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路人,相煎何太急?——致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的一封信
2014/12/25 医学界智库

    

     尊敬的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先生:

     您好!

     我是《医学界》的一枚普通医学编辑,虽然您不认识我,但作为与您同样有着“为中国医疗健康业做点事”情怀的医疗媒体小编,在圣诞节,我想跟您聊一聊我们共同的健康梦。

     《医学界》与丁香园,怀揣着同样的目标和使命,本来或许可以是并肩前行的战友,如今却演变成狭路相逢:

     一位丁香园高管近来屡次在个人微博、朋友圈中诋毁《医学界》:7月份他暗讽“医学界杂志”微信流量造假,引导粉丝质疑《医学界》;但微信数据公开后,其谣言不攻自破,现在《医学界》微信集群粉丝数已经超过130万,每天阅读量也超百万。

    

     更夸张的是,12月份,他竟然在微信朋友圈中公然向《医学界》编辑喊话:“来丁香园,工资给你至少涨50%…你懂的。”

    

     其实《医学界》创办伊始,创始人陈奇锐就和我们编辑们说,丁香园深耕医疗行业十多年,专注度值得我们学习。但锐哥也强调,《医学界》与丁香园定位不同,丁香园做平台,而《医学界》定位医疗新媒体--我们关注医疗界值得关注的人和事,为医护们提供实用、爱看的资讯。

     但从上述贵公司高管的言行看来,似乎《医学界》成为了丁香园的敌人,不然为何屡次攻击、诋毁?《医学界》作为创业3年的小弟,对于行业标杆老大哥的如此行为真的很难理解和接受。

     且不论他的这种行为是否已经超出了行业竞争的底线,在我看来,这至少是赤祼祼地诋毁包括我在内《医学界》编辑的职业操守。

     医学院苦修五年后,因为当前糟糕的医疗环境,我放弃了当医生,但出于对医学的热爱不愿走远,进入《医学界》成为了一名医学编辑,希望能够服务医生,改善医疗环境。

     有钱就可以任性吗?可以坦率地说,如果仅仅是为了钱,我很可能不会来《医学界》,估计也不会去丁香园,因为对于我们学医人来说,选择和诱惑还是蛮多的;相信您当初弃医创办丁香园也不是单纯为了钱。

     这年头,谈情怀,是件很奢侈的事。可是,《医学界》和丁香园有着同样情怀,《医学界》是为“服务医生,改善医疗”而生,而您的高管也说过,“(医疗健康行业)是目前最烂的一个行业,最需要改变的行业,医疗健康关系到每个人,需要更多人进来,一起把这领域的事情做好”。

     很明显,这个行业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而不是诋毁同行者,然后一个人独自战斗。

     作为一名《医学界》普通编辑,我始终认为我们“服务医生,改善医疗”的目标,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使命。这些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弥补不足;这些年来,我们也获得很多医生和同行的支持,让我们更坚定信念,为推动中国医疗产业进步而一步步奋力前行。

     有着同样情怀的李总,即使我们不能携手前行,是否能够让您的高管对《医学界》、对我们普通编辑有起码的尊重?

     一枚《医学界》普通编辑

     2014年圣诞节

     分享

     喜欢这篇文章吗?点击右上角按钮,将它发给你的朋友,或将它分享到朋友圈吧!

     关于我们

     “医学界产业报道”是《医学界》的产经版块。我们的《医学界》医疗投资与管理俱乐部,由北京上海的约100名医疗健康投资人、大型制药企业CEO、医院院长、医疗产业媒体人等发起。定期在上海、北京举行小型的高端研讨会,如果您有兴趣参加,请发送“姓名、单位、职务、手机号、电子邮件”参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