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之「茶本主义」:名家教你如何喝出一杯茶里的平淡味道
2015/5/6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的茶选题,如果从我们刊物走访茶山算起,至少已经有8年历史;而“茶之道”专刊,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似乎还没有结束的考虑,这在三联的刊物史上,也算是一件突出的事情。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奇怪,这几年中国开始转型,整个社会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热情有增无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产品亦在深度开发之中。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自然而然能持续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并非在操作一个无根的选题。

     以茶为本,是我们这个民族对待茶的态度。如何达到这种“茶本主义”?毫无疑问,那片被精心制造出来的(茶)树叶,只有在与水的互相激发之后,那杯茶汤终于诞生。这是物理的事实,也是认知茶世界的基础。今年,我们由此出发,穿越茶汤所依附的各种茶器、茶具与茶筵……进入更深的茶的内在世界。

    

     茶林谷芳喝茶,需要放弃物之追逐,才能找到心安放的地方。

     茶,正是「一方天地的安顿」。

     然而,如今谈茶,却多与此相悖。常见以多为足,以外逐为乐,以繁复为高,以稀有为尚,以表现为得。

     以多为足。在此,喝茶,何止于饮品口味之满足,更延伸至地位、钱势、品味之夸耀。

     以外逐为乐。在此,茶之行乃无关乎内心,而其外逐,又何止于茶本身,更乃及于相关之事务,于是,习茶竟就成为有钱、有闲之专利。

    

     明 文徵明 《品茶图》

    

     以繁复为尚。在此,如千利休所言「茶道、烧水、点茶而已」,几已成绝响,诸家竞艳,甚至就直接以世间习气应于茶席。

     以稀有为尚。在此,茶,竞逐稀品,原不在境界之深远,而在以之骄人,乃至竞得厚利。而即便不如此,一味追逐稀有,亦乃「致远恐泥」之事,连有所坚持之茶人也常不经意地就在此流失。

     以表现为得。原来茶在生活,其基点在与自己生命之连接,之后有待人接物之所用,而现在,茶席之设,固多强调美学之追寻,却常只以表现为乐,茶事,许多时候,还不只是表演,更就在炫耀。

     说中国茶在历史中较缺乏自觉性观照,许多人想必不服气,毕竟,中国是茶的宗主国,但事实却是如此。

    

     茶解致璋喝茶要能喝出平淡的味道,方是真味。

     星期六的早晨,依然在谈笑风生的气氛里度过,大家离开的时候已下午3点了。

     有朵蓓蕾从清早就慢慢鼓起,一天下来,越来越饱满,好像随时要绽开,怒放的样子。

     我想陪伴它开放。

     我在它附近扫地,仔细清洁每个角落,慢慢擦桌子,时时回过头来,凝视它,怕它在我一转身,不留神的剎那,突然绽开了。

    

     看它圆嘟嘟的模样,想象开花的时候会有点戏剧性,很好奇那是什么情景?

     但它变化得很慢。

     有时站在它面前,1分钟,2分钟……5分钟,它好像动也没动。

     我把花盆抬到茶桌上,慢动作铺陈茶席,煮水,在蓓蕾下面泡茶,不时抬头看看,直到喝完一席高山乌龙,它也没开。

     我进水房清洗杯子,整理茶具。然后,洗菜,吃东西。起先每隔1分钟走到茶室看看,之后,每隔3分钟过去看看。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

     屋子对面有十几棵枫香,都是40多岁的大树,枫香前的印度紫檀刚抽出嫩黄的新叶。

     窗外的色彩,从明亮饱和的浓绿和黄绿褪成薄暮黄昏时的氤氲烟色。

     树叶正反面的界线逐渐模糊,树干的轮廓正在消失。蓝绿色的光谱填满了整排落地窗。起先是一点点靛蓝染进淡黄相间的绿,然后是一团一团深浅不一的蓝绿,接着,染上一层灰褐相间的蓝。

     最后,柔和黯淡的、蓝黑相间的灰沁染了整间茶室。百合兰被包覆在朦胧而静谧的空气中,细致的线条从有点距离的地方望去,就像一株剪影,安详地立在模糊的茶席上。

    

     茶周渝如何用一个朴拙的茶碗?

     “各位!现在你手中茶碗,置入的这片条索状的一叶或对开二叶的茶叶,是来自台湾坪林的野放包种茶,重量大约是0.15至0.2公克之间。现在---开水冲下去!各位看,茶叶尚未展开,不妨先闻闻看。”香气尚未出现,只能闻到一点水气。“这好似中国古人说的‘无极之境’。啊!有人闻到香气了!”

