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不规培中国医学界就没希望
2015/4/2 医学界产业报道
导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认为,不搞规培,中国的医学界就没有希望。
作者:焦巨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目前分级诊疗难以实施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在于我们医生水平、待遇的‘分级’,而追求良好医疗的患者不肯分级。治本之策就是实施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出同质化的医生。”3月29日,在由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医院竞争力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的答案很坚定。
据王辰院士介绍,国际上医学教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
经历医学院校教育的毕业生只是医生的“半成品”,但我国以前却把“半成品”分到大医院、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厂医院等医疗机构接受培训,于是培养出来的医生水平差距很大,导致目前中国医师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
可喜的是,2013年底,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开始正式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目标是2015年全面启动,2020基本建成;模式为5+3+X。
这一举措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评为“是我国医学教育史上一场革命,意义重大深远。”
王辰认为,不这样做中国的医学界就没有希望。
可悲的是,全面启动建立这一制度已是建国64年后。
王辰认为,住院医规培是国际通例,不能老强调国情。并斥责一些经常强调国情者,实际上既不了解洋情,也不调研国情。
关于如何将规培工作做好,王辰认为首先培训基地审核一定要严格。
据介绍,美国医院院长最怕的不是类似我国的医院等级评审,而是ACGME(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的住院医培训基地考核。
另外在人事、财政上也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据介绍,美国联邦政府每年在每个住院医上投入高达10.5万美元;对于我国中央财政每年专项支持每人每年3万,王辰认为很不容易,这是功德钱,应该花!
再加上地方、单位的补助和医院奖金,据悉参加规培的学员有望月薪七千到八千元。
对于规培学员收入有可能比一些地方医院主治医师还要高的情况,王辰认为,实际上是给这些主治医师太少了。给医务人员过低工资,不是不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而是不尊重病人;不尊重医务人员劳动,就吸引不来优秀的人当医生。
王辰表示,所以首先要照顾好这些参加培训的年轻人,并严格要求他们,而不是让他们找对象都难。
(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医学界正在发生什么?
请关注“医学界杂志”,百万医者正在看的医疗新媒体!
关注方法:
按住图中红色指纹3秒钟,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价值,欢迎您点下“赞”,并转出去,与朋友们共享;如果您想对本文发表看法,欢迎进入微社区交流、讨论。(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医学界产业报道》是垂直新媒体《医学界》的产经板块,每日新鲜分享医疗产业的政策动向、投资热点、管理智慧、趋势研判。同时联合百位业界翘楚发起医疗投资与管理俱乐部,线下沙龙呼应线上互动,共同关注产业变迁。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产业报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