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修复与保护之道
2015/2/6 三联生活周刊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清东陵,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四面环山,8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分布着15座陵园建筑群、580多座单体建筑,埋葬了顺治、康熙、乾隆等5位皇帝,慈禧、慈安等15位皇后以及妃嫔、皇子等一共161人。最早修建的陵园是顺治帝的孝陵,距今已有300多年,修建最晚的慈禧陵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近日,清东陵宣布系统大修,这项工程值得关注。

    

     清东陵地面建筑

     清东陵在几百年的风雨中,历经盗墓、地震、火灾,造成了不少残损,有的建筑甚至完全被烧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清东陵也经过了数次大大小小的修缮,但没有一次是全面系统的修复,直到最近,清东陵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外宣称要进行系统大修,建筑、文物以及环境的修复与保护都被列入计划。

     首次系统大修

     到了冬季,清东陵便进入全年最冷清的时候。偌大的陵区光秃秃一片,地面上还残存着前几天没有融化的积雪,风从树中间呼呼地吹过,到处充斥着肃杀之气。陵园里游客寥寥,只有乾隆帝的裕陵还比较“热闹”。隆恩殿外搭起了脚手架和绿纱帐,几个工匠在大殿最高层“起顶”,风吹日晒了两三百年,屋顶的琉璃瓦已经有不少残损,底下的木质构件也出现了腐朽变形。“几十年没有修缮,一下雨大殿就漏雨,但木料究竟损坏到什么程度,必须揭开屋顶才能知道。”工匠一边说,一边把一片片琉璃瓦揭下来,编上位置号码,再由简易吊车运送到大殿一侧的空地上,叠放整齐,留待修复时使用。大殿的“起顶”检修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冬天干不了泥水活,全面施工还没开始,只能做前期探测,等到明年开春,瓦揭完了,大殿的情况也摸清了,就正式进入修复阶段。”清东陵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兆华告诉本刊记者。

     清东陵大修当然不是只有裕陵大殿的修复,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方案从2010年就已经开始编制,包括安全防范和科技保护两大部分,不光要对文物本体进行修缮和保护,还要在整个陵区进行安防、消防和防雷工作。现在,15座陵园的红外线报警系统和灭火器等已经安装到位,安全防范工作基本完成。但具体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作才刚刚开始,在王兆华看来,这是此次大修最重要的部分。“景陵大碑楼复建、裕陵整体修缮,棺椁等文物修复以及彩画、神路等局部修复都是这次大修要完成的任务,裕陵大殿的前期勘测已经开始,明年一开春就可以动工,其他项目还在等待国家审批。”

     尽管还没有真正开工修缮,但清东陵管委会已经遇到不少难题。文物修复的首要原则是最小干预,使用原材料和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貌。原工艺并不难,中标的维修队是资质齐全的专业古建维修队,熟谙旧工艺,但原材料的问题则不太容易解决。有些大殿的琉璃瓦缺损严重,必须更换成新烧制的琉璃瓦,为了保证效果,王兆华对施工队提出了三点要求:琉璃瓦供货商必须是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和生产许可证的厂家,产品必须得在世界文化遗产或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使用过,还必须用原始方法加工,不能用机器加工。而相对于砖瓦,木料的问题则棘手得多。“清东陵里的很多建筑用的是金丝楠木,但现在根本买不到金丝楠木,即使买得到,也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尽可能使用原来的木料,比如裕陵大殿的修缮,能用的木料还会继续用,腐烂变形到实在没法用的程度,才能换掉,用落叶松等其他硬木来替代。”王兆华说。

    

     维修人员正在对乾隆裕陵大殿的屋顶进行修复施工

     更大的挑战还在于技术。清东陵以往的几次修缮都以建筑物本体维修为主,除了用料,其他部分并不算太难,但这次的修缮不同,要解决很多以前没有处理过的问题,包括裕陵地宫渗水、腐烂变形的棺椁修复以及残损丝织品的织补。

