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 | 关于生,关于死,关于爱,关于生活的样子——给成年人的一份童书书单
2016/9/10 三联生活周刊

    

     阅读童书也可以作为一种人生重聚的方式。隔着二三十年的时光,和自己内心那个10岁的孩子重聚,试着用他/她的眼睛重新打量世界——那种对世界尚且充满温柔、善意和期待的目光。

     自从开了这个童书专栏以来,我的书架迅速被童书占去了半壁江山。童书市场正处于黄金时代,所以出版社源源不断地寄来新书。看着书架上那一排排美丽的童书,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一个小孩,出门遇到天上下糖果,富足的有些不好意思,但偶尔也会感到一阵忧伤,毕竟,爱与美的启蒙晚来了三十年。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我的生命虽然还不到落幕的时候,但因为职业的缘故,多少也见识过了一些衰老、疾苦和死亡。以中年的眼光阅读和打量这些童书,我发现当一个故事,你不断的简化、简化、简化,最后连三岁的小孩子都能看懂时,你可以说里面有特别愚蠢的东西,也有特别智慧的东西。而我对它们的喜爱,更多的不再是出于一个母亲的身份,想要为我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心灵滋养,反倒是我自己内心的某些干枯坚硬之处,需要这些清流的洗涤和安慰。

     作为成年人,我们总是以为童年是一个阶段,一段不成熟的时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生做准备。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会变得睿智、强大、洞悉人生的意义。但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失去,而不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失去天真,失去好奇心,失去想像力,失去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也许比我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因为他们更忠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热爱做的事情。

     不久前,我遇到瑞典的著名童书作家乌尔夫·尼尔松先生。他60多岁了,是跟弟弟一起来中国旅行的,但北京只是中转站,他们真正的目的地是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听说那里天大地大,白云碧草,风景壮阔。

     我问他,“通常这种旅行都是跟妻子一起,不是吗?”

     他若有所思的说,“当你60多岁的时候,也许也会愿意跟你的弟弟一起去一个遥远的国家走走,作为一种人生重聚的方式。”

     我想,阅读童书也可以作为一种人生重聚的方式吧。隔着二三十年的时光,和自己内心那个10岁的孩子重聚,试着用他/她的眼睛重新打量世界——那种对世界尚且充满温柔、善意和期待的目光。

     《最美的葬礼》

    

     乌尔夫·尼尔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一个温暖、悲伤、又充满幽默的故事。

     几个小孩子百无聊赖,想找点有趣的事情做。他们在地上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大黄蜂,于是煞有介事的为这只大黄蜂举行了葬礼——他们把大黄蜂放在一个小小的烟盒里,埋入黑漆漆的洞中,还将蓝色花朵的种子洒在土里。

     对着这个小小的尸体,他们突然意识到,所有活着的生物都会死去。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总有一天都会死的,都会消失于无形。这个发现如此令人悲伤,他们决定成立一家葬礼服务公司,为所有死去的小动物们料理后事,让它们入土为安。

    

     死亡是尼尔松的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主题。他说,这一切是从他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开始的。“小时候,我害怕父母死了,只留下我和弟弟两个人。后来,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了孩子,我又开始害怕有一天我死了,而我的孩子还没有成年,孤零零的一个人留在世界上。所以,写这些故事,是我自己面对恐惧、处理恐惧的方式。我曾经那么害怕死亡。但现在我不怕了。”

     这是一个温暖、悲伤又幽默的故事。尼尔松先生喜欢以拟人化的方法谈一个孩子生命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但他的故事总是设置在一个非常现实主义的环境里。然后有些事情发生了,主角突然得到瞬间的顿悟,对这个世界有了某种清澈的理解。

     这是一个过家家的游戏,但同时也是对死亡的严肃思考。什么是死亡?我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会疼吗?

     《狗的鼻子为什么湿漉漉》

    

    

     《圣经》故事是西方文化与道德概念的基石。比如诺亚方舟是一个关于毁灭与重生的故事,曾经被无数童书作家以不同的形式改编、重写、重画过。我们的时代完蛋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救赎?我们的内心崩溃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救赎?在焦虑重重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很本能的会被这种故事吸引。但我喜欢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插画太欢乐、太搞笑了。

    

    

     外面大风大雨,世界顷刻就要覆灭,方舟里面却像是一场天长地久的宴席,诺亚像是一个刚生了十胞胎的爹,手忙脚乱,没片刻安宁——给马找干草,给松鼠找榛子,还要给蟒蛇找不知道怎么形容的食物。好不容易当最后一只动物吃完晚餐,他又得开始考虑给第一只动物准备什么早餐了。

     《澡堂里的仙女》

    

     一个小女孩跟着妈妈去澡堂,在冷水池里遇到了一位奇怪的老奶奶,自称是住在深山里的仙女,因为丢了仙女裙,只好一直暂住在澡堂里。一老一小开开心心的玩了起来,小女孩还送了老奶奶一瓶小酸奶。回到家后,小女孩开始发烧,梦见仙女奶奶抚摸她的额头,醒来后病就好了。

     韩国民间有仙女与砍柴郎的故事,仙女下凡到人间洗澡,被砍柴郎偷走了衣服,没法回到天上,只好与他结为夫妇。这位仙女奶奶更惨,连个老公都没有。但是,正如作者白希那所说,哪个奶奶没有点悲伤的故事呢?

