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栅栏的新风景
2015/4/30 三联生活周刊

     几年前,前门大栅栏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是个充满外地旅游客和廉价旅游纪念品的地方。但从杨梅竹斜街的改造开始,大栅栏的形象正在逐渐改变。

    

     1997年时的前门大栅栏,众多北京老字号云集于此

     记忆中的杨梅竹斜街

     我是无意中发现杨梅竹斜街的。那大概是2006年,我和朋友去琉璃厂的中国书店买书,然后顺着琉璃厂东街继续向东散步。经过一小段拐弯就来到了另外一条悠长的胡同。它乍看上去和普通的胡同没有区别,实际却充满了许多颇有特点的建筑。这让我记住了这条街的名字,杨梅竹斜街。我以为这个好听的胡同名来自于巷子里的某种植物,其实是以街坊里一个姓杨的媒婆命名的。

     回家就去查这条街的历史。它在中华民国时期曾经是出版一条街,有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共七家书局。那栋让我印象深刻的建筑是世界书局,它有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大门两侧带有半圆形壁柱,柱头带有涡卷,类似爱奥尼柱式。街上那座古色古香的楼叫作“青云阁”,它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级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集娱乐、购物、饮食、品茶、服务于一身,蔡锷便是在这里结识了小凤仙。除此之外,街上分布着若干名人故居。25号曾是清朝乾隆帝御赐给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宅邸;61号是酉西会馆,沈从文初到北京时住在这里。湖笔大师戴月轩的故居、京剧武生杨小楼、评剧演员新凤霞也都在这条街上落过脚。我喜欢上了这条充满故事的胡同。在这条胡同里散步,然后去南面的大栅栏西街吃上一碗卤煮火烧,再到天安门广场上放风筝,成了我那年约会的一个“经典”安排。

    

    

     杨梅竹斜街街景

     后来我去国外读书。2008年,我在学校的书店里买了迈克尔·麦尔的书《再会,老北京》,意外地发现这是一本麦尔根据自己从2005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在杨梅竹斜街居住经历所写的纪实文学。像许多来到北京的外国人一样,他被胡同里的生活气息所打动,心中不愿意它们被拆除,但脑海里又响起了柯布西耶的嘲讽:那些搭到贫民窟里看到一件即将被拆毁的铁艺装饰就哭哭啼啼的先生们,绝对自己是个住在花园深处、别墅中的假把式。麦尔决定亲自搬进胡同里,看看生活究竟是否有自己想象的美好。于是我看到他因为不会生煤炉在房间里冻得快要死掉;为了不至于在寒冷的冬夜跑去公共厕所,夜里就尿在塑料瓶里;去大力浴池洗澡,走回家脑袋上已经结冰。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恨上胡同生活,反而更喜欢它了——他忘不了邻居的老寡妇总在他没吃饭的时候送来一碗热腾腾的芝麻酱拌面或者饺子。

     拆迁的阴影贯穿这本书的始终。终于在2008年4月份,麦尔看见胡同里贴上了拆迁的布告,上面包括有杨梅竹斜街的两座院子。读到此处时我想,等我回国后再去杨梅竹斜街,那里大概已经会被拆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

    

    

     改造后的杨梅竹斜街地砖重新铺过,空中的电线也已埋入地下

     没想到事情并未有我想象的那样糟。2009年我回国后,每年都会去杨梅竹斜街,也看到了它慢慢地在发生变化:地砖重新铺过了,空中乱七八糟的电线都埋入了地下,居民告诉我煤改电了,他们不用再担心冬天晚上睡觉煤气中毒。唯一没有变化的是那里缺乏厕所的情况,只在巷子东面有男女厕所,西面有个女厕所,厕所狭窄且没有隔扇,总是令人很尴尬。2013年,我听说那里有国际设计周(实际已经是第三届),跑过去认真看时,才发现胡同里有了几家文创小店。他们的店面标志通常很小,装饰风格也和胡同很协调,之前走过时可能一度把它们忽略掉了。

