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陆风情到骨子里的中国 中国式居住觉醒
2016/9/23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高净值人群对“家”的审美正在发生着变化,“欧陆风情”逐渐式微,中式传统的审美被推崇并贯穿至住宅产品的开发中,居住品味的兴起与流变,被解读问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回归。

     越来越多的富含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住宅产品取得成功,泰禾院子系列、龙湖源著、绿城的桃李春风,都以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产品,讲的是中国故事。不久前,蓝光地产在苏州雍锦园和成都雍锦王府先后的对外开放,这两座以中式园林为蓝本的“新中式”受到高净值阶层的追捧。

    

     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尽管总的来说高端买家仍然更喜欢西式风格的别墅公寓,但需求正在变化,从衣食住行至礼乐文章,一种寄情于山水的生活愿景正在城市人心中泛起涟漪。

     在过去20多年里,托斯卡纳、法式、西班牙式等西式风格主导着中国的居住审美。无法统计中国城市里有多少名为“东方曼哈顿”、“阳光爱琴海”、“剑桥名苑”、“罗马花园”、“香榭丽舍花园”的住宅小区。

     “西化”似乎成为“文化”的代名词。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一次聚会上与开发商开玩笑:“我觉得20年来中国房地产是惊天动地的革命事业,他们把整个欧洲,整个美国都搬到北京周围。我在北京看到一系列欧洲的地名,我的一个朋友,他搬到一个小区叫海德堡,他写文章时候就写的是‘于海德堡’。我们希望像欧美人一样的生活,今天突然就在我们身边了。500米以外就是欧洲,300米以外就是美国。”

     这种西化并非偶然,中国古代的居住文化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断档了,新的文化并没有及时有效地建立起来,造成了今天我们的居住文化传承性很差,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加和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自信心重建,人们意识到,生活需要现代化,而情感表达却需要中国化,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价值,于是以“中式”所包含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符号重新被唤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把这个称之为“一个从肉体居住到精神回归的过程”,在过去的十年里,在房地产商品化的浪潮之中,购房者能够顾及到的仅仅是肉体上的居住满足,而忽略了心灵的栖居。

     “现在中国社会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重构这个文化了。但这需要新的磨合,需要有人不停地站在文化角度提醒住宅建造者和居住者,否则居住文化重构的过程将变得更长。”周榕认为,从过去简单快捷的西式建筑风格到现在的中西合璧、洋为中用,这也是人们居所价值观更加成熟的表现。

     人的需求决定了住宅产品的走向,而沉积了本国历史的建筑风格又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当具有鲜明风格的建筑逐渐形成一个体系,它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最能体现城市精神与社会风貌的标志。房子给人带来的最大收益莫过于生活收益,中国人选择居所总是被强加了太多外在的、历史的东西,房子凝固着人们的欲望、情感、审美、希望和追求。随着人与城市间关系的不断演进,住宅所拥有的“舒适”已不再指向单纯的身体需求,而更多是人们对栖身之所的心理需求。对地域的认同,对品质的追求,皆来自于人们最为本真的对“家”的情感回归,中式空间此时便成为思维与情绪安放的场所。

    

     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满足了安居乐业的最基本要求后,开始追求平和诗意的心境,人们在生活品质的追求上已经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现在的问题是,过去中国人是家族式的生活方式驱动了建筑形态,如何改良以适应现在家庭式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东方居住理念能发展下去?空间审美与现代的高科技相结合如何找到平衡点?

     在蓝光地产集团总裁张巧龙看来,中式居住空间不是简单的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揣摩、体验古人的智慧,回到东方文化的根基和精神气质的土壤里,延续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再使用现代的表现形式,提倡本国化、本土化的中式精致生活方式,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所以,我们的选择是融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手段对中国文化进行表达。要符合当代人的居住要求:南北通透、格局方正、短进深、大面宽、功能分区合理等,在居住的舒适度上给予硬性保障;增加科技的技术含量,增加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在更适合现代人生活方式上给予支持。做骨子里的中国。”

     面向未来的居住产品,一定是具备全球化审美的。因为环境因地域而有所区别,所以中式建筑更要注重风格和舒适度的统一,不断萃取西方现代化建筑对于舒适度上的考量。这种审美不仅仅是空间上,也是细节上的。所以,推出雍锦系列产品集中展示了蓝光对“新中式”的理解:现代化的精致,但却是骨子里的中国。

