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利好医疗产业
2014/12/24 医学界智库

     导读:

     养老金等社会保障的并轨,意味着体制优势的减弱,这将推动医生考虑离开公立医院、投入符合未来方向、远景更为看好的非公立医疗机构。

     作者:吴天飚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在23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报告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报告中没有提及改革后具体的养老金缴纳和计发办法,但是鉴于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养老保险并轨的呼声极高,以及对于社保支付能力持续吃紧的预期,未来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无论在缴付还是计发上都会面临可预见的“缩水”。

     而作为“单位人”的医生,也将被纳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象范围,这对很多原本就面临报酬低、压力大的医生群体来说,是否会成为促使其离开体制内的“最后一根稻草”?

     类似的情况在2009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出之后,就曾经发生过,当年一度出现了大批的教师和医生的退休潮。

     目前的公立医院从业人员分为事业编制、劳务派遣、劳动聘用等几类,对于占大多数的事业编制医务人员而言,作为“公家人”,享受事业单位相当于工资80-90%的退休金福利,是其愿意留在公立医院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随着养老金并轨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事业编制的医护人员也将面临与企业员工相同的养老待遇,医生作为“单位人”的仅有“特权”也将不复存在。

     养老金并轨改革的目的,既有为体现国家社会福利享受的公平性原则,也有出于社保层面的现实考量,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过的一句话耐人寻味:50岁以下的医生事业编制养老金是拿不到的,不是领导不给你,是真的给不了你。

     并非所有医生都会对此介意,一位浙江沿海城市的三甲医院医生对《医学界》表示不会太在意养老金并轨,反而认为这对于年轻医生来说是件好事,“并轨可以打破医院里不同编制医生之间的待遇差距,我们也不用再为了进入事业编制而辛苦地准备考试了,再说,医生也不是非要享受这样的特权。”

     而对于现有的民营医院和潜在的医院投资者而言,这也是一条利好消息:养老金等社会保障的并轨,意味着体制优势的减弱,这将推动医生考虑离开公立医院、投入符合未来方向、远景更为看好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再加上已经逐步推行的多点执业制度,社会资本办医的人才问题将获得更好的解决。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

     【分享】喜欢这篇文章吗?点击右上角按钮,将它发给你的朋友,或将它分享到朋友圈吧~~

     【关于我们】“医学界产业报道”是《医学界》的产经版块。我们的《医学界》医疗投资与管理俱乐部,由北京上海的约100名医疗健康投资人、大型制药企业CEO、医院院长、医疗产业媒体人等发起。定期在上海、北京举行小型的高端研讨会,如果您有兴趣参加,请发送“姓名、单位、职务、手机号、电子邮件”参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