     我那时才知道大栅栏更新计划,是它让杨梅竹斜街的风貌得以保存,引入的商业精挑细选又不至于泛滥。不久前,麦尔来北京参加文学节,趁此机会又回了趟杨梅竹斜街。我写邮件问他,你觉得那边有变化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他回答我,他住过的房子都还在,他当时的邻居、从东北来的韩姓夫妇也还住在那里,只是一出家门口的大树被砍掉了,那可是胡同里唯一一棵树。他并不清楚杨梅竹斜街以及大栅栏改造的具体规划是什么,只是希望当地的居民能切身从中得到好处。

    

    
改造后的杨梅竹斜街

     前门地区改造史

     杨梅竹斜街属于大栅栏片区,它又是前门以南广阔的、迷宫般胡同网络的其中一条。清朝初年开始规定内城不准汉人居住,同时对城内的商业进行限制。大量的汉族平民和生意人穿过前门,在南边的区域安营扎寨。久而久之,前门以南形成了若干繁荣的商业街和大量平民居住的胡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出现了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风貌不断恶化等问题,再加上它与天安门近在咫尺,改造这片旧城区也就被政府多次提上日程。以南北向的粮食店街为分界,往西的大栅栏一片属于西城区(城区合并前为宣武区),往东包括前门大街、鲜鱼口的区域则属于东城区(之前是崇文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北京市“危旧房改造”工程全面开展,两区也都有着各自的实践。

     引起最大争议的是前门大街的改造。这条街在改造前走公共汽车,街两边有老字号、小服装店、油漆店、五金店,甚至细到还有麻绳店、纱网店,没有商品结构的整体规划,但却是原生态的北京生活。北京“申奥”成功后,改造这条看上去杂乱不堪的街道立刻成为当时崇文区政府的重要任务,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搬迁工作。作家肖复兴用“触目惊心”形容拆迁的速度。他发现列在文物普查登记名单中的冰窖厂乾泰寺、北桥湾铁山寺才几天已成一片废墟。在被拆毁的铁山寺前,他看到一辆十轮大卡车装满整整一车废弃木料,粗粗的梁柁还没来得及装运。而等到前门大街改造完毕,出于收回成本考虑,国际顶尖品牌被放在了招商的优先地位,那些无力承担租金的老字号要么无法回迁,要么只获得了很小的门面。整条步行街的风格至今都有些不伦不类,热闹程度也远远不及当年。

    

     大栅栏地区聚集了不少民间手艺人,制作北京木版年画的张阔就是其中之一

     “两个城区曾经的目标是在2008年奥运会前完成前门以南的全部改造,实际只有前门大街在奥运会前一天举行了开街仪式,大栅栏一带只完成了煤市口大街的拓宽工程。规划和开发都遇到了瓶颈。”梁井宇说。有一次,他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创造性地提出用一道喷泉水幕,而不是建一道围墙解决前门往南的月亮湾绿地美化包装项目,这引起了西城区国资委所辖广安控股集团董事长申献国的注意。2009年,梁井宇受邀成为规划顾问,一起和广安控股的工作人员探索大栅栏改造的新模式。

     2011年,大栅栏更新计划正式启动,这种新的改造模式称作“节点式改造”。广安控股旗下的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投”)和场域建筑联合成立了一个开放式的工作平台,叫作“大栅栏跨界工作室”。它的成立目的是为了避免“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区域改造”,希望联合那些对大栅栏未来感兴趣的人一起推进项目。整个大栅栏片区北至前门西大街,东至珠宝市街、粮食店街,南至珠市口大街,西至南新华街,总占地面积约126公顷,涉及居民约2.5万户。杨梅竹斜街成为更新计划中首先试点的一条街。“这是因为它具有很多可挖掘的历史文化,又是唯一一条直通琉璃厂的街道。”更新计划的执行负责人告诉我。

    