    

     蓝光为其苏州雍锦园定制了“雍锦八景”,这之中有传统中式园林的硬景,如厅、壁、亭、阁、廊,以及软景涧、泉、池和桃、樱、梨、桂、梅、荷、海棠、玉兰等四季花海,松、竹、枫、柏等珍贵树种。同时,特邀苏州园林建造者传人“香山帮”,按“折、合、开”传统空间秩序,通过空廊、洞门、空窗、漏窗、透空屏风等苏州造园传统手法的应用,打造有步移景移的小趣,又有登高望远的开阔,极目四野的舒畅,让客户的中式情怀在此落地。

     成都的雍锦王府同样如此,黄铜、花岗岩、紫铜、汉白玉等传统型材的运用,为园林在细节处打上“中式”符号。环境的平和与建筑的含蓄烘托出“静”“净”相生的居住理念,使建筑序列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不曲折,造型简朴而精致。利用“墙”、“院落空间”等中国建筑元素,通过空间、时间的对比和共性,探求一种和谐与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全新建筑环境,营造出纯粹地道的中式居住环境,又兼具现代气质。

     这在蓝光地产总建筑师郭震看来,未来中式空间是古典美学和现代审美的完美邂逅,没有刻意的渲染,也没有繁缛的修饰,一切看上去都简简单单又不失凝练气质,并回归人文价值。所以,“蓝光的‘新中式’更像是‘心中式’,好的住宅产品应该刺破形式主义的皮囊,坦陈人的七情六欲,并继续深入,刺醒久已沉睡的灵魂。我们希望生活在这里的人,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根的情怀,是中国式的,也是世界的。”

    

     居住需求带来的的产品更迭换代从未停止,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面积、绿化、容积率、配套、奢华程度等传统指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未来人们的需求,提供什么样的居住文化,倡导怎样的生活方式,“新中式”与现代生活是什么关系,正在被产品提供者思考。

     说到新中式,不能不提梁思成先生。梁先生称:一等建筑“中而新”,二等建筑“西而新”,三等建筑“中而古”,四等建筑“西而古”。

     一座大宅、一方院落、一围老树,这种人文情结,是现代城市居所“空中楼阁”所完全无法比拟的。城市生活是具有吸引力的,但城市土地是稀缺的,密度较高的住宅是主流,如何在向上生长的居所中实现“中而新”?著名设计史论家、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王受之看来,新中式住宅不再是中式元素在建筑中的简单应用,而是融合中式文化内核的产品。

    

     答案指向的是精神空间的营造。中国人对院子的追求,是为了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生活,寻求一种“入则宁静,出则繁华”的生活追求。虽然当下以院子为主打的住宅产品总是会强调一定程度占地面积的“奢侈生活”,其实这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写照,催生的是人本上的真性情,是中国精英阶层对“处饰之终,饰终反素”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是对“平淡自然”“返璞归真”特征的进一步强化。

     “我知道西方人的现代居住环境比东方的更科学,但是东方住宅形态和东方建筑形态中却有一种西方住宅所没有的人文的因素,它可能不是物理性第一的,但是绝对是心理性的,能够使你感动、喜悦、忧伤、悸动。”

     成都知名画家廖新松是蓝光的业主,他更喜欢欧式风格,但仍被雍锦王府的“中而新”所打动,他欣赏能安放心灵的空间,能怀古思今,能游刃有余。住宅是一个载体,它承载了主人的情怀和记忆。不论是过去达官贵人的“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四贤壁”,还是寻常百姓的“天篷鱼缸石柳树,老爷肥狗胖丫头”,不管是如今藏匿于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还是处处体现了江南民居特质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都各自记录不同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正应了当今各界的某种共识,国人的生活观,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间,而是与天地四时、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在这里,是隐于现代都市紧张生活的世外桃源。无论是儒释道诸家有关修身养性的哲理,还是与古琴旧棋、花鸟虫鱼共享一刻平静,又或是与三五老友大谈金石书画,怡情养性,非为生活而生活,而是为追求而生活,由物质上的享受升华为精神上的求索。而这将是中国式居住觉醒的内涵。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