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网吧的小镇青年,是怎么变成戏剧行业怪咖的?| 生活家
2016/9/7 三联生活周刊

    

    


    

    


    

    


     2016 Lifeweek

     孙恒海。

     如果你把这个名字和戏剧圈的人说,很少有人不知道,对方可能会竖起大拇指说点什么,也可能会皱皱眉头,表达一点不同看法。

     不管怎么样,这个曾经的小镇青年已经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有了不小的动静;六年前,他成立至乐汇,带着一群新人玩得很high,成了戏剧圈的黑马。

     他们的戏给了不少人惊喜,韩寒、黄渤、田沁鑫都前来观看过,百老汇的制作人甚至也特意飞来中国前来观摩。走在商业戏剧的路上,他们也不算是多大的赢家,但是数数看,好像圈子里也找不到比他们更厉害的角色。

     这些成绩孙恒海说起来也觉得满足,更大的动静可能还在后面。这个曾经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人看起来心平气和,他的履历有点像是商人,但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我其实是个知识分子”。

     如果你和他聊天,你会感觉到无限多的坦诚和友好。他从小镇生活开始讲他的故事,药材生意、开网吧、做影视、遇见舞台剧、在北京寻找人生方向,又在三十岁那年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故事背景跨度极大,但引人入胜,我们同去采访的摄影记者在结束采访之后问我,能把采访录音发我一份吗?

    

     2016 Lifeweek

     「 喝 了 一 夜 的 酒 , 然 后 我 就 知 道 , 我 得 走 」

     孙恒海穿着粗布的裤子,坐在他办公室的茶席前,一件已经很旧的白色T恤,胸前写着一个流畅洒脱的“孙”,长发,续须,有点仙风古道的意思。

    

     2016 Lifeweek

     孙恒海的爷爷是村里的大地主,自从村庄里另外一个地主被吊死了,他和爷爷的日子就很不好过。孙恒海的爷爷临终之前,主动拔管,“不浪费国家一分钱”,把全部家当都捐掉了。

     由于家境没落,孙恒海差一点就被送给一个美国家庭,父亲最终一咬牙,没送,但也没钱养。他就在外婆家里长大,从小吃斋、念经。

     可能因为浙江的商业气氛,这样一个敏感而沉默的孩子,真的走向社会的时候,却展现出了和性格看起来不相符的经商天分。19岁上大学,孙恒海就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做生意,他准确地掌握了商场上的潜规则,怎么获得客户,怎么和他们迅速成为朋友……

     毕竟是年轻人,“价值观会崩塌掉的,啊,原来成人世界是这样的。”但孙恒海懂得去调试,他知道人性本身会往下坠的,知道怎么做生意能成,怎么满足人性的弱点。药材生意做得很顺利,年轻的孙恒海迅速成了地区的经理,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很快,他觉得卖药没意思,互联网来了,他就投资开网吧,他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虽然套路还不清楚,但是能比别人快上一步总是没错。24岁的小镇青年孙恒海,留着长发,开了浙江诸暨市里最大的网吧,130多台电脑,学生每天来,黑社会每天来,警察每天来,日子过得很乱。和各种朋友周旋、打架、吃饭、摆平各种各样的事儿,他都搞得定。

    

     孙恒海

     有一个好玩儿的场景,过了十几年,孙恒海还是记得清晰。他和几个朋友,在马路中间搞演唱会,那是流行文化启蒙的日子,他开了音像店,把唱片卖给电台、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他们就在马路中间搭了台子,唱摇滚,学生们很喜欢,把他们当成偶像,“当时觉得我们多狂啊,好像代表着最先进的潮流文化。”

     店里有一天来了一个在北京音乐圈子呆过的年轻人,没有这个人,也许小镇的孙老板要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孙恒海和这个青年喝了一宿的酒,聊了一夜,北京,迷笛音乐节,开放式的摇滚音乐活动,观众上千人……听起来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孙恒海向往更大的城市,他着迷于凯鲁亚克《在路上》里的精神状态,他们不喜欢平凡的一切,渴望燃烧,渴望爆炸。

