作用下,会分解为组胺,回锅加热虽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却不能破坏毒素,从而导致组氨酸中毒,因此,蟹最好现蒸现吃,一般不要超过4小时。

    

     2最好一顿只吃一只

     螃蟹固然好吃,但吃多了或是自己身体原因受限,都容易让你饱了口福,亏了身体。因为蟹类富含蛋白质,还有很高的胆固醇,一旦进食过量便容易引发疾病。

     即便是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螃蟹吃得过多,也会引起肚痛、腹胀、上吐下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对于本身患有肝炎、心血管疾病、胆囊炎、感冒等疾病的人来说,吃了螃蟹可能加重病情,若是吃生腌的螃蟹更会引发多种疾病。

     END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陆家易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