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大佛的穿越与重现
2015/7/5 三联生活周刊

     “我想起了以前的事,那些忘记或者不敢想起的事。”

    

     车声隆隆里,张昕宇、梁红夫妇谈起20多天前在阿富汗重现巴米扬大佛的事情,仍对当时的情景感到吃惊和难忘。当地的一位老人说出这句话时,眼中落泪。6月6日,当大佛在巴米扬山谷的暮色中光影再现时,近千名哈扎拉人开始欢呼、鼓掌、跳舞——唱歌跳舞在塔利班执政时期的阿富汗还是禁忌。

     14年前,闻名世界的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政府炸毁。商人张昕宇当时看到了这条新闻,觉得很可惜,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他并没有想到,大佛以后会和自己扯上什么关系,更没想到,自己日后的生活将经历怎样绚烂多姿的变化。

     成长于北京胡同,张昕宇和比他小两岁的梁红打小就认识,通家之好,青梅竹马。在梁红眼里,张昕宇一直是令人崇拜的大哥,从小喜欢鼓捣机械,搞点小发明。1999年,22岁的张昕宇从部队复员归来,摆起了冷饮摊,大学毕业的梁红索性放弃之前的正式工作,追随“大哥”一起做起了生意,从此不离不弃。

     张昕宇把他在机械上的天才发挥到商业上,通过售卖自制的豆腐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元。几番起伏,生意越做越大,人越来越忙,但也越来越不开心,整天为钱担心,一天睡不到4个小时。2008年汶川地震,张昕宇带着设备和团队前往救灾,一位父亲在废墟上一边挖掘,一边给他讲述自己女儿的故事。7个小时后,父亲挖出了女儿已经腐烂的尸体,情绪崩溃,当场嚎啕大哭,张昕宇再也受不了了。长期累积的不开心,一下子爆发了出来,救灾回来后,他整个人好像废了一样,脾气也变得很暴躁。

     梁红陪着他,问他:“你还有梦想么?”“有。”“是什么?”他一时也说不出来,只知道必须改变自己,而改变从旅行开始。

    

     张昕宇、梁红夫妇在操作投影机重现巴米扬大佛光影

     他们的旅行绝非普通意义上的游山玩水,向来不安分、喜欢挑战极限的张昕宇,设计的旅行目的地都是最危险的极点和盲点。这也并非说走就走的旅行,每次出发前都会精心准备。为此张昕宇制定了10年规划,花5年时间学习潜水、汽车改装、驾驶飞机、帆船等一系列野外求生技能与知识,剩下5年才开始真正的探险。

     “到哪个国家,我们都喜欢做一些有意思的事。”重现巴米扬大佛的计划,其实早在2009年就策划好了。

    

    

     阿富汗巴米扬山谷

     巴米扬大佛是巴米扬山谷中绵延2500米岩壁、700多座佛像石窟中的两座傍山巨佛。西大佛建成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东大佛建成于1世纪,高37米,着蓝色袈裟。对这两尊大佛,晋代高僧法显在《佛国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均有记载。对阿富汗当地人来说,大佛早已超越宗教与政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张昕宇说:“当地人有时甚至把西大佛叫做爸爸,东大佛叫做妈妈。”他们此次计划重现的是西大佛。

     张昕宇告诉本刊记者,重现大佛的准备大概用了半年时间。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大10年前有一个日本团队想通过激光技术还原大佛,但是没有成功。几经探寻,张昕宇最后找到了建筑投影的技术方案。这项近年来兴起的光影技术,多应用于演出现场或灯光秀,其原理是采用高流明的投影仪,将影像直接投在建筑或者一个实体上面,投影内容和建筑实体结合在一起,产生逼真动态的效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张烈,曾经在两三年前参与过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光影重现项目。他介绍说:“光影重现的难度有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研究考证佛像的原貌是什么样子。其次,投影仪的安装与调试,也要充分考虑到现场环境与投射角度。比较而言,投影仪只是一个成本投入的问题。”

     与形体完整、主要需要上色的卢舍那大佛不同,张昕宇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大佛的面部复原,由于大佛很早即遭到破坏,几乎没有人见过大佛的脸。于是,他们决定向有“阿富汗祖母”之称的喀布尔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南希·杜普利(Nancy Dupree)求助。南希深受当地人爱戴,50多年前与丈夫开着越野车跑遍阿富汗全境,发掘了很多阿富汗最古老的文物,此后写了十几本与阿富汗相关的书。5月30日,在联系了数月,用时一个半月行驶了8000公里的路程后,张昕宇和梁红见到了这位88岁的传奇人物。南希向他们提供了大佛被炸毁前的图片。

    

     梁红与被誉为“阿富汗祖母”的喀布尔大学学者南希·杜普利(左)

