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我们非常了解这个世界,却不了解这个世界中的自己”
2016/6/9 三联生活周刊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可以快速订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2012年10月5日,德国主流报纸《世界报》邀请大画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担任一天的图片编辑。他将报纸的新闻图片,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作品。那种模糊的著名的里希特的照片绘画似的。

    

     将新闻中的现实世界和艺术家眼中的世界重合,《世界报》这个有趣的项目之前已尝试了两次:里希特之前,他们邀请过美国画家、雕塑家埃斯沃兹·凯利和德国画家、雕塑家乔治·巴塞利兹。

    

    Abstraktes Bild,格哈德·里希特,1994. 这幅画在伦敦苏富比以£21,321,250拍出

     而2012年的里希特,恰好成了世界上“最贵的在世艺术家”——他的一幅抽象画,在伦敦苏富比拍卖出了2130万英镑(约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他和《世界报》的这次合作事实上更加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事件”。德国著名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为这次合作发表了谈话。他为里希特定义了一个身份:画面制造者。然后,他们两个决定合作一本新书:《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在此前,2009年,他们已经出版了第一本摄影故事集《十二月》。那是新年前夕的12月,克鲁格和里希特在度假中决定共同创作。两人分工明确——里希特负责提供照片,用他在那12月里每天拍摄的雪景,克鲁格则运用他的想象力和从照片中获得的灵感完成文字故事。

    

    

    《十二月》

     为什么这两个人合作一本书就如此令人瞩目?因为他们都是德国当代文化于世界的代表人物,并且,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对话就是在回应东西德的两段历史。历史,情感、体验……还有名气,多么丰富而冲撞的信息。

    

     格哈德·里希特

     克鲁格和里希特的交集的一刻,相当具有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那种特质:2007年在瑞士南部锡尔思玛利亚的旅馆“林中小屋”(Waldhaus)相遇,成为好朋友。这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旅馆曾是德国多位思想家艺术家工作过的地方。遇到那天的场景被这样描述:克鲁格正在专心写作,里希特走过去和他打招呼并自我介绍。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对话。这年他们都75岁了。之后的每年圣诞,两家人都相约在这里度过。

     克鲁格和里希特竟是同年同月出生的人——1932年2月,生日仅相差5天,只不过克鲁格出生在西德哈尔伯·施塔特,而里希特出生在东德德累斯顿。

    

    

    《十二月》

     克鲁格五十年代在德国马堡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历史、法律和音乐,并且在这个阶段,接触了德国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中的狄奥多·阿多诺。在他进入电影行业以后,他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25个发起者之一。他用电影的方式探讨德国的过去与现实,强调电影在公共领域促进理性思考的作用。如果要说他的代表作,早期应是1966年获威尼斯银狮奖的《昨日女孩》、1968年获金狮奖的《马戏团帐篷顶上的艺人》,70年代他还有回应政治的经典之作:《女爱国者》和《德国之秋》。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德国本土有一个左翼激进分子巴德尔迈因霍夫组织世界瞩目,他们用极端方式和暴力活动来表达对社会不满,最后在其首领死于牢狱后,运动也消声了。克鲁格拍摄的《德国之秋》,就是以他们在1977年的一起绑架恐怖事件为蓝本。

    

     亚历山大·克鲁格

     到了80年代,他和那位上个月刚获法国戛纳金棕榈奖的一生为工人阶级拍片的英国名导肯·洛奇一样,也从电影转入电视界,大量制作独立电视节目,希望借此领域来回应社会现状,尤其重要的是,反思大众传媒的独立和理性问题。

     晚年克鲁格开始写作。“我们非常了解这个世界,却不了解这个世界中的自己”。克鲁格说。2000年,68岁的导演以《情感编年史》获德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毕希纳文学奖。这也是为什么在和里希特合作《十二月》和《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时,以电影立命的克鲁格反而被里希特要求完全放弃他所熟悉的镜头画面语言,成为故事的撰写者,而里希特自己作为图像制造者。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里希特和克鲁格,如果对照他们的人生经历,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像是两条匀速对称的平行线,甚至让人想起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两个冥冥中相似的人,被分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某一刻,终究命运接驳。

     在克鲁格求学法兰克福的时候,里希特正在社会主义东德的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壁画。1959年他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美国画家波洛克和意大利画家封塔纳的作品让他萌生了去西德的念头。两年后,他幸运地在柏林墙竖起之前,通过朋友帮助到达西德,定居杜塞尔多夫,并进入到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他著名的模糊照片绘画、色卡系列、“灰色”画系列,都是到达西德之后的作品。1976年,也是在克鲁格成名的威尼斯,里希特代表西德参加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以《48幅人像》建立起他在国际上的艺术地位。

     和克鲁格一样,里希特对德国本土的左翼激进分子巴德尔迈因霍夫组织及其在意识形态和恐怖主义之间的转变也有持续的理性思考,并试图做出艺术上的回应。1988年,他创作了自己最重要的照片绘画作品之一:《1977年10月18日》,画面是该组织首脑的死。

     ……

     两个顶尖人物,思想和命运的平行及交叉,都在北京人文艺术中心(BCDC)此时此刻的展览《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格哈德·里希特》中,通过图文互现,回应了历史和艺术史。克鲁格亲自为这个展览挑选了约60段故事片段,配合里希特各个时期拍摄的60多幅照片。现场还有克鲁格专门为展览制作的影像、策展方对艺术家的影像专访、以及两位艺术家之间的交谈影像。

     ——他要记住这一幕:植物绽放黄色的花朵,南方的红晕在灌木丛中跳跃,女儿不耐烦地晃动着双腿,儿子埋头在作业和书本里拼命用功。

     ——所谓的新闻价值,而非事实本身,构成了我们现实世界的日常图景。诗的产品与日新月异的新闻恰好相反。在手绘的图像里,在小说的叙述中,外部的时间静止不动。

     ……

     你们听懂了“交谈”吗?这好像并不那么值得关心。也许你们只需要知道:这两个对话者,他们是克鲁格和里希特。

     里希特的照片让我们身处2012。克鲁格的文字让我们身处1908。或者1946。或者1987。这些错乱了时空的“对话”既是静默的,又是激荡的,就像克鲁格评说的里希特和《世界报》的那次合作——“静默的照片冲向纯粹动荡的历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