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在抽屉里的真菌学杰作
2016/8/18 合肥元政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真菌学家玛丽·班宁(Mary Banning)生活于19世纪的巴尔的摩。班宁在著作《马里兰州的真菌》中对23种新菌类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并完善了新大陆的第一份菌类介绍,但那时几乎无人知晓她的发现,更不知道她在自己投资建造的实验室里画出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插画

     尽管真菌学有着较长的发展史,不过在狭小的学术圈中它仍被不少守旧的学者所误读。当时的科学界对女性持有不少的偏见,班宁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为真菌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几乎和蘑菇力排众议走上人类的餐桌一样艰难。

     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女民科,只有少数科学家愿意了解她的成果。若不是一个多世纪前一位博物馆馆长发现了她的研究,恐怕它们会继续被尘封在书桌的抽屉里。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欣赏一下,班宁实验室里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插画

    

     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又称鸡腿菇),班宁 绘

    

     现实中的毛头鬼伞

    

     朱红多孔菌(Polyporus cinnabarinus Jacq),班宁 绘

    

     现实中的朱红多孔菌

    

     红蜡蘑(Agaricus laccatus Scop.),班宁 绘

    

     现实中的红蜡蘑

    

     蓝绿乳菇(Lactarius indigo Schw),班宁 绘

    

     现实中的蓝绿乳菇

    

     鸡油菌(Cantharella cibarius Fr),班宁 绘

    

     现实中的鸡油菌

    

     红鸡油菌(Cantharellus cinnabarinus Schw.)

    

     现实中的红鸡油菌

    

     毒蝇鹅膏菌(Agaricus muscarius L.),班宁 绘

    

     毒蝇鹅膏菌

    

     高大环柄菇(高柄环菇,Agaricus procerus Scop.),班宁 绘

    

     高大环柄菇

     班宁为真菌学的研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在她生活的年代,女性并不能把科研当作自己的职业,副业也不行。她的主业是养家糊口,照顾家人,副业是教育家,推广着自然科学中的确令人兴奋的成果。只有屈指可数的,甚至都未曾谋面的一小群友人,知道她作为科研爱好者的第三个身份,知道她最真实的一面只展露在真菌学的研究里。

     如今,采集菌菇逐渐热了起来。但愿真菌爱好者们能让班宁曾经不为人知的工作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中。

    

     玛丽·班宁(1822-1903),by Artemisia Synchroma

    

     长按下方二维码,有惊喜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合肥元政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