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报道了11年,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聂树斌案?
2016/7/13 三联生活周刊

    

     我第一次听说聂树斌案时刚当记者不久,去浙江采访一对强奸杀人案中被冤枉的叔侄。他们坐了十年牢,申诉一次次碰壁,于是在狱中研究各种各样的杀人案,佘祥林、赵作海的案子纠错以后,他们的申诉仍然杳无音信,灰心丧气之时便用聂树斌的案子宽慰自己,“聂树斌死了这么多年,案子还没翻过来,至少我们还活着、还有希望。”那是在2013年,他们终于被无罪释放,而聂树斌案却依然沉寂。

     后来,聂树斌案一点一点缓慢地往前推进,从2014年12月移交山东高院复查,到今年6月8日最高院宣布再审,历时一年半,终于柳暗花明,案子被最高院提审,成功“翻案”看上去指日可待。而涉及聂树斌案的各方,从2005年开始卷进这个漩涡,用了11年来推动“翻案”,付出的不仅是漫长的时间,还要承受难以言说的精神痛苦。

    

     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侯少卿 摄/新京报供图)

     六月中下旬,我们在下聂庄村见到了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奔波十年,她早已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不再是当初“在村里抬不起头”却又求诉无门、战战兢兢的农妇状态。她精神矍铄,说话干脆利落,对找上门的记者应对自如,但态度既不亲近也不疏离,对于案件本身及十多年来的申诉历程,她有问必答,还会讲述很多丰满的细节,但对于不想回答的问题,比如换律师风波,她会不耐烦地回避,其中的龃龉更是只字未提。经过这些年的磨练,张焕枝变得更有主见,在申诉的泥淖中挣扎了十年,她不仅没有被消磨掉意志,反而充满勇气地试图叩开“法之门”。对于张焕枝怀抱希望却一直绝望的状态,律师李树亭可能是感受最深的人。接手案件后,从2007年到2013年,他穷尽了所有资源想要推动案件进入再审程序,但司法系统对聂树斌案的申诉却始终保持沉默,希望、愤怒与无力交织在一起,让他备受折磨,甚至一度要去湖北出家。

    

     聂树斌家聘请的辩护律师李树亭(谭青 摄)

     微小的力量聚合起来试图打破桎梏,但司法机器纹丝不动,漩涡中的人即使再努力,案件也依旧停滞不前。只有司法系统自上而下从内部开始“松动”,案件才有了向前推进的可能。2013年,新任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上任43天后,召集法学界各个领域的专家召开了一个关于司法公信力的座谈会,受邀参会的国内证据学研究知名学者何家弘提到应该关注刑事错案问题,援引了聂树斌案作为案例,他说:“司法没有公信力,司法就没有生命力,这些影响特别重大的案子,你越是想拖着瞒着,越对司法公信的伤害更大,一方面是阻力的积累,一方面是纠错呼声的积累,变成两股力量,越推动,案子的知名度越高,知名度越高,司法系统越谨慎。最后变成了我们司法机关一个非常沉重的包袱。是不是能把这些案子作为一个动力推进我们刑事错案纠错体制的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郭延冰摄/新京报供图)

     但是,对一架庞大的司法机器来说,对一件有争议的案子如何确立再审原则,如何打破传统“自纠自错”的司法闭环,不仅仅是一些理念,还涉及一系列程序的突破和创新。2014年,最高院启动聂树斌案的异地复查,将案件移交给山东高院,这在司法实践中尚属首例,之后又罕见地举办聂树斌案听证会。然而,打破常规并没有让聂树斌案立刻峰回路转。按照正常的再审审查程序,复查一般在3个月内结束,需要延长期限的,也不得超过6个月。但聂树斌案从2014年12月复查开始,因为“案情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案发和审结时间久远”,延期了四次,直到今年6月8日才由最高院宣布启动再审。

    

     插图:张曦

     涉及聂树斌案的各方,用了11年时间来推动“翻案”,但要打破地方自查自纠的司法闭环,将案子推进到司法机器的再审轨道中,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聂树斌案涉及诸多对刑事错案再审惯常程序的突破,哪些值得借鉴,并在此后的刑案纠错中得以制度性保留,哪些是执法者在各方压力下违反法理的仓促应对,都会成为法学界此后一再讨论的话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聂树斌案已经成为一个显示两种法理价值观之争的公共事件——既不仅始于1995年,也不结束于2016年。

    

    本期更多精彩

     |封面故事|

     法理、政治与善恶选择:聂树斌案再审之价值(陈晓)

     “聂树斌案”的再审之路(陈晓、付晓英)

     聂案众生相:22年生死两茫茫(王丹阳)

     张焕枝,不容易(徐文齐)

     错判,还是错放?(闻一)

     错案率4.1%:“控辩交易”与“洗冤工程”并峙的美国司法(王丹阳)

     |社会|

     往事:那群30年前,在长江激流中搏命的人(刘敏)

     教育:从公立到国际:转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夏娟、吴琪)

     |经济|

     市场分析:房产税传闻再起(谢九)

     |文化|

     艺术:画家的藏画:谁是谁的热爱?(曾焱)

     专访:白谦慎访谈:“审美”的疑思(周翔)

     话题:美国同性恋“骄傲游行”里的政治范儿(驳静)

     图像:迈泰奥拉:最高机密(张宇凌)

     戏剧:奥斯特玛雅:戏剧只是我谋生的手段,这很讽刺(奚牧凉)

     电影:阿巴斯:伊朗电影巨匠(宋诗婷)

     科技:集体记忆:不完美的过去(曹玲)

     思想:翻转时间之镜(薛巍)

     书评:那些看不见的危险(维舟)

     书与人:别想从奥兹那儿得到答案(孙若茜)

     |专栏|

     邢海洋:人民币的6.80共识

     苗千:第五种力?

     张斌:那一夜 这一夜

     宋晓军:奥巴马要借用萨德扮演“硬汉”

     朱伟:李陀:文学的地平线(4)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期新刊《法理、政治与善恶选择:聂树斌案再审之价值》。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