     作为清东陵为数不多的对游客开放的地宫,裕陵地宫四周墙体上刻满了佛经佛像,是整个清东陵里石雕艺术的精华。由于年久失修,石灰岩逐渐在墙体沉淀,有的雕刻已经发黄甚至脱落,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地宫渗水。清东陵工作人员孟凡东介绍说,地宫渗水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夏天一下雨,地面上就是四五十公分的积水,只能靠水泵抽,墙体石雕的下部由于常年浸在积水里,也腐蚀得厉害”。而包括乾隆、慈禧在内的八具棺椁也是这次大修的重点项目。

     本刊记者看到,展出的几具棺椁虽然被玻璃罩住,但受损严重,裂纹很深,甚至已经腐烂变形,摇摇欲坠。除了棺椁之外,慈禧陵出土的陀罗尼经被也是这次要修补的文物。“1928年,孙殿英盗墓发现了慈禧棺椁里镶满珍珠的陀罗尼经被,掠走珍珠后就把锦缎扔下了,其实这个最值钱,3米见方,明黄缎底,由特殊工艺捻金织造,只有一件。”王兆华介绍说。现在陀罗尼经被仍然在慈禧陵大殿展出,已经加了玻璃罩保护,从侧面往下看,绣着佛经佛像的锦缎金光闪闪,但表面也有不少残缺破损。

     为了能在这次大修中把长久积存的问题解决掉,清东陵管委会在全国招标,确定了几家专门的机构做修复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帮我们解决地宫渗水的问题,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负责棺椁修复,中国丝绸博物馆负责陀罗尼经被的修补,但是目前专家们仍然在讨论阶段,具体的修复方案还没有做出来。”王兆华说。

    

     清东陵旧照

     摸索中前进的修复保护史

     虽然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如此系统的修缮,但清东陵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

     建国初期,清东陵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由当地林管所代管。1952年7月,景陵大碑楼遭雷击后失火,木质结构全部付之一炬,只剩下石头基座。第二年,清东陵文物保管所成立,起到的不过是最基础的“看管”作用。1961年,清东陵古建队成立,清东陵开始有了一支自己的维修队伍,每年都会有一次“岁修”,除了扫扫瓦垄,对建筑物小修小补之外,也并没有太多其他保护措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清东陵有几座建筑面临坍塌,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修复,只好采用落架保护的方法,把面临坍塌的建筑物整体拆掉,不同部分编上号码保存起来,等以后有资金再重新搭建。落架保护的初衷很好,遗憾的是那个年代人们并没有多少文物保护的观念,很多拆下来的木料砖瓦都被当地老百姓拿走,被拆掉的建筑自然也荡然无存,包括定陵西朝房、西配殿,昭西陵大殿以及景妃陵大殿等在内的建筑都没能再修建起来。

     幸运的是,虽然历经盗墓、“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但清东陵的建筑保存尚属完整。“孙殿英和军阀的两次盗墓把清东陵里陪葬的奇珍异宝抢掠一空,直到现在,被盗走的文物仍然下落不明,但他们对于清东陵的破坏更多在于偷窃文物,对建筑的最大破坏在于裕陵地宫。地宫里原来有四道石门,前三道都完好,但第四道石门当时没能打开,就被孙殿英炸开了,无法复原,只能拼凑起来平放在地宫里。而在‘文革’和唐山大地震期间,清东陵的建筑本体基本上没有太大损失。”王兆华告诉本刊记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发展旅游业,清东陵的一部分陵寝开始向游客开放,孝陵、景陵、裕陵、慈禧陵等陵寝都在开放之列,也进入比较正规的修缮阶段。而其内部的古建队承担了绝大多数的修复任务。“古建队当时有二三十个工匠,做瓦活的、做木工的、做油漆彩画的都有,到2003年改制撤销前,古建队一直负责清东陵大大小小各项修缮任务。”当年的古建队队长尹庆林告诉本刊记者。