     没有选择腾退的杨梅竹斜街原住户依然过着传统的胡同生活

     节点上的探索

     什么是“节点式改造”?原来的强制搬迁改为自愿腾退之后,居民自由选择是继续居住在胡同还是搬到离市中心较远的安置房里。有的居民搬走了,有的没有搬走,无论是临街的位置还是大杂院深处,都有零碎的、闲置下来的空房。“既然不能够做到连成片开发,我们就想这些节点能够引进怎样的业态,达到撬动当地经济、复兴社区的作用。”梁井宇说,“我们并没有想专门引入文化创意的人群,但这样的人群天然就会被这条胡同的氛围所吸引。他们不像快餐连锁店那种商户,会精确计算人流量,而是对这样的胡同有感情,看中它的潜力。同时这样的文创人群对这个社区也有好处,他们会让社区居民看到原来一个不起眼的空间可以改造得这样美好;他们以及吸引来的客人也素质较高,不太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Ubi艺廊是杨梅竹斜街上进驻的第一户店铺,它的女主人原来是荷兰驻华大使馆的文化参赞施鹤玲。在工作5年后,她无意转任使馆的商务参赞,便决定辞职,来到杨梅竹斜街开了这样一家展示珠宝和陶瓷艺术的艺廊。她把南北方向的两间平房合二为一,重新翻修后改造成一个通透明亮的新空间。作为第一位到来者,她对艺廊的发展和胡同的前景很有信心,因为她曾经亲眼目睹了阿姆斯特丹老城的复兴。施鹤玲经常在这里举办极富创意的首饰设计展和高品质的当代陶瓷作品展,也为欧洲的朋友、美院的学生开办工作坊。这家艺廊的风格某种程度上也就为之后到来的店铺奠定了基调。

    

     铃木食堂是杨梅竹斜街比较有代表性的商家之一。图为铃木食堂附属的铃木杂货铺内部

     “大投”方面对入驻杨梅竹斜街的店铺有着严格的挑选。通过对深藏于胡同里29家不依靠商圈存在,不同于星巴克、肯德基等连锁商业,但又能准确吸引客户的以往商户案例分析,跨界中心将招商对象按优先程度分成ABC类,比如A代表能独立生存,又能带动和激励本地其他商业对象。他们照分类邀请商户前来开店,并根据评分收取不同的租金。“我们一定要避免在南锣鼓巷出现的失控景象。”梁井宇说。在梁井宇等规划者的心中,杨梅竹斜街未来仍然要保持商居混合的状态,所以引入安静又有文化品质的业态进入才是发展的路径。与南锣鼓巷不同的是,因为已经收回不少临街店铺的产权,他们能够决定业态的走向。

     在2011年,吸引有趣的机构和人员进入大栅栏的想法看起来还很不现实,因为基本上没有多少人知道杨梅竹斜街的存在,大栅栏听起来只是个充满外地旅游客和廉价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梁井宇找到了时任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的孙群和策展人陈伯康(Aric Chen),问他们是否愿意在大栅栏的小空间里做一些外围展览,双方一拍即合。9月,来自世界各地的22个展览和一系列的设计活动变成一个叫作“大栅栏新街景”的设计体验项目。至今,“大栅栏新街景”已经成功举办4年,像施鹤玲和周宁这样的店主都是通过设计周才了解到杨梅竹斜街的状况。

    

     新进驻的店铺“模范书局”很符合杨梅竹斜街过去“出版一条街”的气质。图为模范书局后院

     去年底,“大投”还联合另外一家广告传媒公司开始了“大栅栏十二·间公益设计”项目。它邀请国内具有影响力的12位室内设计师,深入了解居民家庭情况及生活方式,根据他们的设想进行方案设计,最后免费完成房屋的内部改造。

     住在杨梅竹斜街北面、笤帚胡同19号的张姓大姐因为有个脑瘫的女儿,属于特殊照顾的对象,被街道推荐参与到项目当中。她的房子属于一间四合院的南房,有20多平方米,有她和老伴儿,还有两个女儿四口人居住,这算是12间房子里最大的一间。四合院房子的顶比较高,但上面的空间完全是浪费掉的,都是在屋顶下面做吊顶。“那种吊顶一度是纸糊的,糨糊是米做的很香,招耗子,晚上能听见它们在顶上爬。”张大姐说。设计师的做法是将房顶裸露出来,房子重新分割成三部分,每部分都做了一个二层的储物阁楼,可以走楼梯或者挂梯上去。平房里冬天冷,夏天潮。“夏天屋里的水泥地上能泛出一汪汪水,家具背后都长毛。”设计师也为房间做了防水和保温的处理。张大姐一家现在暂时住在耀武胡同的周转房里,预计5月份完工的时候就能够搬回去。更新计划的执行负责人告诉我,“十二·间”计划的目的就是让这12间房子成为可供参考的样板间,将来其他居民能够在其他社会资源的指导下自行进行改造。

     ⊙ 文章为节选,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