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专门在比弗利山设计超级豪宅的设计师,他的工作室长什么样?
2016/6/30 三联生活周刊

    

     美国加州的比弗利山(Beverly Hill)在大众传媒中几乎成为了「美国名流富豪聚集地」的代名词。虽然这其中多少有些成见的成分——因为在这里的巨大私宅事实上只占洛杉矶县豪宅总量的10%——但在此落户的显贵确实是很多的。

    

    比弗利山的罗迪欧大道

     除了我们熟知的一些好莱坞明星以外,比弗利还聚居着各行各业的富人:有的从现世的角度来讲勉强算是出身“老钱”(Old Money,即地位显赫的上层社会世家传下的财产),然而绝大多数算是自己白手起家的“新钱”(Nouveau Riche,即新贵)。这些新贵们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往往渴望为自己建造一座象征着地位(和品味)的私人豪宅,因此比弗利山乃至全加州的豪宅一幢比一幢华奢。

     这些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豪宅终归得靠专业人士来设计,而理查德·兰德里 (Richard Landry)便是这些富人们最青睐的建筑设计师之一。

    

     理查德·兰德里站在他设计的一幢豪宅前

     兰德里在业界有个外号叫“超级豪宅之王”(King of the Megamansion)。听到这个称呼你就应该能猜到,他是个豪宅设计专业户——在他眼里,不是上千平米的住宅都只能称作“小”。

     如果换别的设计师说这话,那也许有吹嘘的意味,但兰德里此言恐怕是发自肺腑。这个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后在加州定居的知名建筑设计师随随便便的作品都是上千平方米大小,并且遍布世界各地(当然在中国也有)。

     他的客户非富即贵,并且通常是又富又贵。比如他的忠实粉丝,橄榄球明星汤姆·布雷迪(Tom Brady)和超模妻子吉赛尔·邦辰(GiseleCaroline Bündchen)就请他设计过不止一套豪宅。

    

     汤姆·布雷迪与吉赛尔·邦辰

     下图这幢为布雷迪和当时还是他女友的邦辰设计的法式庄园,光居住面积就高达近1300平米,更别说还有超过1.6公顷的花园和室外面积了。

    

     后来这套房产被出售给美国传奇说唱明星德瑞医生(Dr. Dre)-注:他并不真的是医生

    

     该豪宅的整体图

    

     吉赛尔邦辰在2013年接受建筑家居设计杂志《安邸》采访时在此豪宅(彼时的家)的摆拍留影

     而下面这套为好莱坞知名演员及制片人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设计的私宅则更为庞大,近2800平方米。

    

     也许鸟瞰图能给予更直观的感受。

    

     如果你以为这就算大了,那还是太天真。兰德里在中国上海的私宅项目的面积高达近2万平方米,想想一家人住在2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里,也是感觉略有一丝冷清。富人的世界我们毕竟不懂……

     兰德里的设计风格非常多变。他曾说:“我从来不会重复自己的设计。”这是真的。毕竟他的客户们对设计的独特性及私密性的要求非常高,好在兰德里总能够有办法结合不同设计风格,同时又不牺牲住宅舒适度。

     比如托斯卡纳乡村别墅式的,当然,其实这是在南加州。

    

     比如西班牙式的。

    

     比如现代风的。

    

     人红是非多。有人说,兰德里这个“超级豪宅之王”品味庸俗,是现代城郊大宫殿的拙劣锻造者。我倒觉得,他的作品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他顾客的品味,因为他最擅长也是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客户需求和满意度,毕竟这样生意更可以持久。

     那么问题来了,兰德里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是什么样的呢?是否也如此华丽豪奢?

     非也。

     兰德里的工作室竟然是时下最流行的——工业风!而且相当低调。

     工作室就在洛杉矶某大街的街边,很不起眼。电子推拉门打开之后才发现别有一番天地。印入眼帘的是极具现代感的雕塑、几株植物和树木,兰德里利用镜面,将不大的室外空间在视觉上最大限度地扩大,且营造出不错的生态感。

    

     整洁易打理的人造草坪(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远处的镂空栅栏即是工作室低调的入口(之一),(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镜面巧用,空间感倍增(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进入建筑物内才会发现原来里面别有洞天。

    

     据兰德里介绍,这是一家废弃的退伍兵医院改装而成的办公空间。由于之前层高不足,他特地吊高了楼层,并且在设计上采用了类天井的空间布置,整体效果高挑。屋顶即可透光也可遮光,利用加州良好的自然照明条件,并可随时调节室内的亮度。

     上图中的楼梯板,事实上是装修时候的脚手架,斑驳的纹理正好与整体的工业风契合。如此机智的废物利用真的挺令人佩服。

     再看会议室。下图的会议室是兰德里与客户进行商业谈判的地方。

    

     墙上的电视循环播放兰德里的作品集,电视上方整齐悬挂着他历年在业内所获的荣誉。这面展示墙是由长短不一的小木条搭构而成,木条是相当常见的建筑材料,利用到这里既是向客户强调自己的专业性,也与整体风格搭调。

     吊灯是最最典型的工业风,结构和材质都很有趣,装修达人们颇可以借鉴一下这个创意。

    

     十分耐看的工业风吊灯,照明效果亦很好(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会议用桌的设计也颇费心思。透过玻璃桌面可见桌腿是一些斑驳的木桩搭建而成的,组成的形状合理分配空间,完全不会削弱使用舒适度。

    

     会议桌的设计完美地考虑到风格、成本及实用度(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算什么,不就是用建筑废材营造风格统一嘛,我已经学会了!

     嗯……当然不止这些,不然人家怎么能是数一数二的建筑设计师呢。

     处在工作室二层的员工公共休息空间才是我觉得最惊叹的地方。

    

     简洁的线条和用材风格的统一我就不多说了,主要请注意天花板的白色部分及上面一条一条的光斑。

     我们换个角度看一下。

    

     (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这光斑是哪里来的呢?

     原来根本就是一个视觉陷阱!这些光斑其实上是一个个LED灯箱,设计师匠心独运地将照明用途与装饰用途结合了起来,瞬间激活了整个室内气氛。从天花板一路延伸下来的光斑给公共空间增添了许多趣味。

    

     (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这个工作室的人工照明很丰富。而且我还可以透露的一点是,这些照片是在下午三四点阳光正烈的时候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室内显得比较暗呢(我当然不是为了突出光斑故意照得很暗)?

     原因就在下图。

    

     (图片为作者本人拍摄)

     上图右侧的窗户安装的是高科技的变色玻璃,可以根据阳光的强弱来调节自身的颜色深浅,从而达到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阳光固然好,但是过于强烈的阳光并不舒服,也有损视力。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窗户大大小小的每一个都不一样?是故意做出来的设计效果嘛?

     其实不是的。这些昂贵的变色玻璃是兰德里从生产商朋友那里收过来的一些“废”料,自然规格各有不同。兰德里干脆根据这些玻璃的形状设计了墙面和窗户,最后效果竟然一点都不违和。

     万万想不到,白手起家、如今也已财大气粗的建筑设计师兰德里,装修起自己的工作室这么“抠门”。

     其实,不论是大宅或小户,设计师都需要不断在空间、风格、成本上进行妥协,而妥协的过程,并不往往是轻松的;但妥协的结果,也许可以给予你惊喜。

     (本文未特别标注的图片均取自网络)

     ⊙ 本文版权归微信公众号La Stanza及《三联生活周刊》,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