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的两面
2015/10/8 三联生活周刊

     湖南湘乡市碧洲公园内的一块语录碑上,前两年被人发现将曾国藩的格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误刻成“莫问耕耘,但问收获”,将意思完全弄反了——但它倒是在无意中道出了眼下这个时代的真相:这是一个结果导向的社会。众所周知的实用主义名言“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便隐含着这样的意味:结果比过程重要,目的比手段重要,以此类推,收获自然也比耕耘重要。这的确驱使中国人去实现早已确立的发展目标(包括自我发展),但恐怕也大大助长了急于求成、以成败论英雄的功利风气,人们往往不耐烦去做一些“莫问收获”的事。

     这与匠人精神正好背道而驰。在《新资本主义的文化》中,理查德·桑内特已经表达出对那种灵活变化、频繁调整的现代文化精神的不满,认为它不仅惩罚钻研,而且实际上会对一个“更好的社会”造成损害。他因此将“匠人精神”作为一种文化批评,认为匠人身上那种长期不计报酬的投入与专注,正是创造更好的未来所需要的。那种“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精神,不仅对科技、工业而言重要,对文化的各领域以及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而言都是密切相关的。

    

     美国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

     在这本《匠人》中,桑内特作了更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不过他没有急于去表彰“匠人精神”,而注意到了“匠人”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这种“不问结果”的专注既使人专注于技术的细节而能把事做得更好,却也往往对自己所制造的事物可能带来的巨大破坏性考虑不足。主持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每当看到某种在技术上很诱人的东西,你会迎头赶上,把它做出来;只有等到成功以后,你才能够去争辩这种东西可以干什么用。原子弹的情况也是如此。”看看近几十年来的科幻电影,几乎满是这样的科学家形象:一个古怪的人物,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钻研着,结果一不小心就捣鼓出某个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威力巨大的怪物来。那种表面上没有害处的忙碌与专注,结果则是“他们坐在桌子旁边就能毁灭整个人类”,这也意味着新创造出来的怪物无法融入周遭世界,而是破坏现有的世界。

     也就是说,“匠人”精神本身就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专注”和“不问结果”在某种情况下当然是好的,它能促使人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和完美,在研究中的确正是需要这样——不计回报地投入,为一种献身精神所驱使而不断追求完善。借用冯·布劳恩的话说:“基础研究就是:在我做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结果可能是失败,但你只有不断尝试,才可能“碰巧”获得突破。但值得注意的是,冯·布劳恩本人虽然是极为优秀的科学家,对现代导弹的前身V1和V2火箭的发明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他就像是个完美的匠人,虽然将一件武器锻造到极致,却不去管它可能被君王拿去作恶。正是因此,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认为,制造事物的人往往并不理解他们正在做什么。她更著名的观点“平庸之恶”其实也是同样基于对工具理性畸形发达的批判:如果一件工作(例如大屠杀)本身是罪恶,那么只管将工作完成得更有效率、更完善却不去思考它的目的,就只能有利于作恶。

    

     《匠人》

     这牵涉到现代政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技术与发明不应凌驾于人类之上,它太重要而不能仅仅交给技术人员去处理,而政治学必须为此提供指导,最终的目的,则是如桑内特所说:“我们可以过上一种更具人性的物质生活,前提是我们更好地理解物品的制造过程。”虽然他并未提到“异化”一词,但这无疑正是为了超越或克服异化,也就是通过对制造物品过程和目的的了解,反思这些对我们认识自己的影响,从而避免一个可怕的后果:人发明了工具,却被工具所改变。新技术所解决的往往是技术问题,但它带来的则常常是政治问题。概言之,人们应既专注于实践,也顾及劳动的后果。

     怎么做到呢?桑内特在深入匠人生活之后提出: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境况,是一种实践与情感回报相结合的、值得过的生活。做一个匠人实际上便是在从事创造活动,他们由于专注于工作而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自由地实验各种方法,最终,从中得到的满足感便是其精神回报。唯有这样开放、长期的平台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研究创新,过于注重结果或朝令夕改都不利于解决问题,因为很多新技术在最初的确看来都没什么应用价值。要推动技术创新,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组织结构上的政治学问题。

    

     在这里,桑内特强调的是某种“自主性创造”,亦即在不受别人干预的情况下去创新。必要的劳动,对现代人的文明病而言是一剂良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与我们自身联系起来的创造物,才能予以人真实的满足感,那是购买再多的消费品也不能取代的。值得补充的是,在我看来,这种技艺与劳动的原型,理应是家务——虽然它经常遭受贬低,但正是在日常的家务劳动中,一个人得以不断练习并获得那种自如的感觉。

     理想的匠人生活,其实便是理想的人类生活:清楚自己面临的困难在哪里、通过掌握技能去完成自身的创造性任务,并在人际交流的协作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桑内特特别推崇“社交型专家”,强调要“全面地、历史地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一个分享知识的网络,才能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完善。正因此,他坚持认为,“几乎所有人都能变成优秀的匠人”,因为匠人就是人自身,匠艺活动的节奏则和儿童游戏的体验差不多——他想说的是,人们是从小在游戏中学会认知能力、交际、服从规则等等,游戏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人的精神得到丰富而不是异化。

     值得注意的是:桑内特在这里所讨论的,都深深地根植于西方的传统。人自己创造的工具带来灾祸,是西方的自古以来的主题,涉及欧洲哲学中“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也因此而格外注意树立人的主体性。在劳动和游戏中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也是长久以来受关注的课题,100多年前美国便有所谓“4H教育”,即倡导动脑(Head)、动手(Hand)、身心(Heart)、健康(Health)的协调。这一切都是基于一种个人主义主张,即人存在的最高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一个开放协作的社会网络空间,而这又反过来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很多事只有每个当事人清楚,通过无数个体不断的试错和探索,才能摸索出隐藏在特定结构之下的机会点。匠人那种专注于探索而不计结果的精神,在此暗合了一个新未来的需要:由于创新的结果和得失成败事先无法确知,因而鼓励探索和自我完善,不仅是个人所需,也是应当塑造的社会形态。

     ⊙ 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57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

     释永信 | 侯孝贤 | 美食阅读 | 孤独之书 | 天津爆炸 | 下午茶 | 宁泽涛 | 黄渤 | 邪教杀人案 | 一人食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