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圆桌 | 单身恐惧症
2016/4/25 三联生活周刊

     图 / 谢驭飞

     朋友最近失恋了,6年的感情,说掰就掰了。貌似从春节开始,男友便处于半消失状态,电话日渐稀少不说,居然还用上了“谢谢”、“麻烦了”这样的客气措辞,朋友先是纳闷,等她反应过来或许出状况了,找上门去,人家已经有了新欢。软磨硬泡、折腾了一宿,男友终是不愿重修旧好,还开玩笑似地讨饶,求放过“我们这对狗男女”。

     闻此消息,我们几个朋友特地安排了两回酒局,庆祝她重回单身,外加鼓励她重整士气。没想朋友根本就不买账,一次都没出现,搞得我们很扫兴,只好背后说她坏话解气。不跟我们玩的原因很简单,自被分手第二天起,朋友便开启了“疯狂找男友”的模式,婚恋网注册,拜托所有认识的人给她介绍,与人在微信勾搭,我猜那些日子她肯定也会学童话里的小姑娘,每晚入睡前跪在床上祈祷天上能掉下一堆男朋友。

     “找男友”模式开启,后面自然就是马不停蹄的约会,更没时间搭理我们了。我都有些惊叹朋友神奇的自我修复能力——武侠小说里那些一遇内伤总要闭关清修几个月的大侠们,想必都不是她的对手。但仔细想来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内伤肯定也是有的,只是我这奇葩朋友包扎伤口的手法不太常规。

     一直都流行一个时髦的说法:一个人若单身久了可能就不太愿意开始一段亲密关系,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做家务、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反倒不太习惯进入事事都和人商量、最后可能啥也干不成还大吵一架的冤家节奏,你没见电影院常有的为看什么电影意见不合当场就撕起来、任几桶爆米花都哄不过来的小情侣?但在我们这个天然敌视单身的大环境里,不管单身之前的形容词是“热爱”“习惯”还是“被迫”,与之比较,这个观点的反面倒更成立也更有中国特色,那就是很多人恋爱结婚只是因为无法忍受自个儿待着,甚至都受不了“空窗期”这样的过渡。

     心理学家老爱说人要有独处的能力云云。事实却是,貌似这种能力我们从小都没被培养,也不被鼓励。我们从来都喜欢热热闹闹一家人,那个独自钻在自己房间的人总有被排斥的风险。我们爱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真相却可能是,陪伴与长情和告白都关系不大,只是因为单身恐惧症。于是婚恋成为避免独处的名正言顺的理由。

     奇妙的是,我们对单身和空窗期的恐惧,却经常是以诋毁单身的方式进行。从前提及单身,人们条件性的反射是“这人是不是有毛病”,而这毛病通常是指向生理。现今,这种具有里弄气息的八卦渐渐散去,换来新的更有时代感的质疑,单身被升华为一种社交障碍症,一个人若单身太久,会被认为没有能力与人类得体地打交道……诸如此类的敌意,倒也证明了单身的可怕:比起那些到处乱扑急于恋爱结婚的主儿,能安安静静自个儿待着的人总让人感觉不明觉厉。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