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心,刀剑梦
2015/1/15 三联生活周刊

     “我们的愿望是正本清源,所有的技艺都从历史中考据,从收藏的老器物中研究,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过去数年时间里,李永开、龚剑和何伦涛三个“半路出家”的民艺爱好者,从零开始用传统古法复制着中国古代兵器谱里工艺水平最高的刀剑。

    

     民间铸剑师龚剑(左)和李永开(右)

     文/ 邱杨

     摄影/ 张雷

     “三剑客”的江湖

     蓉城深处,宽窄巷旁,溪山工作室隐匿于此。推开工作室厚重的木门,入鼻的是瓶插腊梅的淡雅馨香,乾隆贯霄剑、金刚杵法剑、唐金银平脱横剑、乾隆御用阅兵大刀……这些曾在历史长河中威名显赫的刀剑,静谧地躺在展室两侧,在灯光的柔和映衬下,闪耀着鎏金光芒。

     “你看这把明永乐剑,”龚剑指着剑鞘纹饰细微处耐心讲解,“它代表了中国明朝时期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细看之下,只见剑鞘上用梵文雕刻着“神圣之剑”,梵文本身与下方的莲花和周围的多层纹饰形成了四层不同高差,而这般精巧雕工竟集中在仅如指甲盖般大小的方寸之地。

     说起这些耗费数年心力精心复制出来的刀剑,龚剑和李永开便根本停不下来,一如天真烂漫的孩子骄傲地分享钟爱的玩具。说至兴起,李永开常常眼睛发亮,嘴角带笑,露出光洁白牙,甚至会一把按住龚剑的胳膊,拍着桌子说:“这个我来说!”龚剑已经太熟悉这位老友的分享欲,便从善如流地听李永开操着一口沾染了重庆口音的四川话嬉笑怒骂。而一旁略显腼腆的何伦涛则不时随着李永开极富感染力的模仿默默微笑。这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中年男人相处时的常态,如此性情的他们却共同铸就出一方“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刀剑江湖。

     李永开就像是三人中的“带头大哥”。在他的记忆里,儿童时期是自己真正快乐的日子。夏日午后烈日当空,年幼的李永开总会躺在村头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慵懒地看着川北山区湛蓝的天空,就能消磨一下午时光。也正是这块大石头培养了李永开对绘画最初的热爱。“农村过去有很多土炭,我拿着一小截木炭开始在大石头上画人,慢慢地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是一夜之间,李永开揣着塞满小木炭的裤兜,把村里刷上白漆的土墙房画得密密麻麻。此后李永开正式拜师学画,长大后在成都开了广告设计公司,做得顺风顺水。

     何伦涛是李永开的老友,做过金融、投资和设计公司。认识李永开后,两人经常相约去送仙桥古玩市场,泡上几杯三五块的茶水,晒晒太阳,然后上附近的小古董店转转。“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就照着自己想象中的刀剑,尝试着打造。”李永开说,“当地有一家打农具的铁匠夫妇,女的五大三粗,男的却弱不禁风。”在这对夫妇的指导下,李永开打出了第一把刀。“现在看来,那完全就不能叫作刀,但却满足了我对刀剑最原始的乐趣。”直到遇上龚剑,李永开心里的这颗种子才真正开出花朵。

     或许是名字里有个“剑”字,冥冥之中,刀剑在龚剑眼里始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始吸引力。龚剑跟着支援三线的父母在秦岭山区里长大,出门就是山,旁边就是河,这里的童年非常自由。“小时候有种折叠的削铅笔小刀,不同款式不同造型各买一把,就是喜欢。”龚剑为此弄伤了手,还付出了缝三针的代价。当时汽车队修理间里有电砂轮,个头还不够的龚剑,举着根棍子把电源开关推上去,拿捡来的废铁片,学着《三国演义》里的样子磨各种各样的刀。

     2000年左右,龚剑在四川甘孜州工作,跟藏区有了很深的接触。“那里地广人稀,也没有其他娱乐,我就经常看当地老乡收集的藏刀,慢慢也开始自己收集。因为下手早,莫名其妙收了很多有特点、非常古老的藏刀。当时只知道这个东西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楚。”直到很多年后,网络论坛开始流行,龚剑才发现原来还有一群和自己有着同样喜好的人,理工科出身的他开始大量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慢慢对藏族传统兵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收兵器,龚剑干脆就在成都的送仙桥古玩市场开了个古董铺子,成了一名闲散的古董商人。