     为了此次重现活动,早在两个月前,张昕宇团队就向巴米扬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等到了阿富汗时,批准文件也批复下来了。6月5日,张昕宇团队在现场进行了简单调试。6月6日,首次正式投放持续了3个小时。6月7日,应当地政府邀请,又进行了7个小时的投放。调试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反复的调试对眼睛伤害很大。出发前的一天晚上,张昕宇叫醒梁红,说自己眼睛疼,看不见东西了。拉到医院,诊断为眼角膜脱落,原因正是在调试高亮度的投影机时,长时间离得太近。

     终于,在夜色下,巴米扬大佛再次显形,远在50公里外的人们都看到了它的光芒。投放现场瞬间变得像过节一般,梁红很激动,她说:“我和老张挺自豪的,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当大佛亮起来的一瞬间,你会觉得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都不叫事了。”

    

     张昕宇、梁红用投影器材重现巴米扬大佛光影,大佛投影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短暂的庆祝过后,随之而来的是现实的安全威胁。首次投放后的第二天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巴米扬机构收到建站14年来的首次灰色警告威胁。当天晚上,一些当地的老百姓告诉团队成员,极端组织甚至扬言要炸毁活动现场。

     张昕宇对此并不意外,当天他在朋友圈上发了一条消息:“我们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快速逃离阿富汗!”虽然从索马里开始,张昕宇的策划方案里就有了雇佣军,然而在战乱频仍、塔利班势力强大的阿富汗,雇佣军需要升级到一个连队的规模,装备包含10多颗RPG(火箭推进榴弹)、6挺M60机枪,40多支AK自动步枪,以及7辆车。

    

     一场从阿富汗前往伊拉克的胜利大逃亡开始了。从日本调来的运输机,由于在巴基斯坦没有航权,绕飞一圈后才降落在喀布尔。伊朗是被制裁国家,把人员和车辆装上运输机后,却无法通过其领空,只好再次绕道土库曼斯坦、土耳其,兜回到伊拉克。由于喀布尔属于战区,张昕宇他们带着的两辆汽车要进入喀布尔机场,同样大费周章。从阿富汗外交部,再到内政部,边防总队,喀布尔边防,喀布尔机场派出所,他们找了一大圈,才把车辆开进机场。办理海关手续,又要转一大圈。

     接受采访时,张昕宇正前往巴格达机场取车,他笑着说:“塔利班透过我们的线人,把消息传递过来,说我们每个人的脑袋值5万美元。”

     以北纬30度为基准,北京—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迪拜—也门—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以色列,这是张昕宇下一步要走的线路。为何选择这样一条战乱动荡的线路?在张昕宇看来,这些中东国家正是当今世界的盲点——长期以来,我们对欧美的了解超过他们本国人,却对许多邻国并不了解,有关中东的信息来自西方,我们只是翻译。

    

     侣行团队在喀布尔遇到阿里,他撩起上衣,露出支撑身体的保护板。这家就业中心收留了十余位残疾人

     穿越盲点之旅,与之前的穿越极点之旅颇为相似,都是希望通过旅行告诉普通人难以了解的真相。旅行也在不断刷新与改变着张昕宇和梁红的认知。

     在阿富汗,梁红第一次觉得作为一个中国女性,实在是太幸福了。有一次,梁红走在一个大篷车的改造厂,走着走着,突然有人跑出来把围巾围到她头上——在这个国家,女人必须戴围巾,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去和当地人谈事情,他们直接把梁红关在了门外,男人之间的事情,女人最好躲远点。

     “他身上有一种顽主气质和很朴素的爱国主义。”范承刚这样评价张昕宇。很多时候,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别人,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只要想做,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在南非,张昕宇策划了一个乘氦气球飞行纪念曼德拉的活动,以表达不同肤色的人可以在一起和平生活的理念。此前,全球共有14个人完成了真实版飞屋环行的壮举,其中2人为此牺牲。做策划时,张昕宇试图寻求他们的帮助,对方告诉他这个事情中国人可能做不了,要他们帮忙,需要100个人的团队和10万美元资金。最终,张昕宇用10个人的团队、十几万元实现了这一目标。

     巴米扬项目完成后,张昕宇把价值10万美元的投影器材和可供机器使用400小时的配件捐给了当地政府。他希望告诉沿线国家的人们,中国人带来的不止商机,还有自己的文化。

     下一站,伊拉克。在那里,张昕宇和梁红将花费一个月时间实施“摩苏尔计划”——为当地的近百件文物和两座古城,建一座数字博物馆。

     ⊙ 本文图片由《侣行》提供,文章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43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茶之道 | 邓丽君 | 伐木 | 英国王室 | 汪国真 | 窦唯 | 挪威 | 冰火 | 霍克尼 | 村上春树 | 格拉斯 | 万晓利 | 灰姑娘 | 纸牌屋 | 美剧 | 自恋 | 米其林 | 读书日 | 昆曲 | 真人秀 | 念念 |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