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谈古典(4)
2016/6/27 三联生活周刊

     换一个肖邦夜曲的情调入口

     有人不喜欢俄罗斯的浓厚,当然也可以从单纯、优雅的夜曲直接进入肖邦。室内乐是骨感的音乐,安静,更能培养人的感觉力。

     听肖邦,先要在谱系中了解他的位置。他比格林卡小6岁,我们每天听的古典音乐,其实多半都是浪漫主义时期,从贝多芬(1770-1827)到马勒(1860-1911),也就是19世纪一百多年的作品。贝多芬开创的浪漫主义,到马勒为尾声,肖邦(1810-1849)、舒曼(1810-1856)、李斯特(1811-1886)、与威尔第(1813-1901)、瓦格纳(1813-1883),年龄相仿,都在以各自之好将浪漫推向极致,只不过方式不同。只可惜肖邦与舒曼没能有李斯特、瓦格纳、威尔第那样的气度与寿命。

    

     肖邦(Frédéric Chopin,1810-1849)

     肖邦只活了39岁,死于肺结核。他的母亲是波兰人,父亲是法国移民。他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钢琴演奏家,8岁就开始在贵族沙龙中演奏,练出了极好的技巧。有了技巧又反感李斯特那样的炫技,于是借琴键冥思内力,成为钢琴这件乐器培养的浪漫诗人。在浪漫主义作曲家中,肖邦与门德尔松、舒曼一样,气质是相对孱弱的。这气质导致他迷恋于小格局中对旋律、节奏的回味,大作品只有两首钢琴协奏曲、三首钢琴奏鸣曲(目前经常演奏的只有第二、第三号)。

     按照音乐史的说法,法语Nocturne这种表现形式乃爱尔兰钢琴家菲尔德所创。

    

     菲尔德(John Field,1782-1837)

     Nocturne源自拉丁文Nox(夜神),本为宗教性的夜祷。菲尔德是意大利著名钢琴家克莱门蒂(Muzio Clementi,1752-1832)的高足,他为推广克莱门蒂琴厂的钢琴,1812-1836年间,作了20首夜曲。肖邦听到他的演奏后,创新了这种形式。我们不妨来听听菲尔德的《夜曲》,就能体会肖邦与他的区别了。

    

    ▲ Stefan Irmer演奏的菲尔德第10、14号夜曲

     菲尔德的夜曲中,其实找不到肖邦这样迷人的诗意。当时很多人都作Nocturne:李斯特作了5首、舒曼作了4首,但真正能让我们感受到月华如滴、诗意横溢的,只有肖邦,还有比肖邦晚一辈的法国作曲家弗雷(Gabriel Urbain Fauré,1845-1924)。

     肖邦一共作了21首夜曲,按生前出版顺序,有18首。另3首是他去世后发现的:第19号其实作于1827年,最早;第20号其实是OP.9同年所作,第21号则是OP.37前的作品。听这21首夜曲,要分清三个时期:刚到巴黎后所作是OP.9、OP.15开头的6首,再加第20号,乐思清纯柔美,中段相对简单。OP.27开始进入成熟期,从OP.27直到OP.48,旋律隽永,中段饱满,情绪的幅度也明显不断拓展,更具感染力。OP.55开始进入晚期,感伤变为主调,到OP.62的最后两首,似乎是在这个形式中依依不舍的告别,其中第一首大量的颤音,更增添了悲剧意味。

     我们往往会从波兰钢琴家鲁宾斯坦演奏的第一、第二号(OP.9的1、2)或第五号(OP.15.2)开始被夜曲所感动。

    

    ▲ 鲁宾斯坦演奏的肖邦第1、2、5号夜曲

     夜曲的三段表现形式:呈示、发展、再现,其实都是通过对主题旋律的装饰来表达诗意的,它的美是在装饰中体现的荡漾变化,其荡漾就像波纹,极易亲近。中段是通过情绪变化探寻内涵,只不过肖邦的气质往往使发展不足,初听者往往会误解它焦躁而干扰了美丽旋律,不理解这其实是对夜色的品味——要是没有情绪形成跌宕变化,单凭装饰,再美的旋律也会单调的。

     按顺序一首首仔细听,能清楚感受肖邦的诗意在一点点丰满:OP.15的三首就比OP.9要耐听。而我更喜欢成熟期OP.27的两首。

    

    ▲ 阿劳演奏的肖邦第7、8号夜曲

     首先,主题旋律有了更多变化,更委婉,更有长度,更耐听。其次,中段更有想象驰骋空间了。比如OP.27.1的第7号,有一个著名解读,将激越的中段描述为“一场谋杀后,大海掩埋了尸体”,开头主题是所谓“威尼斯一个平静的月夜”,中段后旋律再现是“大海继续像镜子一样反射着月光。”这种文学解读,当然只不过是一种想象。

     OP.27.2第8号的主题,则明显是爱情感人的倾诉与告白,发展就在它的展示中,主题不断装饰,甜美之极。这时不妨比较一下阿劳与鲁宾斯坦。听阿劳,你觉得他不是简单处理旋律的装饰了。他不仅比鲁宾斯坦弹得慢点,细腻些,且比鲁宾斯坦慎用装饰效果,而强弱音、连音、踏板的处理,使得每一乐句都值得回味。

     再往下,不妨再听肖邦嫡传弟子科恰尔斯基(Raoul von Koczalski,1884-1948)弹的结识乔治﹒桑后的第13号(OP.48.1)。

    

     ▲ 科恰尔斯基演奏的肖邦第13号夜曲

     科恰尔斯基是肖邦得意弟子米库里(Karol Mikuli,1819-1897)的学生。米库里三个学生中,因为米恰洛夫斯基与罗森塔尔后来成为李斯特的学生,受李斯特影响颇多,科恰尔斯基就最得米库里的真传。米库里称他的演奏“就像肖邦一样”。这首OP.48.1被认为是肖邦夜曲中最有气度的,它开头表达的主题像是沉重徘徊的脚步,中段就像要战胜自己的徘徊,高昂时颇有英雄气概。等再回到装饰的主题,似乎就战胜了徘徊。乔治桑对其影响不言而喻。

     我却还是喜欢他早期与中期的,夜曲这种形式,美就在其中的清纯安静。它算是轻音乐,装不了太多内容的。

     回顾往期可点击:

     朱伟谈古典(1)—— 何谓“古典”?

     朱伟谈古典(2)—— 从一颗“种子”开始

     朱伟谈古典(3)—— 鲍罗丁的草原与舞曲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