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读书忘却眠:三联书店新书推荐
2014/11/27 三联生活周刊

     以下图文来自“三联书情”微信公众号,ID:sanlianshutong

     三联书情·初冬书讯

     破窗效应:失序世界的关键影响力(新知文库)

     [美]乔治·凯林 凯瑟琳·科尔斯 著 陈智文 译

    

     一座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无人修补,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后,人们就会毫不犹豫、毫无羞愧地遗洒——这就是破窗效应。

     1982年,美国犯罪学家乔治·凯林与詹姆斯·威尔逊(James Q. Wilson,本书序言作者)在《大西洋月刊》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破窗效应”。这一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多年后,凯林和科尔斯结合大量著名案例深入分析了一扇破窗距离犯罪究竟有多远,以及重新恢复秩序所需要的艰苦努力。

     重启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十八讲

     朱永新 马国川 著

    

     由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与《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先生两人联手,以问题为导向,分作十八个单元,以一问一答式对话,从考察教育制度的演变入手,系统梳理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并就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各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予以全面反思。

     兼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深刻分析了教育改革为何缺乏动力的内外在原因,指出打破教育改革僵局,使中国教育走出困境、重新赢得国人信任的唯一出路,就在于重启教育改革,舍此别无他途。与此同时,两位作者呼吁,应像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一样,开展一场什么是好教育的全民大讨论,以便形成有利于推动重启教育改革的社会共识。

     把灵魂卖给猫:徐德亮的猫小说

     徐德亮 著

    

     这是相声演员兼“猫奴”徐德亮的第一部小说集。书里的故事有让人笑的,有让人哭的,有纯美如童话的,有讽刺意味浓厚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徐德亮说:写猫小说,其实都是写实实在在的人间与社会。猫眼看人,人眼看猫,其实都是天眼看人世……中国现在缺少能反映社会的童话故事,也缺少不带私利纯美的文学作品,简言之,就是既缺少安徒生,又缺少蒲松龄。我希望我的小说,孩子们能看到纯真与善良,学生们能看到人性的复杂,大人们能看到社会的广大。谁能在一个个富含童话意味的故事中,读到春秋笔法,则是我之知音。

     希望他的相声迷,从这本《猫小说》中,读到不一样的徐德亮。猫生即人生,徐德亮上辈子恐怕是只猫。

     钱理群作品精编四种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心灵的探寻

     《心灵的探寻》是钱理群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第一本专著,是国内鲁迅研究界中的标志性作品。这本书可以说是钱理群自己的“鲁迅观”。

     在他的笔下,鲁迅许多原先不为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展示,在80年代极大地丰富了鲁迅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对“鲁迅”进行着投射。钱理群曾经说过:“我研究他,不是在学院中把他当作研究对象,而是把他当作引导者,首先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有体会,写成书就是《心灵的探寻》。至于人们承认与否是无所谓的。”他这本书并不求在学院体制内得到承认,更在意与公众分享“我之鲁迅观”,进而让大家从“鲁迅”中受益。而三十年来,这本《心灵的探寻》在思想界、知识界,也包括学术界,都得到了应有的好评与重视。

    

     周作人论

     《周作人论》是钱理群的第二本专著,是他对周作人各个面向较为全面的评述。钱理群先是将周作人置于鲁迅的视野里,讨论“周作人道路及其意义”,把周作人的思想道路做了很完整的描述,并揭示他是如何“走向深渊”的;进而探讨周作人的学术文化足迹,将他各种杂学和新文学创作做了分门别类的评述;最后又比较“周作人与同时代者”,在宏观中进行个体的品评、对比,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群体性。钱理群全面肯定了周作人的启蒙主义贡献,对其走向深渊和脱离启蒙工作做了联系,是较早对周作人“落水”问题做思想解释的学者,而对周作人艺术方面的把握也颇为精当、传神。

    

     世纪心路——现代作家篇

     从陈独秀到胡风,将从“五四”到解放前的现代作家做典型分析。在钱理群的心中,早在1997年就有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研究设想,但只完成了《1948:天地玄黄》和《我的精神自传》两种,关于1949年以前的作家“心路”,暂时还没有合适的著作。

     这本书就将他这部分的计划完成,通过散见各书的个案汇编入本书之内,的确拉出了一条知识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心灵线索。而选择作家来代表知识分子,不仅是因为作者的专业是研究文学,也与他对作家的体认有关。在钱理群看来,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感情,心理,都更复杂,更敏感,也更脆弱”,“他们是民族的思想者,永远的精神的,文学的探索者,具有更丰富的,自由无羁的想象力”,他们身上所显示的“心路历程”就更具感性,蕴含着更为复杂、丰富的生命内容,也更能融入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

    

     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

     本书可以视作钱理群个人的大学观与学者观的思想发声。在钱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度求学经历中,北大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谓“精神圣地”与“心灵净土”,并由此形成了他的大学观与学者观。

