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广军:“智慧医疗”改变医院服务模式
2014/12/2 医学界智库

     导读:

     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医院管理者陷入了困惑:不跟怕落后,跟又似乎无所适从,那些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似乎离我们又很远。“智慧医疗”将会对医疗服务模式带来哪些改变?应该怎样看待和应对这些改变?

     作者:吴天飚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公众号

     11月15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的“2014智慧医疗发展研讨会”上,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做了题为“智慧医疗改变医院服务模式”的精彩演讲。

     “智慧医疗”能改变什么?

     于广军认为,智慧医疗是医院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智慧医院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需求“因需而变”;以及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产生价值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效益。

     于广军谈到,他对很多医院院长提到信息化和智慧医疗,但他们普遍感觉“技术发展超过了需求”,有很多新技术离他们很远,“不做落后,做了作用有限”。

     对于众多院长的感触,于广军认为,信息技术可以解放生产力,并且反过来会推动生产关系的改变,而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必将会推动医院管理和服务的改变。

     于广军将医疗服务的特点归结为三点:需求不确定性,区域垄断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而正是由于这三个特点,导致了目前的医疗服务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看病烦、看病不放心等问题。而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以上这些围墙,缩短时间,降低费用,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于广军认为医疗服务模式有三种改变:

     一是从被动求医问药到主动参与医疗的过程的改变,即主动式的医疗服务。随着患者知识水平的提高,在就诊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了解到相关的疾病和诊疗知识,于广军认为这种改变将会对医生的权威性带来挑战,也会增加医患间的不信任的风险。

     但这种转变也有它积极方面的影响,于广军说,患者在诊疗前获得的知识和医生的诊疗过程反应出的一致的话,将会增加治疗依存性,有利于最终治疗的效果。

     由此,于广军建议现在临床医生不应该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进行诊疗,而应该参照一下临床指南,否则可能会面临承担医疗责任的风险。

     第二个转变是带来了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于广军说,之前西医强调诊疗的“标准化”,而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为西医难以接受的诊疗观念。而在未来,个性化的医疗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们将会通过基因组计划等技术来实现不同需求的诊疗计划,例如目前的癌症“靶向治疗”,就是个性化医疗服务的体现之一。

     第三个转变是全程健康管理的转变。从疾病到健康,从治疗到健康服务。当前以及未来的疾病负担逐渐以急性病为主向慢性病为主转变,随着人们对预防及康复重视的增加,全程健康带来的需求也将会被大大的激发。

     于广军认为,目前的医疗业在健康管理领域,除了体检这个项目外,其他的方面的进展都仍有待提高。而多种形式的合作将会为提高健康管理的发展起到较快的促进作用。

     实例:儿童医院的改变

     于广军例举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在引入“智慧医疗”后从服务和诊疗上产生的改变。

     于广军介绍,“儿童智慧就医服务”主要从解决传统儿童医院“看病难”的角度,从缓解患儿家长最头痛的“三长一短”的“就医排队”问题,为病人从入院开始的预检排队、挂号排队、候诊排队、付费排队、检查排队、取药排队的诸多排队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诊高峰期间的挂号、候诊、付费的排队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便捷与可选的方式。

     家长通过使用“儿童智慧就医服务”的微信与一站式付费平台,即可以实现在家使用微信在线挂号,随时查看排队候诊序列,估算出门前往医院的时间,实时把握医院的就诊情况,到院后可以直接在医院内任何区域的任何自助服务机器上进行挂号的确费动作,减少家长在收费窗口排队时间,大幅度压缩人在医院的候诊时间,优化就医流程,缩短患儿就医时间,从“看一天病”到“一小时看病”成为可能。

     总结智慧医院的建设,于广军提到三个要素。

     1、全方位信息采集。

     2、通过网络实现及时有效传输。

     3、智能的决策支持与处置

     移动医疗可以改变什么?于广军认为,患者需求是不确定的,在传统医疗服务中,有区域垄断性。医生和患者之间,医生掌握很强的信息优势,会造成一些诱导需求。“移动医疗可以突破区域围墙,对医疗服务产生改变,促进专业细分。但移动医疗时代要考虑权威引导,和相应法律支撑。”于广军透露,医院正在与技术公司,开发儿童传感系统。

     谈及移动医疗未来的发展,于广军坚信,一定还会涉及到更全方位的关怀。正如他说的那样,“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希望让移动医疗的浪漫,照进我们儿童服务的现实。”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亲爱的界友们,为了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请配合我们做个小调查吧,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2015年,您希望我们为您多做些什么?》的调查,小编在这里谢过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