     是一缕幽香慢慢升起,从无到有,“这是‘一’。”有人开始喝了,滋味、甜味开始慢慢出现了。淡淡地,却很绵长,“这也是‘一’。” “道生一,就是太极之境。”有人开始有“气感”了,并有一点暖意,“这就是阳”。滋味、甜味开始刺激舌缘,舌根生津,“津是液体,属阴!”这不就是“太极分阴阳”或“太极生两仪”吗?渐渐地,有人感到身体上的气感更明显,有人指尖有微微麻的感觉,有人打呃了。静静地享受,茶香愈来愈盛,茶汤也愈来愈甜,再看碗中逐渐展开的那片茶叶,原初的茶叶仅0.15或0.2公克!是平常一般习惯冲泡一杯盖碗茶3至5公克的二十或三十分之一呢!更是冲一小紫砂壶7至8公克茶量的五十分之一而已。

    

     宋代建窑窑址出土的兔毫畸碗(左)与百余年前福建农民碗朴拙成趣

     这是去年六月间,我在北京主持的“一叶一宇宙,一茶一世界”茶会演讲会上,从一个粗朴的茶碗,一片小小的茶叶启动了这个大自然赋予与我们的神秘、美丽而丰富的世界。而我所谓的演说,也不过是随着茶叶、茶气、茶汤的呈现,与在我们身体与心灵上的开展与体会来表达而已,而茶内在“生生”的力量,也常触动我们的想象,让想象无限飞跃,思维与语言也常有意想不到的创造。这一整年来,我每与朋友相遇或接待访客,也都如是开始茶叙。我认为一席茶的开始,应由茶汤自身来主导,所以用的器物也尽量是以简单朴拙为主,以免喧宾夺主。

    

     茶王迎新夏天茶会:不忘初心,无上清凉。

     每一个季节都是有质感的。夏日属于透明、清凉的天青色。

     因为要在一个下午冲泡十八款茶,我们在露台的树荫下、五米长的大木桌上设了一个四人连席。“茶多拉的红魔法”活动收集了台湾、福建、安徽、云南、湖南各地最好的红茶,地点选的是距昆明城三十来里的安宁石江书院。

     书院不仅有笔墨纸砚还有田地,可耕可读,每年春耕前还要举行“开秧门”的活动,是老习俗,却让人觉得很新鲜。书卷和墨香在庭院书斋中安然如故,老品种的食用玫瑰、蚕豆苗、稻穗在田里自由生长。书院主人给我们摘来一把青翠的稻穗,尖锐而细密的青芒在阳光下闪着银白的光泽,比之前在四周采的野花要有味道。于是把它作为四位席主连席中的主花材。

    

     书院中的传统气质、临近田园的农耕文化,是这次茶会所选茶境的重要元素。茶席设计便都纳入其间,一树柳荫下,红茶的迷人汤色和蜜香是红茶会中最最需要凸现的特色,两位席主都选用厚壁的玻璃盏,既可以尽显澄金红韵,又避免了在户外行茶时茶汤因为风大而散热过快,导致香气尽失的情况。主泡器以天青色调的甜白影青釉面为主,搭配冷色调的锡器,营造清凉感。因为是带有审评性质的茶会,嘉宾各人也备了茶盏,四位助泡及时分汤,每位嘉宾及席主饮后都在评审表格上写下评审记录,并随时发表对各款茶不同的品感。如此多品种、多人共同参与的茶会其实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茶会的形式其实不是一个固定,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茶境、茶品、参与者来随机而灵动地设计。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趣味,令人在其间感受到茶不同角度的美丽,事茶的乐趣也会由此而增。

     ⊙ 以上内容节选自新刊《茶之道》,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更多内容,请看以下精选目录。

     | 封面故事 |

     山场、活水与茶境——茶之道(王恺)

     是心之安放,还物之追逐?(林谷芳)

     源头活水:好水与好茶的配合(王恺)

     武夷茶岩中的岩骨花香(刘姝滢)

     平淡的味道(解致璋)

     霍山黄芽:皖西大别山区的黄茶地理(邱杨)

     潜岳之西访翠兰(邱杨)

     一叶一宇宙——一个人与茶共同对自然与历史未来的探索(周渝)

     松萝茶的今生前世(郑培凯)

     茶之本义与老树的自然生长(吴丽玮)

     蒙顶山访茶记(周翔)

     寻访六堡茶:黑茶之雅香(王恺)

     乾隆皇帝与竹茶炉(廖宝秀)

     茶席的密码(李曙韵)

     筑境入茶——四季茶会与四时风物(王迎新)

     清代宫廷饮茶之道——专访故宫研究院王健华(王恺)

     在韩国,寻访茶道(王恺)

     韩国茶器制造者:隐居者的世界(王恺)

     茶何以禅(沈冬梅)

     | 经济 |

     市场分析:央企重组潮(谢九)

     | 专栏 |

     邢海洋:老龄化非陷阱

     张斌:还好,诺言实现了

     宋晓军:安倍会超越亨廷顿的预测吗?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