     在钱理群看来,大学应该有两个功能,一是思想文化、学术精神传统的传递和坚守,二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创造。因此,理想的大学应该成为民族文化的堡垒,精神的圣地,新文化的发源地,理想主义者的聚集地,坚持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大学精神。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存在意义,对于自我,学术与民族、人类都有自觉的承担,并且是心灵纯净,充满生活情趣的,是为“赤子之心,星斗其文”。

     薛爱华作品两种

     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美国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唐代研究乃至整个西方唐代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1947年获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任教于柏克莱加州大学。曾出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并长期主编《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AOS)。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

     程章灿 叶蕾蕾 译

     “本书的目的不是让过去‘观念化’,而是以一种生动活泼而且感性的方式,去了解过去,而且不必牺牲其精确性。这意味着要尝试将唐代人的中世纪世界,既看作是一个实有的境界,又看作是一种想象的诠释。”

     ——薛爱华

     今天富饶的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毗邻的安南(大部分北越及红河三角洲)地区,在唐代还是一片边远地区的“蛮荒化外”之地,旧称“南越”。本书即是关于这片神秘而燠热之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作者集历史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与名物研究于一体,“遵循了上帝造物及从诺亚方舟登岸时的顺序”,逐一描述了中古南越引人注目的自然风物与山川地貌:从天空到海洋、岩石、河流、植物、野兽与鸟类,当然还有历史地理、区域分布、语言、人种、宗教、气候等等。

    

     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

     程章灿 译 叶蕾蕾 校

     “这本书旨在讨论文学作品中所开掘过的一个主题,它不是理论批评的论文,而是试图探讨一个神话主题的形形色色的体现方式,它不但体现于迷信崇拜之中,而且体现于文学作品,特别是体现于叙事小说以及抒情诗歌之中——叙事小说靠的是人物角色,而抒情诗歌中最重要的人物角色便是戴上面具的诗人自身。”

     ——薛爱华

     本书探究的是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经典母题——神女,即与水相关的女性形象,从上古时期的龙(阴性)、女巫、女娲,到《楚辞》中的神女、湘妃,再到中古时期的洛神、汉女及各种传说中的江河神女,作者研究其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和不同文献语境中的发展变形,以及与神话传说、民间信仰和现实世界的错综关联……

     全书主要围绕唐代诗歌(尤其是李贺与李群玉作品)和传奇中对各种江河神女蔚为大观的描绘、想象与阐释,揭示了神话、宗教、象征与浪漫想象诸端彼此之间的复杂纠葛,力图呈现唐代文化中对古代神仙世界所普遍持有的看法。

     闲趣坊三种

    

     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花秋实

     王敦煌 著

     王敦煌继讲述父亲王世襄和家中两位老人的故事后,又把视角放到老北京的庭院里,讲述“吃主儿”眼中的花草。老北京人在自家庭院的生活中,往往少不了养花、栽树、归置花池子、捣鼓几畦菜等内容。在作者还是孩童的时候,就在这样的庭院里奔跑玩耍。在这部回忆性质的小书中,所提八十四种花草,其实绝大部分都是食材、药材,可为人们食用,甚至是孩子们天然的零食;同时又由于各自的形态之美,而让人有了栽种、欣赏的意趣。作者将庭院里的诗情画意,用最地道的老北京话娓娓道来。在他看来,“生活过的那个庭院,和周围几十条胡同里的院落,都在旧城改造、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从此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组成的小区,就是寻梦也找不到它原来的位置了。只有那难以忘怀的故事,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北平味儿

     季剑青 编

     文人与饮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食物之于文人,不仅果腹而已,更能触动乡土之思、盛衰之感,乃至旁及物理人情,典章制度,便可发而为绝妙的文章。而在“民国北平”这样颇具文化象征意味的时空内,文人与饮食的关系更值得玩味。本书就是一本关于老北京饮食的汇编读物,既有写于民国时期的文字,又有民国后追忆性质的文章;既有唐鲁孙、周作人、邓云乡、汪曾祺、黄裳等文化名家,也打捞了一批名不见经传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的旧报文人。书内许多文章都是从民国报刊中爬梳而首次结集面世,具有相当鲜活、宝贵的资料价值。这些记述北京饮食者,都给人以复杂而丰富的审美感受,让人时而神往、时而叹息。

    

    


     感怀上海——作家笔下的二十世纪上海

     邹仲之 编

     收录了43位作家关于上海的48篇文字。五光十色的上海,文化地位上和北京并驾齐驱,它们的故事可谓是近现代中国的“双城记”。上海是一座中外老少皆宜的城市:对于中国人,它很洋气;对于外国人,它很中国;对于老年人,它很怀旧;对于年轻人,它很时尚。书中各篇文字大体涵盖了20世纪上海城市面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代表了百年上海的种种变迁与风貌,编者尤其注重精神生活的面向,使得这本“感怀”之书兼具感动与怀旧的气质,希望它能为热爱上海、试图了解上海的人们提供略有系统的、写实的文学读物,也为这座城市近百年的历史理出一行文学的脚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