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保改革深藏产业机会
2014/12/26 医学界智库
导语:医保作为医疗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其进退直接影响到医疗健康产业的市场机会,而上述两大新政策,向健康险产业和移动医疗产业传递出利好信号。
作者:李草凡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上一周,上海的有关医改动作中显示出2015年医保政策的变化:一是医保个人账户的结余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二是将探索由家庭医生管理签约居民的医保费用。医保作为医疗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其进退直接影响到医疗健康产业的市场机会,而上述两大新政策,向健康险产业和移动医疗产业传递出利好信号,分别给出如下分析。
商业健康险纯增量
1、作为医保制度主体的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目前统筹账户基本收支平衡甚或当年收不抵支,也就是说,新闻屡屡提及的大量医保结余全部属于个人账户资金,这将使健康险市场获得数额可观的纯增量;
2、个人账户资金由各参保人自己支配,因此商业健康险产品的营销基本不受地方医保政策的影响,而主要遵循市场规则,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
3、分散化的个人购买决策也有利于商业健康险市场的良性竞争,而不像基本医保的托管业务等,一般都是独家拿下,市场格局不易改变;
4、个人账户有资金沉淀的参保人一般年纪较轻、身体健康,是各类健康险产品的优质客户。其中不乏外企员工等高收入高知识群体,这些人对生活品质要求高,眼界开阔,对新鲜事物接收度高,对生活品质要求高,这尤其是外资健康险企的好机会。
移动医疗潜在埋单人
1、类似于商业健康险由个人购买,把签约居民的医保基金交给家庭医生管理,相当于把铁板一块的市场分化为很多自主决策的部分,市场就多出了很多博弈和竞争的可能;
2、如果未来真能做到家庭医生包干管理签约者的医保资金,节余部分可以纳入薪酬分配,那么家庭医生就会有强烈的健康管理和控制费用动机,一大批健康管理的移动创业项目将获得潜在支付方;
3、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家庭医生有强烈动机更好地服务签约参保人,他们将会对协助自己工作的各类移动医疗新产品持开放态度--这也体现了医生这一核心医疗资源的价值,针对医生群体的B2B移动医疗产品或将更容易胜出;
4、由于与参保居民签约关系的存在,会较好地解决用户粘性的问题。
5、家庭医生的工作特性决定了,他们手中掌握参保者健康方面的连续数据,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开发可能催生新的生长点。
再从医保制度的整体来看,上述政策变化显然导向医保结构的调整,趋势是个人账户逐步缩减,加强统筹共济;同时社会性的基本医保其支付方向将逐步下沉,这既可能催生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有关产业创新,同时也为商业健康险腾出中高端医疗服务的市场。
虽然改变不会很快发生,尤其是如本微信号三天前的文章所分析的,家庭医生包干管理医保资金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落实,但大方向已逐步明朗。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分享
喜欢这篇文章吗?点击右上角按钮,将它发给你的朋友,或将它分享到朋友圈吧!
关于我们
“医学界产业报道”是《医学界》的产经版块。我们的《医学界》医疗投资与管理俱乐部,由北京上海的约100名医疗健康投资人、大型制药企业CEO、医院院长、医疗产业媒体人等发起。定期在上海、北京举行小型的高端研讨会,如果您有兴趣参加,请发送“姓名、单位、职务、手机号、电子邮件”参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