     孙恒海决定得特别快。“喝了一夜的酒,然后我就知道,我得走。”

     「 人 生 是 最 大 的 行 为 艺 术 」

     孙恒海仔细想了一下自己兴趣,决定去影视圈子发展。当时最火的是《永不瞑目》里青涩的陆毅,他仔细制作了一份简历,投给了陆毅的经纪公司,等了一段时间,这家公司并没有垂青这个曾经在药材生意和网吧生意上获得过成功的年轻人。

     “我总是被感性推着走,但是当我踏出那一步开始,我会很理性地分析怎么做。”孙恒海觉得,要进入这个圈子,以他当时的背景肯定不够,他决定先去读书,花了一万块钱报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成教班,他不会演戏,但是希望借此参与到这个行业里。

    

     孙恒海

     一次上海电影制片公司的一个副导演来学校选演员,孙恒海很快就和他成了朋友,帮着他选年轻漂亮的演员。“我天生混江湖特别好。很快一个影视公司把我拉走了,让我做副导演、制片人、经纪人。”孙恒海就这样进入了影视行业。

     “我判断上海的文化市场是不够的,因为没有办法定标准,定标准只能在北京。”孙恒海有段时间暂时到北京担任影视公司的办事处的副主任,之后公司要把他调回去的时候,他不想走了。“终于来了北京,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之后,他又去了一家韩国公司做运营总监。公司要做舞台剧,他第一年去韩国看看行业。“有一种鱼入大海的感觉,看到了戏剧的产业链,戏剧、影视、艺人经纪,整个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孙恒海觉得,这个行业让他感受了的发自内心的兴奋。

     为了省力气,他最初本想用收购的方式成立一家戏剧公司,但是谈了一圈老板,都觉得不对胃口,就决定要自己做了。至乐汇就这么诞生了,路要一步一步走,但是他的起点还是高的,孙恒海的至乐汇,第一个发布会的视频就有6800万点击率,整个行业都不知道,这是谁啊,突然就冒出来了。

    

     至乐汇作品《东北往事》

     六年过去了,他们做了21部作品,还囤了10部没做,拥有了自己事业上的一片天地。这些远远不够,孙恒海的野心是改变行业,他想建立起来一个模型,建立一套体系帮助戏剧人整体起来,他想做的百老汇那样的商业戏剧,制作人制,好的故事,商业化的运作,有票房,有口碑。

     “我觉得戏剧本身一定是哲学,市场是心理学。”孙恒海越来越相信感觉,他觉得很多事情想清楚了之后,可以依靠自己的感觉去做判断。

    

     至乐汇作品《驴得水》

     换了三个行业,孙恒海在戏剧上终于找到了自己。另外一件改变的他事情是30岁那一年的一场车祸。本来是一切如常的旅程,谁也没有料到,恍惚间,车翻了,那个时间点,孙恒海觉得,还没有来得及和父母打个招呼,把自己养的狗托付给别人……如果以后能继续活下去,得做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全车的人都受伤了,孙恒海是唯一一个安然无恙的乘客。他因此感悟很多,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之后他的戏剧事业,也慢慢地不再紧绷。

     前不久,他去了一趟日本,在街上看到人家会社的创业50周年,甚至还有创业200周年活动,他心态更舒展了。“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太浮躁了。我回来就跟所有人说,无所谓了,我们完全可以停下来玩一年,因为这件事要做一辈子,有什么着急的。”

    

     孙恒海二次赴日考察商业演出市场,向四季剧团学习经验,有幸得以与隐退了的四季剧团创始人浅利庆太先生相见

     “我们自己是自己人生的编剧和导演,我在构造一个很好的故事。我希望当我以后寿终正寝时回忆以前的故事,是足够精彩的。”孙恒海想得很妙,“人生不就是一场最大的行为艺术吗?”

     文:阿润

     图:李骁楠拍摄、受访者本人提供

     想 要:

     第一时间获取松果最新最优质的活动信息

     享受独家“好友”福利

     时不时一起约个活动、约顿饭

    

     可加松果君微信:songguosh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松果生活APP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