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谈古典(7)—— 穆索尔斯基
2016/7/18 三联生活周刊

    

     穆索尔斯基(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

     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中,穆索尔斯基的年龄排在鲍罗丁、居伊与巴拉基列夫之后,去世却是最早的,只活了42岁,最后死于中风。“五人团”中,穆索尔斯基是最有才华的。

     穆索尔斯基出身贵族,钢琴是母亲教授的,他10岁就到圣彼得堡上贵族学校,13岁就进了军校,青年时代是个纨绔子弟。18岁他认识了“五人团”的领袖巴拉基列夫,成为第二位成员。穆索尔斯基留下的作品其实很少:没有交响曲与协奏曲,只有一些管弦乐小品,最有名是幻想曲《荒山之夜》(1867,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改定于1883);室内乐只有一些钢琴作品,最有名是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完成于1874);大作品只有歌剧《鲍里斯·戈多诺夫》(第一版完成于1869,第二版完成于1872),与《霍万兴那》(Khovanshchina,1873,最后一幕未完成);还有约60多首歌曲,最有名是3个声乐套曲《育儿室》(The Nursery,完成于1872)、《暗无天日》(Sunless,1874)与《死亡歌舞》(Songs and Dances of Death,完成于1877)。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存在一个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他死后帮他改编的问题,《荒山之夜》、《鲍里斯·戈多诺夫》、《霍万兴那》原来用的都是里姆斯基改编版,现在人们越来越追索原貌,就有版别差异。

     人们愿意将穆索尔斯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联系在一起。穆索尔斯基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死于同一年,他的《鲍里斯·戈多诺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6)、《赌徒》(1867)、《白痴》(1868)作于同一时期;《霍万兴那》则与《卡拉玛佐夫兄弟》(1880)同样作于临终时。他们都力图由灵魂深处探究俄罗斯精神。

    

     ▲ 保加利亚男低音Boris Christoff演唱的穆索尔斯基歌曲:《小星星,告诉我》、《夜》、《卡利斯特拉》、《摇篮曲》与《祈祷》

     听穆索尔斯基,我以为应从他青年时代的歌曲,先了解他特殊的诗意。他的第一首艺术歌曲是《小星星,告诉我》(作于1857年),描写乌云遮住了星星——“我的好姑娘,你在何方”。青春期的抒情歌曲,在他笔下却凝厚,一点也不轻盈。也许是男低音演唱的缘故。保加利亚男低音Boris Christoff(1914-1993)1958年录制的这全套穆索尔斯基歌曲是我特别喜欢的,第二首普希金诗《夜》(1868)凝固般的悲伤梦幻曾启发过德彪西,第三首涅克拉索夫诗《小卡利斯特拉》(1864)描写一位一直贫困的农民自嘲说,在摇篮里他就被许诺会有幸福的未来。第四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摇篮曲》(1865),没有一点甜蜜恬静,在回顾中只有浓郁的悲伤。当然,它与后来《死之歌舞》中的《摇篮曲》还不同,那是死亡的摇篮曲了。最后一首是莱蒙托夫诗《祈祷》(1865),在早期歌曲中最感人。1865穆索尔斯基的母亲去世,是他特别悲伤的年度。1868他已经决心为普希金的《鲍里斯·戈多诺夫》作曲了。

     之后就可以听油画般的《荒山之夜》了。有关这首幻想曲,按里姆斯基的说法,穆索尔斯基是听到法国作曲家圣桑的《骷髅之舞》(1874),受其影响才作成的。这种说法其实不对,穆索尔斯基原曲中,本也没有黎明钟声驱散妖魔。《骷髅之舞》其实建立在小提琴独奏的蛊惑上,《荒山之夜》描写的则是与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作于1830年)末乐章一样,圣约翰日到来前女巫的狂欢,气质也与柏辽兹绝不相同。

    

     戈雅的名作《女巫安息日》,撒旦扮成黑山羊蛊惑女巫们。斯拉夫语境中的切尔诺波格就类似撒旦的角色

     现在我们听熟的这首曲子,其实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83年配器改编版。总谱上的说明是:“地下传出乱哄哄的阴惨声音,妖魔们纷纷从黑暗中出现,魔王切尔诺波格上场,妖魔们称颂魔王并祭奠。喧闹的夜宴开始,狂欢接近高潮时,远方传来教堂的钟声,妖魔立即四散,东方现出黎明。”

    

    ▲ 莱博维茨1962年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改编版《荒山之夜》,莱博维茨对结尾作了改动

     开头强有力的冲击波后,开始描写女巫们的骚动与切尔诺波格召唤群魔乱舞。切尔诺波格是斯拉夫语境中类似撒旦的角色,他蛊惑凶神恶煞们宴饮、狂欢。最后钟声响起,黎明在单簧管与长笛恬静美好的旋律中到来,但这其实是里姆斯基自己受圣桑影响,改编《荒山之夜》的结果。法国指挥家René Leibowitz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的这个版本,结尾是Leibowitz自己发挥的。

     好在莫斯科1968年出版了穆索尔斯基1867年(早于圣桑的骷髅之舞》)的原版,阿巴多1980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录制了这个原版,使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了解里姆斯基怎样改变了此曲。

    

    ▲ 阿巴多1980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原版《荒山之夜》

     此曲原是1860年为蒙顿的话剧《女巫》而作配乐的一部分,1867年穆索尔斯基在圣约翰日晚将其编为幻想曲。我们听这个原曲,比里姆斯基改编版强大多了,穆索尔斯基表现厚重、潮涌而来的喧嚣与狂欢,狂乱而无序,充满桀骜不驯刺激的和声。里姆斯基减弱了其强度,将其规则化并华丽化了。他的规则梳理使得此曲“更好听”。原版中,本没有黎明恬静的木管。

     穆索尔斯基生前其实是反感里姆斯基“美化”管弦乐的,如是,他就不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类似了。可他死后,作品恰恰又都由里姆斯基美化后广为传播,这是否也是他的悲剧呢?

     遗憾是,两相比较后,相信多数人还会喜欢里姆斯基的改编版。因为它确实比原版更好听。

     回顾往期可点击:

     朱伟谈古典(4)—— 换一个肖邦夜曲的情调入口

     朱伟谈古典(5)—— 李斯特、鲍罗丁、格里格的夜曲

     朱伟谈古典(6)—— 小夜曲与夜曲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