    

     “她们经历过战争,失去过丈夫,失去过孩子,都有心痛的过往和回忆。但她们仍然妆容华丽、戴着首饰,对食物充满热情和好奇,困境中仍然充满期待的生活的样子。我喜欢这样的生命力。孩子们读了,也许也能感受到这种生命力,变得坚强起来。”

     《蓝色的天空》

    

     第一次读到《蓝色的天空》,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早晨。我刚收拾完屋子、洗好碗筷、晾好衣服。小虫被爸爸带出去玩了,我难得清闲的坐下来,喝一杯茶,随手翻一本画册。

     “人人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她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和她一起生活的人,永远不可能像父母那样爱她……”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小女孩失去了母亲以后,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她住在一个高塔的阁楼里,一个人生活,自己与自己对话。她每天看云,每一朵云的形状都提醒她关于过去的美好记忆,那些与母亲一起度过的日子。有一天,一只奇怪的蓝鸟出现了,在它的帮助下,小女孩走向天空,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小女孩一身灰裙,两根长辫子柔软的垂下来,微微闭着眼睛,一脸忧伤,一只蓝色的大鸟俯在她的胸前,深深浅浅的蓝色背景里浮动着一朵一朵的白云。我突然记起来,这一天恰恰是我母亲的忌日,而她去世已经7年。

     这本书从此深深的扎根在我的脑海里。是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幸在父母的爱和温暖中长大。即使那些在爱与温暖中长大的孩子,总有一天也会失去父母,面对同样的伤痛与失落。

     据说大人和孩子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对孩子来说,小女孩最后终于和妈妈在一起了;在大人看来,小女孩死了。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孩子的不谙世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他们的成长本能,他们更天真,更快乐,有一颗更开放的心,所以看到一个更明亮、更温暖的世界。

     《小熊维尼》

    

     一次历险结束之后,粉红猪问维尼熊,“你每天早上醒来,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早餐吃什么呢?”维尼回答说,“你呢,小猪?”

     “我会说,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粉红猪回答道。

     维尼想了想,“都是一样的事情。”

     读到这里,哪个成年人不是又快乐又心酸,暗自希望百亩林的历险永不结束呢?

     《小熊维尼》是一个带点老庄的趣味的童话。百亩林里从来不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一次平凡的远征,在森林里四处串门,被莫须有的长鼻怪吓得魂飞魄散……这样的慢慢悠悠、磨磨蹭蹭,无所事事,对成年人而言未免过于奢侈,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自然的生活态度。所以,每次重读《小熊维尼》,都像是从岁月那里重新偷回了一点点时光,把日子拉的老长老长。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凡是有人怀疑人生,追问人生的意义,我总想推荐他/她去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的无数前世曾经属于国王、小女孩、小偷、老太婆……每次轮回都受到主人的宠爱眷顾。

     一百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过,但它连一次也没哭过。“活着”于它只是漫长而无意义的时间的深渊,它既不珍惜,也不留恋。终于,在活了一百万次之后,它不再是别人的猫,而是成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野猫。它获得了自由。这一次,它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养育了许多小猫。它学会了爱,也学会了被爱。最终,当白猫死去时,虎斑猫悲痛欲绝,嚎啕大哭。哭啊哭啊,哭了一百万次。然后,它终于死了,静静的躺在了白猫的身边。它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但它的生命已然完整。

     《失落的一角》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有的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那一角,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但圆却发现自己不再快乐,原来寻找缺失的一块,比真正拥有它更幸福。于是它轻轻放下已经寻到的一角,又独自上路继续寻找的征途……

     希尔弗斯坦以最简洁有味的线条和文字,阐释了一则关于“失去”与“拥有”、“完美”与“缺憾”的寓言。你觉得这是关于爱情,关于婚姻,还是整个的人生?

     《生活的样子》

    

    一位温柔的父亲和他充满好奇心的女儿,以及一只乖巧的兔子,到他们理想的生活里游历了一番。在这里,他们以缓慢的节奏,优雅从容地生活着:一起种植,绘画,演奏,阅读,雨中漫步;一起认识世界,爱,感受,幻想……

     花生漫画

    

     50年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故事发生,不过是查理·布朗与风筝之间的一次次纠缠、莱纳斯与史努比之间的一次次毯子争夺战、史努比在臆想中与红色男爵的一次次战争、查理·布朗一次次到露西的心理咨询亭倾诉焦虑、露西倚在施罗德的钢琴上一次次求爱、施罗德对露西一次次拒绝、莱纳斯一次次在南瓜地里徒劳地等待南瓜大仙的到来、查理·布朗一次次坐在凳子上一边吃着花生酱三明治一边遥想红头发的女孩…….

     但恰恰是在这些一而再、再而三不断重复的情境中,这部漫画呈现出无比荒凉的基调与主题——人生的悲哀与徒劳,一个人永远得不到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人生的失败者,他们都被自己的性格或者某种奇怪的幻觉、某种宇宙的阴谋所打败……

     但也正是在这样不断的重复和变化中,我们才能真正把握《花生》漫画中潜藏的诗意、温柔和幽默。舒尔茨曾经无数次画到同一片秋天的树叶以同样的姿势落到地上。露西见到了暴跳如雷,大骂:“愚蠢的叶子!”莱纳斯看到了叹息:“幸福总是在别处。”查理·布朗看到了说:“我真希望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史努比绕着落叶欢天喜地,看完了鞠躬道谢:“谢谢你,多么美妙的一支舞!”

    

     回顾往期可点击:

     孤独,是个性的缺陷,还是生存的本能?

     每个女孩的人生都需要一位爱丽丝

     有时候,如何看世界,是得有人教的

     ⊙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新刊「整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