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小暑
2016/7/7 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转自「三联节气」

     ID:slshjq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小暑,六月节。 “小暑金将伏”,伏天将至,暑热如韩愈所说是,“如坐深甑遭蒸炊”。甑是蒸锅,人在天地间大笼屜中蒸熟,臭汗淋漓,所谓云行都遗湿,独山谷才进风凉。这是夏三月最后一月,郁郁复郁郁难熬,但烦暑会隨步失,檐雨就会霏微来,转眼牵牛花将开,蟋蟀就将鸣秋了。

    

     一候,温风至温风是热风,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

     二候,蟋蟀居壁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天越凉离人越近。

     三候,鹰始挚鹰已经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

    

     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两个节气有紧密的关系,小暑可以说是炎热的开始,而大暑则到达一年中炎热的顶点。从大暑的后期,炎热逐渐减弱。此时节不仅温度高,湿度也非常大。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民谚。

    

     农历六月是夏天的最后一个月。六月徂暑,徂是至,徂暑彤彤,天空如烧炽一般,上无纤云,下无微风。到此月,太阳用事,徵声清急,阳火之气铺天盖地,无以藏身,是为酷暑。而徵声是五音之一,即简谱中的“5”,来自地下秋伏的催促,构成清籁,促万物疯长盛满成熟。

    

     农历六月对应周易中的遁卦,遁是退避、隐居。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伏”即潜伏、藏伏之意,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规避潮湿之气。按照《汉书·历律志》之说,伏的真正含义是秋的“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由此熏蒸才湿热难耐。立秋后,金气驱逐火气仍有一个过程,所谓“七月流火”,流火聚为金,实际也是说,夏正转为秋。秋为聚,凝聚才有收成。

    

     六月为长夏,是万物一年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人体的代谢能力达到顶峰,药物的利用率也随之增高,故中医有三伏贴敷的调养法。

    

     饮食应清热化湿,多吃时令的瓜果蔬菜。不过食生冷寒凉。如红、绿豆沙(汤、粥),可健脾祛湿。

    

     古时,农家于六月六日祭祀谷神,谓之“六六福”。古人奉后稷为谷神,他在尧舜时代教民耕种,是周族的始祖。

     小暑避暑

     文 / 朱伟

    

    小暑是六月节。暑是湿,这是清朝段玉裁的解释:“暑热,暑主湿,热主燥。”段玉裁的解释来自东汉刘熙《释名》对“暑”字形象化的解读:“暑,煮也,热如煮物也;热,爇也,如火所烧爇也。”爇是烧,烤。

     “暑”因此是地下湿气升腾而招致炎气燥热,空气浊而炎蒸。韩愈诗描述得很形象:“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甑是蒸锅。

     小暑之日温风至。“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徂”是至,“炎”通焰,“赫”是显赫。夏对应五行中火,火为炎上,“温”由此是热。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所说,“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熹”是炙烤,“溽”就是湿,但小暑还不似大暑,还未到“风既至而如汤”的程度,到大暑就“炎云如烟火”了。但按照《素问·气交变大论》的说法,则又是先有湿,后才有土了:“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溽蒸是“德”,温风由此被古人喻为“温厚宽教”之风——宽纵、鼓励万物生长。

     小暑三候中的蟋蟀居壁,壁是墙壁,蟋蟀是阴虫,此时阴气刚起,蟋蟀羽翼初成,不能飞行,故只能居壁。蟋蟀七月才“在野”,而“鹰始挚”,这个“挚”是搏击。鹰于春天感温和慈柔而“化为鸠”,现在又感秋气将临而变回凶厉。其实,《逸周书·时训解》、《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记载,都是“鹰乃学习”,它们应到季夏感知到肃杀气,才开始搏击。

     自小暑节气起,要避暑了。避暑诗中,喜欢柳宗元这首:“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暑热醉如酒,“隐几”是伏案,隐几熟眠,北窗清风徐来,万事退隐,独觉竹影飘逸,轻击茶臼声亲切。茶臼:碾茶之器。茶香浸在竹影里,多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和《三联节气》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