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录|牛仔裤的自我意识
2016/4/11 三联生活周刊

    

     人们都说牛仔代表叛逆。然而,你还能找到比牛仔裤穿着更广泛的制服吗?

     福楼拜如果活到现在,并继续写作那本吐槽时髦风尚的成见和套路的《庸见辞典》,谈到牛仔裤时,也许会这么说:“一个象征不受惯例约束的自由、个性、青春、舒适与平价的物件,它的崛起代表了大众风尚对于精英时尚的逆袭。”

    

     如果他有朋友圈,将这句反话发送到社交网络上,大约会招来亲朋戚友纷纷点赞。因为这是一条常规定论,已经不需要通过思考来判断对错了。事实果然如此吗?

     牛仔裤诞生于淘金热时期。淘金者需要耐磨的裤子,于是,有人开始用制作帐篷用的厚帆布来制造裤子,帆布用完之后,蓝色粗纹斜呢棉布成为替代品。它的流行,是随着牛仔电影的兴起而开始的。扮演牛仔的演员将牛仔裤介绍给了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为了惹父母生气,穿上了“不伦不类”的牛仔裤。就这样,牛仔裤以“反时尚”的面目,登上了潮流的舞台。

    

     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会成为牛仔裤的黄金年代 —— 它与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实在太过契合。这个时代的空气里都洋溢着青春与叛逆气息,街上行走的都是穿着牛仔裤、留长发的青年。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形:

     “百分之九十的中产阶级和大学生的穿着,不论男女,在腰以下都是相同的,虽然腰以上的部分从短夹克到宽松上衣各有不同。”艾莉森 ·卢里在《服装的语言》中这样写道。这本书写于七十年代,而牛仔裤的盛世,却延续至今。

     一个问题:所有人都有的衣服,我们管它叫什么? —— 答案很简单:制服。

    

     “当大家都拥有一套牛仔服的时候,我们拥有的是什么呢?是一套制服,与黑礼服没有两样的制服。”保罗·福塞尔这样写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牛仔裤是作为冲击正统制服的休闲服装开始的,后来却成为最主要的制服,到最后是制服的典范。”

     当然,你也许会反驳说,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牛仔裤:锥形、阔腿、破洞......然而,你在选择礼服的时候,不是也可以选择单排扣、双排扣、平驳领、枪驳领、青果领吗?

    

     那么,除了“拒绝同一”的叛逆诉求以外,牛仔裤意味着什么?更浅白一些的问:它吸引我们的什么呢?廉价? —— 这个假象已经被许多昂贵的牛仔品牌打破了。舒适?——那或许因为你不太习惯穿着柔软轻盈的面料。简单自在?—— 这是否是一种融入人群的舒适呢?

     有一个原因,是广告一直宣扬,却鲜为穿着者所坦白表露的: 性感。牛仔裤广告大约是除内衣广告之外,最擅于表现“诱惑”的一种类别了。实际上,自从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在电影中演绎了牛仔裤之后,牛仔裤作为性诱惑工具的形象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在五十年代,一些学校甚至禁止学生穿着牛仔裤。

    

     我们可以从“诱惑”的反面,来解读一下件服饰。在宣传禁欲的宗教“制服”中,共同的衣着密码是:“松”。不论是修士的长袍、和尚的袈裟还是道士的道袍。而在牛仔裤的穿着中,一个关键词是:紧。这与中世纪的塑身衣有些异曲同工的意思。

     《玫瑰的名字》的作者翁伯特·艾柯,曾经对牛仔裤做过深入的研究,认为这个主题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他这样看——

     假定牛仔裤是紧身的(像大多数情况那样),那么,穿着者的身体被分成了两个区域。上部,是穿着衬衣与夹克的“可活动”区域;下部,是被牛仔裤紧紧包裹的“被保护”区域。就像古代战士的贴身盔甲一样,牛仔裤给穿着者的身体下部“装上了装甲”。对牛仔裤的意识让他与外部世界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

     “我已经获得了异意识,即我的自意识成了流行病。”

    

    
艾柯还认为,牛仔裤的另一个迷人之处,是令穿着者显得更为年轻。他的这个观点非常有道理——甚至并非因为牛仔裤广告营造出来的那些“青春幻想”。毕竟,一个身材走样的肥胖中年人,是不可能穿上那些如盔甲一样的紧身牛仔裤的。而是否大腹便便,决定了你是否看起来像一个中年人。

     (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