     当年首先得到重点修缮的是咸丰帝的定陵,宝城、小碑楼、省牲亭、神厨部和牌楼门都在修复之列,工程于1986年开工,直到1989年才全部结束。修复过程中并没有任何设计图可以参考,尹庆林只好带人一点一点去测量,再根据尺寸画出施工图。好在定陵的整体结构保存完好,油漆彩画也有迹可循,只有门窗隔扇部分完全毁损,看不出形制。于是,尹庆林便参照其他陵寝的隔扇画了个设计图,吩咐木工照做。“我当时也是太轻率太随意,结果隔扇做完之后才发现不对劲,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隔扇跟整座陵寝不是一个风格,后悔莫及。等到后来再修缮别的陵寝,就慎重了很多,无法确定的地方宁肯空缺不做。”他说。

     到90年代初修复孝陵时,“宁做减法、不做加法”的修缮理念已经在尹庆林的思维里根深蒂固。1993年,国家文物局的专家来孝陵进行工程验收,看到明楼地杖上有一处彩画空缺,便让尹庆林解释。“我回答说因为确定不了原来的彩画是哪种,所以没敢乱画,等以后找到资料再补画上去,结果到现在,那个地方还是空缺的”。尹庆林说。

     定陵修缮还带来另一个理念上的变化。尹庆林回忆说,定陵修复完成后最初曾被游客误以为是新修的建筑,这给了他很大触动。“我们在文物修缮上讲究的是天衣无缝,修得要跟过去一点差别没有,而国外在文物修缮方面讲究可读性,要能很明显地看出来,哪个是先天的、哪个是后天修补过的。”因此,在修缮孝陵的时候,尹庆林开始注重“可读性”的表达。“当时,孝陵大殿有四根柱子,其中有三根柱子保存还比较好,但另外一根柱子已经腐烂变形,必须更换。我们把它换掉之后,又重新做了地杖和彩画,一眼就能看出来它是重新修补过的。而其他三根柱子上的彩画虽然已经褪色,不再鲜艳,但仍然按照原样保存下来。”

     当然,修复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尹庆林回忆说,当时很多建筑修复需要用到金箔,可没有金箔指标,只能用钛金粉代替,“刷了钛金粉的描金柱,光线好的时候还金光闪闪的,光线一暗就不行了”。孝陵西配殿修缮时,地砖有不少残损,市面上也买不到同样的砖,本想暂时搁置,日后修补,可是来验收参观的一位领导硬是要求赶快修补好,“最后只好按领导的意思抹上了水泥,现在还能看出来,始终是格格不入的”。

    

     清东陵老照片

     十几年的摸索修复对清东陵的保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更多只是集中在文物建筑单体的抢救性修复上,对陵区的周边环境并没有太多关注,直到1997年左右,清东陵的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始有了环境治理和整体保护的概念。

     “清东陵的保护范围是80公里,清朝灭亡之后,陵区也就无人管理了,越来越多的外来难民逐渐在这里聚集起来,开荒种地,形成村落。很多老百姓的房子就修在中轴线主神路的两边,陵区内还有诸如汽车站、乡政府、派出所等很多现代的建筑,电线杆、高压线也到处都是,整个环境杂乱极了。”王兆华告诉本刊记者。1996年,清东陵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成为治理清东陵周边环境的契机。

     环境治理的首要工作是拆迁。“清东陵神路长15公里,不管是老百姓的住房,还是乡政府、汽车站等政府单位,只要建在神路两旁,都要全部拆掉,有的村子离神路太近,还实行了整体搬迁,那两年时间拆掉了1万多平方米的房子,平了1000多座坟头,光补偿款就发放了6000多万元。”王兆华说。房子拆完以后,周围的高压电线也从地上改到了地下,还新栽了几万株树,力图恢复保护区内的植被。到2000年,陵区环境治理基本完成,此后,山川、树木等共生的环境与清东陵的文物建筑本体共同成为保护对象。

     ⊙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第819期。

     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三联生活周刊

     一 本 杂 志 和 他 倡 导 的 生 活

     微博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 |lifeweek

     官网 |三联生活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