     龚剑和李永开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的。“其实我一直对古董商的印象不太好,”李永开直言,“觉得他们就是把倒腾古旧之物作为营生手段。但我发现龚剑不一样,他是一个有追求的古董商,不怎么谈钱。”而龚剑对李永开的印象是:“我们凑到一块儿就是觉得很像。”龚剑的出现,让李永开和何伦涛看到了复制刀剑梦想实现的可能性。就这样,三个来自不同领域此前干着不同营生的男人,成立了一家“溪山”传统文化机构,名字来源于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他们提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采用传统古法系统地复制中国古代刀剑,建立从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明清的完整刀剑谱系。

    

     复制的明永乐剑代表了明代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原物藏于英国利兹皇家博物馆

     匠人心,鸿鹄志

     从最开始,这就是一个有雄心的复制工程。“我们选择的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最典型的刀剑,代表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李永开说,“我们的复制不是简单的工艺美术品,大小、尺寸、重量、工艺、材料都力求与历史一模一样,不徒有其表,这才是我们复制的根本。”李永开们要把这些散落在历史角落中的技艺片段,像珍珠一样一颗颗找出来,串成串呈现在世人面前。“正本清源,告诉人们历史真正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甫一开始,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三人最先想到的是博物馆。“既然是中国传统刀剑,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在国内的博物馆系统就能找到很好的渠道。”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亲眼看到当年明朝政府册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御赐的宝剑和努尔哈赤御用的宝刀,早上5点龚剑就起床从成都飞往沈阳。“结果到展厅一看,心说完蛋了。最重要的这两件藏品,博物馆竟然用石膏做的替代品来展览,你能想象用石膏做的刀剑得有多粗糙吗?!”龚剑气得隔夜饭都想吐出来。他径自跑去办公室打听有没有可以购买的图册资料,却被对方一句冷冷的“我们不对外”给挡了回来。“实在没办法,情急之下只能买了几张纪念品明信片,上面有两张小图。”

     许多顶级刀剑的原物大多早已流失海外,散落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地各大博物馆。在与这些博物馆沟通时,他们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对待。决定复制明永乐剑后,龚剑给收藏原物的伦敦利兹皇家博物馆写了一封邮件。“回信很快,说可以为我们把实物取下来拍照,但要付一定费用。”用信用卡支付600英镑后,对方很快就拍了两张样片寄过来,看是否符合要求。“每张图片都有20多兆,拍的时候实物下方摆放着色标卡和尺子,非常专业。”博物馆随后寄来一张容量10G的光盘,还有馆长的回信。“我们在之前的邮件中分享了我们对永乐剑的认知,这位馆长也研究永乐剑多年,他异常高兴,直接把研究论文发过来跟我们探讨。”这让龚剑非常感动,“我们只是几个莫名其妙的异国民间爱好者,他却以这样专业的态度相待。”

    

     采用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铸就的唐金银平脱横剑

     要想把刀剑的器形摸准,除了博物馆的图片和资料,还得花钱去买保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实物残器。“博物馆的展品我们只可远观,但掌握不了它的实际触感,只有真正抚摸之后才能感受到器物的质感。”为此,李永开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残剑残片。“唐代以前的刀鞘在做完木具后,外面裹上一层绢,再来髹漆。绢作为木和漆之间的黏合剂,这样制作出来的漆鞘放置千年都不会裂开。这种裹绢法在古籍上有记载,但很少有人知道实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把一些残剑剖开观察,才一点点把裹绢法推敲出来。”

     完成资料搜集后,接下来进入制图阶段。李永开的美术功底最好,这个重任便落在他肩上。为了刀剑的精确性,图纸以毫米为单位做出平立剖面图层层分解。打造一把剑往往需要二三十张工程图纸,小尺寸甚至精确到0.5毫米。李永开常常边画边骂,因为没想到工作量会如此巨大。为分担压力,龚剑也开始学着画图,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独立绘制图纸和使用设计软件。

