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不敢为,急诊医生的悲哀
2015/5/2 医学界智库
导读:《一个心肌梗塞患者的悲剧》事件中,患者看似逝于“未及时救治”,而实际上亡于医生“能为而不敢为”背后的“主管机构管理者的冷漠”和“社会的冷漠”。
作者:陈宏勋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不知道社会大众读到《一个心肌梗塞患者的悲剧》(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这篇文章时,会是怎样的反应? 无须猜测,就能感觉到谩骂、指责、怒视迎面而来,“正义的声音”将直扑医疗界,怒讨当事医院及相关医生,更有“正义的人士”开始人肉搜索,揪出“见死不救”的医生,更要踏上亿万只脚,置之于人民的“审批”。
“不签字不救人”估计会变成大众议论的焦点,“急P还是溶栓”可能成为相关专业医生的讨论中心,可我们始终没有听到当事医生的声音,我们的困惑是:
1.无人签字,医生为什么不敢做PCI?
2.不签字,医生不敢做PCI,那,谁可以给医生做主?
3.不签字,是否有规则或制度可支持医生先行救治,而不会面对事后纠纷?
在对以上问题作出探讨前,我们先读个被缩编了的故事:
1935年冬季的某天,一位老妇人因偷面包而被告上法庭。她向法官陈述说:“偷是因为饥饿,但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几天没吃东西的孙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法官最后的宣判是:“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老太太痛苦的对法官说:“我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男人,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请接受10美元的判决。” 同时,他转身面向旁听席,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请诸位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如果“不签字不施救”的急救医生就是面对“道义审判”的老奶奶,那拉瓜迪亚市长所说的“我们”包含了谁,是“TA (人)” 还是它(医院、制度、社会)”,是什么造成了如此悲剧?
常年做医院管理咨询,经常遇到一些案例,粗看是“人犯错”,深究则是“系统错“,借用组织病理学模型(又称奶酪理论)来思考本案例,可以讨论如下几个情况,“无人签字时”医生是否会施救,如果不会,“那有什么规则或制度”能够保证他施救? 如果没有相关的“规则与制度”,医院管理层是否能发现“规则缺失”或“规则未落实”的情况? 医院的规则是否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持?
本案中:已经联系到了家属,电话内同意是否有效? 是否可以请家属传真签名? 此类情况一线医生忙碌之下,医院有其他人来协助吗?
深入思考下,根据案例情况,自身的医院会讨论并制定本院的规则并培训医生吗?
如果以上都有,那么就再思考一下,如果医生救治了但未能挽回患者生命,家属来质询、来吵闹,那应该由谁出来接待?医生本人吗?医生本人出面,有其他医院同仁共同出席么?若医生受到人身威胁该怎么处置?
本案中: 医学界的记者致电医院,宣传科摆出一副你找医院别找我的态度。全然不知医院将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有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个案例是中国医疗生态的真实写照,临床作业中经常要面对着规范、制度、政策、法规,有的清晰明确有的言语模糊,医疗伦理操守如何面对世俗的变化,社会信仰、价值观丧失下的临床医护的行为如何做出取舍? 规则是不是一名医生、一个科室、一家医院可以制订的?后面不说大家也是懂的!
基于规则决策,还是基于道德决策,哪个更容易让医生行动起来,让病患得到救治?
是自我防卫,医院保护还是法律保障,哪个更容易让医生救死扶伤而毫无顾忌?
医患纠纷,是所谓的“和谐”调解还是“依法审理”,哪个可以有效保证医疗秩序?
没有支撑一线医生的系统或流程,当流程失效系统发生缺陷时,又无管理层的介入和修正。当医院无力修正现行规则和制度、相关法律缺位或难以依法处置时,我们是否还会把板子打在医生身上、医院身上?
本位患者看似逝于“未及时救治”,而实际上亡于医生“能为而不敢为”背后的“主管机构管理者的冷漠”、“社会的冷漠”,亡于社会大众医生不可触犯的“圣人观”“天使观”。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未来我们所面对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一个心肌梗塞患者的悲剧》。
(本文作者为上海世瑞方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本文为“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与同行们一起交流医院管理经验、共聊医疗产业投融资心得?欢迎加入微信群“医疗跨界交流-医学界”。
入群方式:微信添加群管理员dcf8wbys为好友,由管理员邀请入群。
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HealthcareReport)
关注医疗产业动态、行业资讯、医院管理及医改政策,为医疗行业管理、决策及研究者提供快速、有价值的医疗产业信息。
关注方法:
按住图中红色指纹3秒钟,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价值,欢迎您点下“赞”,并转出去,与朋友们共享;如果您想对本文发表看法,欢迎进入微社区交流、讨论。(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链接进入“医学界产业报道”微社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