     制图本身的技巧并不难,但他们却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讨论与质疑上。“一个鞘面可能有无数条曲线的变化,我认为这样才好看,他认为那样才合理。一个新的线索来了,又马上否定你我刚才的想法。”彼此之间经常争论,甚至高声吼对方,恶言相向。李永开感慨,当一件事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价值和成效,只有无休止的投入时,便无数次萌生出打退堂鼓的念头。

     好不容易在争论中把图纸敲定下来,接下来要把平面的图纸转化成立体的实物,这个过程却远比想象中艰难。锻造、淬火、木作、髹漆、簪刻、鎏金、研磨、装具、修饰,在这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里,处女座的李永开和天蝎座的龚剑对每一步每个细节都要求严格,“这关乎荣誉”。

     首先在材料的使用上就显示出精益求精的气势。朱砂一定要用辰州的朱砂,木炭是真正的青杠炭。土漆来自四川南江县贵民关一代或贵州大方县,只有这里的土漆才干燥快,硬如铁,用指甲使劲划也划不出痕迹。木料则是四川地区特有的金丝楠,能散发出独特的香味。而锻造刀条最重要的铁,用的都是从明清的农具或建筑上收集来的老铁构件。

     传统的刀条锻造与淬火要求极高。每年开春后阳气上升的时节,才开一次炉,炼一批刀条。淬火必须是在晚上,为的是看清楚铁有没有烧透。古时候没有温度计,只能靠经验目测,只有晚上才能看清楚铁的透明程度。“烧透了的铁并不很亮,非常温润,像玉一样通透,深浅纹理很清晰。”李永开和龚剑完全遵照古法,一年的刀剑产量不过二三十把。选择其中最好的留下来,剩下的都报废了。由于是手工操作,报废率很高,一开始10把里能用的顶多两三把,现在能到七八把。刀条在锻打、淬火的过程中看不出来有没有问题,只有在研磨过后才能发觉。“遇到有瑕疵的刀条,就很头疼,要还是不要,都要反复纠结。”

     髹漆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说到土漆,我们之前很恐惧。因为土漆的生漆在挥发过程中产生的漆酚可能造成皮肤过敏。一旦过敏,全身上下起红色丘疹,甚至化脓,奇痒难忍,任何抗过敏药都无法医治。”幸运的是,李永开他们三人和其他工人都没有过敏反应,“好像天生就是干这个的”。土漆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的干燥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掌握不好,刷上去的土漆哪怕经过一二十年也不会干。但如果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配合恰到好处时,上午刷的土漆,下午就干了。李永开三人为此做了无数次尝试,终于摸索出自己处理土漆的一套工艺和方法。

     对于并不显眼的配件,李永开也绝不放松要求。“我们曾经尝试寻找丝绦成品的供应商,从淘宝上找了50多家,但买回来的丝带都惨不忍睹。”李永开说。我们现在称之为“绳子”或“带子”,实际上是一种退化的词。在唐代称之为“组纽”,专门形容编制复杂的各种丝绦丝带和绳子绶带,“而这些东西到今天我们只能到日本去定做”。

    

     铸剑师正在鎏金部件上细细錾刻

     细节抠得越细致,越接近真相。三个人在反复的折腾中逐渐摸索出方法和标准,并形成体系。他们的“吹毛求疵”也获得了回报,最终复制出来的刀剑与原物比起来,差异只有十几克或几毫米。

     第一批刀剑复制完成后,他们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龚剑说,现在正在尝试用传统技艺孵化生活器具,比如杯碟碗盏、茶具等。“让传统技艺进入你的生活,借由生活器具与我们产生纽带和情感。这是我们的未来之路。”而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以文本、影像的方式记录留存下来,最终目的是将所有技艺和成果无保留地对社会开放。“三五十年后,如果有好事者无意中发现了这些书,哪怕只有一个人生出了自己试一试的念头,之于我们那就是快乐的。”李永开满足地说。

     ⊙ 本文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三联生活周刊

     一 本 杂 志 和 他 倡 导 的 生 活

     微博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 |lifeweek

     官网 |三联生活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